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幼儿探索性主题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2015-10-20朱丹娜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20期
关键词:幼儿活动老师

朱丹娜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0042-02

一、主题的产生——生活即教育

幼儿年龄小,知识经验贫乏,其生理、心理发展水平决定了对幼儿的教育必须寻求一种更高效、自然、更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育,这就是《纲要》所倡导的以幼儿生活为特征的教育——在幼儿的生活上通过让其不断获得丰富的经验来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所有的幼儿教育只有扎根于幼儿的生活与经验,幼儿教育才能发挥自己的效能,教育才真正有意义。

我们的探索型主题教育活动,从孩子们的生活入手,以主题活动形式安排教育教学,并在主题的统率下,从情感教育入手,由幼儿的兴趣点开始确立主题,由幼儿的问题做引线拓展主题,自主开发出数个活动方案,潜移默化地把孩子引上和谐发展之路。

例如,大班的孩子们在自由活动或散步时间围着老师问这问那:为什么白天有太阳,却看不见月亮?为什么人要生活在地球上?为什么地球上要有那么多国家……孩子们对有关地球的知识充满了渴望,于是就产生了“我们的地球”这一主题;又如,中班孩子们在饭后有追逐现象,老师告诉幼儿吃饭后不能乱跑,否则会影响消化,会得盲肠炎,对这个解释,孩子们又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什么是盲肠炎?盲肠在那里?人为什么要吃饭……孩子们对作为个体的“人”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而“人”是切合每个人自己的,“我”本身就是一个最直观的教具,因此老师们决定与幼儿一起来探索“人的奥秘”;有的班级教室门口有一小块花圃,里面种了许多的花,每天进出活动时,孩子们都会趴在那里看看、摸摸、闻闻,于是,对花有了兴趣,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们抓住机会引导幼儿观察、讨论,随即开展了“花的世界”主题探索活动;还有“动物世界”“交通工具”“恐龙的奥妙”“有趣的海洋生物”等主题的产生都是来自孩子们日常看到的交通工具、小动物、食物、玩具,孩子们自己交谈或向老师、爸爸、妈妈提出有关的问题,表现出强烈的兴趣,于是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决定后产生。

当然,在开展每个主题之前都进行讨论,老师要研究该主题设计所蕴含的理念及价值,以便有效的开展活动。

二、信息资料的收集、处理、利用

主题确定以后,就着手进行信息资料的收集、处理、利用。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采取了教师、幼儿、家庭、社区多向互动方式。家庭资源是探索型主题教育活动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资源。因此,教师们及时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主题活动的一些情况,并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请家长与幼儿一块积极通过多种途径从图书馆、英特网、商店、市场、周边中小学查找有关资料,调动幼儿用多种感观去吸纳信息,如询问、观察、记录。收集的资料,种类繁多,可有图书、图片、VCD片、录像片、卡片、各种模型、实物、玩具、标本、电脑上下载的文字资料等。还可请家长为孩子买教学所需的教学具,为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物质的保证。

教师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内容和孩子一起,根据孩子们自己的逻辑和规则进行分析、归类和整理,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教师还根据主题活动的开展情况自制一些相关内容的教玩具,让幼儿自己筛选、重整和组织材料。

三、形式多样的互动探索活动

要保证师幼的探索活动呈现良好的状态,关键在于探索形式和师幼互动的多样化。教师结合自己探索型主题活动的开展情况,建立一种自然、和谐的师幼互动关系,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l.资源共享式的“今天我知道”活动,让幼儿把自己向爸爸妈妈及其他人了解到的知识告诉大家,进行交流。

2.借助实物、教玩具的探索型观察活动,让幼儿通过看、闻、摸、想、问、说、记录等得到感性认识。在“交通工具”主题活动中,老师让孩子们操作各种车、船、飞机玩具,在玩中,孩子们了解到不同交通工具的不同功能、造型、用途、结构等,同时,也发现了许多问题:轮胎上为什么会有花纹?船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而潜水艇却可以在水下?飞机在天空中怎么认路……

3.通过手、脑协调动作进行创造性制作的美术活动。例:在花的主题中孩子们自己制作花的标本、粘贴“美丽的花”;在“有趣的海洋生物”主题中,孩子们将贝壳进行粘贴制作手工作品、还有绘画“世界各国国旗”“漂亮的花”“我喜欢的交通工具”“变化的情绪”手工制作泥塑“大象”等。

4.注重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实践活动。例:种花活动、自己动手煮海鲜、当个环保小卫士、保护牙齿,正确刷牙等。

5.借助材料进行的实际操作活动。例:用手电筒和地球仪的操作感知白天黑夜的形成;运用水的浮力原理操作感知船的浮和潜水艇的沉;品尝各种花茶了解花的功能;创设多种操作活动让幼儿感知手的作用等。

6.丰富知识面,加深感性认识的参观活动。例:参观动物园、参观花圃、参观大街上的交通工具。

7.借助专业人士讲解专业知识的助教活动。例:请中学的生物老师讲解花的结构、种类、味道;请医院的儿科医生讲解“食物到那儿去了”;请环保局的同志为小朋友讲解有关环保的知识;请消防队的消防员为小朋友讲解消防车的结构及功能。

8.感性认识与动手、想象为一体的建构活动。例:花园、我们的家、热闹的大街、动物园、原始森林。

9.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电教活动。例:观看有关的VCD如《蓝猫淘气三千问》之地球篇、人体篇、动物篇等;观看三元的环境变化的录像片。

10.巩固知识、发展语言能力、拓展主题的讨论活动。例:花的话、我知道的地球、我最喜欢的动物、恐龙为什么会灭绝……

四、主题的拓展

当一个主题确立后,幼儿与教师一起通过探究与发现,产生了新的结论,这时教师应关注幼儿对这一主题探索过程的反应,以及进一步探索的可能,对活动过程的记录、录音、录像、拍照等进行重温,寻找教育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进行反思,激起幼儿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为下一个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由于孩子们对主题不断延伸新的探究欲,从而使探索持续不断地深入下去,也使得主题不断拓展。例如,在“我们的地球”主题中,孩子们通过一些探索型操作活动知道了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白天、黑夜,可是,有的孩子提出疑问:“地球会转动,那人在地球上生活为什么不会掉下来呢?”是呀,这可真奇怪呢!孩子们又对这一问题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这时,教师应提供持续不断的机会,支持他们自主发现、提出问题,使主题进一步拓展。

在每一个主题活动结束后,教师们可根据自己班探索型主题活动开展的情况设计调查表,征询家长对本次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在开展下次活动时获得家长更大的帮助。

(责任编辑 文 思)

猜你喜欢

幼儿活动老师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