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教学法

2015-10-20李娜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20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分层教学分层

李娜

摘 要 由于种种客观原因,职业学校新生入学成绩参差不齐,不仅文化知识存在差异,而且在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行为与心理等非智力因素方面也存在着很大差异。如果语文课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很难达成教学目标。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笔者采取了以下有效措施。

关键词 分层教学 分层到位 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0021-02

一、隐性分层,分清教学起点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在正常编班授课制的情况下,按照学生的学习状况,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以及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认知水平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类,以便及时引导各类学生有效地掌握基础知识,能力得到培养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文化课教学实践中,有的学校根据学生学习基础的不同和学习能力的差异,以课程的有关内容为单元,为处于上、中、下各层次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实施不同层次的教学,组织不同层次的考核和评价。笔者认为,在语文课教学中,不能采取这种分法。因为对于语文课的学习,大家都处于同一起点,教学目标,考核与评价要求完全可以相同。如果教学目标不同,久而久之,反而会形成新的差异。但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又要承认差异,基础差的同学,学习不得法,学习习惯不佳,接受新知识慢,容易失去学习兴趣。为解决这个新的矛盾,教师可以采取隐性分层法,分清教学起点,因材施教。

所谓隐性分层,其施教方式与班内明确分层的形式相同,不同点在于这里的分层是隐性的。教师根据学生课堂回答问题、平时作业、单元抽查、平时观察并参考入学时文化课成绩等情况,把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这种分层仅由教师本人掌握,做到心中有数。在授课时,对A层同学可以高起点,对C层同学一定要采取低起点,小步子,勤反馈,多鼓励的方法。B层同学介于两者之间,要通过学习促使其在短期内向A层靠拢。

采取隐性分层,缘于学生发展的可塑性,同时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及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又利于教学管理,更有利于因材施教。职业学校的学生,尤其是基础较差的学生,在以前的受教育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冷落,采用隐性分层教学,重在对学生进行人文、情感方面的教育,可以开启学生非智力因素之门,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增加学生的责任感。必然性分层,分清教学起点,可激发各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A层学生,在短期内就可以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加第二课堂活动;B层、C层的同学,为了能有时间发展自己的个性特征,会更加努力学习,尽快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这样,既利于拔尖优生,也有利于转化学困生,还利于带动中等生,可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二、分层到位,找准教学切入点

职业学校学生在智能、学习基础、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差异较普通中学的学生更大,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差别显著。但是,学生自己并没有这样的认识。例如,在考试时,如果我们不按A层、B层、C层分别设置必做题,只说是提高题,凡做了加分,大多数C层的同学会积极去做。如果教师先划分了类别,C层的同学是不会做提高题的,而且有部分同学还会因此有一种失落感,抑制了他们的进取心,因此笔者认为,在专业课教学中,对于教学目标、考核、评价可以不分层,但同一标准可以分步到位,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如此,我们只要找准教学切入点,经过努力即可实现目标。

根据对职业学校学习困难学生形成的原因进行的调查,学生的学习成绩差异受智力因素影响小,而受非智力因素影响较大,教师在教学中要对C层同学的非智力因素采取措施,多督促检查,找准教学切入点。笔者在一般教学过程发现,A层同学在课堂上就能掌握新知识,B层同学通过课后练习也能掌握所学知识,而C层的同学,教师必须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个别辅导之后才能掌握。如果是属于学习方法不当的和学习习惯不好的,要把学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教学切入点。职业学校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学习方法不得当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而造成学习困难的。所以,加强学法指导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帮助学习困难学生转化进步的有效措施。动手能力强,识记能力差的,应该把技能作为教学切入点,通过技能的训练,进行理论总结,达到识记的目的。而动手能力差,识记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让其先掌握理论,在理论指导下进行训练,从而掌握技能。

三、小组合作,定好教学着眼点

合作学习是指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

我在语文课教学中对合作小组的划分,采用了异质分组的方法,即小组内各成员之间在性别上注意男生、女生搭配,学习成绩和能力方面A、B、C层的同学也合理搭配。另外,还考虑了小组成员中家庭经济、社会背景和性格、脾气等方面的差异。由于每个小组都是异质的,所以就连带产生了全班各小组间的同质性,使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内部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有效的合作学习,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合作学习的实质是学生间建立起积极的依存关系,每一个组员不仅自己要主动学习,还有责任帮助其他同学学习,以全组每一个同学都学好为目标。教师根据小组的总体表现进行小组奖励,学生是同自己过去的成绩相比较而获奖励。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能满足学生心理需要,强化学生的自尊心,促进学生情感发展与同学间互相帮助及社交能力的提高。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可以使个别差异在集体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使学生可以较好地适应将来在社会上遇到的各种能力要求。

(责任编辑 李 翔)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分层教学分层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