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5-10-20邹同文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20期
关键词:内容材料数学

邹同文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0061-02

近年来,阅读理解题成了数学考试中的新题型,具有很强的选拔功能。很多学生解题能力不强,学习过分依赖于老师,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阅读能力差导致的。因此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应该重视数学阅读的教学,充分利用阅读的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作用

1.阅读可以开阔学生思路,培养学习兴趣

在初中数学新教材中,每一册都出现了阅读材料,而阅读材料中的内容与考试要求并没有直接的关联。其实这些材料对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如七年级上的阅读内容《与水有关的数字》《数学符号》《生活中的数字》,八年级上的《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用轴对称进行数学设计》《杨辉三角》,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2.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有助于数学教科书的充分发挥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教师上课循循诱导,深入浅出,讲完后让学生翻开课本做练习,仅把教科书当作习题,不能充分地利用教材的资源,这导致教师讲的精彩而有一些学生成绩不理想。实际上,新课标也要求我们的老师:必须要注意“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数学阅读过程是一个完整的心理过程,包括语言符号的感知和认读、新概念的同化和顺应、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等各种心里活动因素。因而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尤为重要。

二、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几点作法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年龄特征,以教材为载体,以语言训练为主要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可以通过呈现与学生原有知识相矛盾的现象,设置悬念;或提供几个相互矛盾的方案、解答,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时,先让学生阅读《黄金分割法》一文。学生不仅了解了黄金分割问题的提出、作法和证明,而且明确了黄金分割在几何作图上的作用。它对求知欲旺盛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诱惑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加强学习指导,掌握阅读方法

随着初中学生阅读经验的积累,阅读理解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但学生往往不能自觉地使用这些方法来提高阅读学习的效果,更不能针对数学教材和特点,选择合适的、符合其认知发展水平的阅读方法。这就需要教师给予科学的、清晰的指导。

(1)指导学生做好标注信息。为提高学生阅读的有效性,指导学生直接在材料上标注各种信息,用各种符号来表示知识所要掌握的程度。特别是重要内容、关键性词用符号标出,对下面的阅读起到提醒的作用,使问题简单化,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2)注重揭示隐含条件。阅读中的隐含内容要想捕捉出来,教师必须正确有启发性地点拨引导阅读,使隐含内容明显化,学生悟出了材料文字没有表述的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成就感。特别提到的是应用题阅读教学,在阅读的开始阶段,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能力情况在思维方式上多加指导,先按一定“程序”进行引导阅读,形成一定的模式,待学生有了一定能力后,再进行变式训练。例如可进行这样的方式:题中的这道题是属于什么类型?题中有哪些数量——这些数量之间的关系怎样等。此外,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应用题的难度,进行示范阅读,抓住字词句,抓住关键词和关键数量关系。

(3)用自己的语言或列表或画图或列式理清关系,从而渐渐掌握阅读要领,达到熟练程度。阅读训练时,要求对每个句子、每个术语、每个图表都应细致地分析,明白其内含,并将重要内容记录下来,把题目浓缩、减化,达到缩小跨度的目的。对于关键词,有时还需划上着重记号,减少不必要的失误。

3.引导数学思考,提高阅读效率

阅读前教师应对阅读材料中的重点、难点等要害问题编好导读提纲,引导和启发学生在阅读中思考。例如:新知识是怎样引进的?与旧知识有什么联系?新知识解决什么问题?概念是如何得来的?实际背景是什么?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什么?对易混淆概念如何辨析,能否举出正反例?定理的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条件是否可以减弱?结论是否可以推广?等等。阅读完一章一节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进行多向交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小结,要理清脉络,疏通思维,消除障碍,对所学过的内容进行比较和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便于日后进行信息的检索和提取。

4.提倡说写结合,做到认真细致

数学阅读时要求学生认真仔细,反复阅读,边读边写。阅读一本小说可以不注意细节,进行跳跃,但数学阅读由于数学本身的逻辑严密性,要求学生对每个句子、每个名词术语、每个图表都应细致地阅读分析,领会其内容含义。在数学阅读过程中,应指导学生读与写相结合,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般的,在阅读数学概念定义后,要求学生能准确地叙述。阅读公式、法则后,除了能用文字语言叙述外,还要能用符号语言表示。值得一提的是,练后的说是必要的,因为,说是阅读后的反思与提升。

对初中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师生长期的共同努力。只要教师改变教学观念,从培养能力入手,多给予学生数学阅读的指导,多给一些阅读时间,多给一些阅读的材料,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普遍得到提高。

(责任编辑 文 思)

猜你喜欢

内容材料数学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最美材料人
主要内容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