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墨缘千里远,书道万年长

2015-09-16岳晓峰谭庆云

文化月刊·下旬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书法

岳晓峰++谭庆云

谢金龙

广东人,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著名书法艺术家,建筑工程师。现任中国书画研究院常务理事等职,易经风水专家。曾于同济大学、台湾丛林佛学院、北京大学进修。台湾星云大师入室弟子,法号『善藏』,其广结善缘、笃信好学,长时间专研国学,取精用弘,对儒、释、道、易经五行、中医等文化领域皆有研修。在其专业领域曾荣获『首届中华国学建筑环境高级策划师』。

谢金龙少年时期开始痴迷书法,多年来笔耕不辍、潜心修炼,将书法与易学、音律及宗教文化等融合一起,勇于创新,取得卓著成绩,业界认为其书法下笔如有神,是不可多得的书法界奇才,自成一体,乃『谢氏书法』。其多幅书法作品于《中国文化报》《文化月刊》《北京文学》《中国文学》《中国铁路文艺》《文学月刊》《中国散文家》《华夏散文》《宝安日报》等报刊发表。并荣登《文化月刊》数期封面人物。其书法作品被众多机构、商会、协会、企业单位采纳用于渲染文化氛围,被诸多海内外书画收藏家珍藏。

“墨缘千里远,书道万年长”乃近代爱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铭言楹联,用于自勉自警。其对仗工整、简练浅显的字句中蕴含了书法创作的高深哲理——弄墨即是缘,即便是和书谋面了,但是真正能登堂入室,体会出其中更深层次的精妙,需要更多的磨蚀与修炼,这即所谓的“墨缘千里远”。“书道”层级高于“书法”,语义比书法深刻:其中涵盖了修身养性、道悟等。唐人尚法,自唐改称“书道”为“书法”。在国人将许多国粹丢弃的时候,邻邦却较为完整地继承和保存下来,直至如今,日本仍旧称“书法”为“书道”。书道的蹊径更曲折幽深,更悠远漫长。待与墨真正结缘,一步一步走进儒雅精粹、高古练达的黑白乾坤的朗朗世界,当是书法修行到了极高的境界,便是悟到书中之道了。

谢金龙先生屏神静气,泼墨挥毫,纵横开合——瞬息间将行知先生的自箴10字铺排在赏读者面前。“墨”字起笔高亢绝响,掷地铿锵有声,继而急转勾连,正是白乐天笔下的琵琶曲,字字珠玉落地,绵绵无尽间断然收笔,字尽意不绝,整幅字洒脱奔放而炁运生辉。

自小习练书法的谢金龙先生的这幅中堂字体介于章草、大草之间,偏重于行书,而笔法肆意纵合,有行书的稳重,结合有草书的狂放,算是行草的典范。谢先生重墨落笔,中锋、侧锋自如结合,虚实阴阳刚柔相济,他的字厚重雄浑,气势磅礴而气象万千。十字箴言开首一个“墨”字重墨落笔,笔画恣意纵横勾连,如火山喷薄而出,为整个篇幅注入了活力和生气。

米襄阳卓尔不群的“刷字”功夫为人景仰,谢先生的书法无意间契合了米芾“书道”的精髓。谢先生的这幅楹联中的每个字都有明显的飞白刷笔。在作品中能够、而且善于侧锋用笔,笔锋回转中尽显筋骨、浓墨虚笔所展现的冠绝一世的大美是他善于研习《易经》阴阳、五行生克等理论并践行于书法创作修为的体现。清代书法家朱和羹在《临池心解》中有论述:“风神者,骨中带肉也。老劲者,肉中带骨也。”谢金龙先生的字骨肉具备,肉是精肉,肉中带骨,这份劲道是其深厚功力的充分流露。

“学书有二:一曰笔法,二曰字形。笔法弗精,虽善犹恶;字法弗妙,虽熟犹生。”(赵孟頫《昆山志》 )

谢金龙在“墨缘千里远,书道万年长”这幅作品中的“墨”“里”字形上放下收、“长翅短身”; “千”“远”“书”“道”“万”“长”上合下纵,如此上下结构的结字急缓、疏密结合、层次对比感强烈,整个篇幅的字法结构结合起来赏读,张弛有度、错落有致,可谓玄妙。

谢先生这幅行草是真正的一笔书。重笔落墨,笔锋恣意游走、跌宕起伏,左右纵横,上下飞舞,接转处筋骨勾连,顷刻间整幅作品一气呵成,“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蔡邕《九势》),笔收气不绝。王僧虔《笔意赞》中阐述:“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谢先生撰写的这幅楹联字字卓然挺拔、掷地有声,作品整体气韵流畅,气势磅礴,气贯长虹,给人以洒脱、贯气、直性练达、酣畅淋漓之感。平心静气慢慢赏读:只觉落日夕阳,有知己端坐品茗,听关东大鼓响了铜钹高唱——时而疾风骤雨般冲上云霄,时而悠扬悱恻低徊,绵延间直落千丈,曲断如裂帛,余音经久回转,是一场的沁人心脾的艺术盛宴。

谢金龙作品中不经意间渗透出的章法正是他率真性情的体现。谢金龙先生好结善缘,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平实可亲,无论贫富贵贱、年纪长幼、资历深浅,对待每一个朋友,他都能倾其心力结交。无论身处何处,他的居所都是宾朋盈门。

和谢先生相聚谈书论道的段段记忆时时浮现:面对一介涉世不深的晚辈,他总是满面笑容,为你讲述多年研习、修炼书法的心得体会,习惯性地为你斟茶,帮你夹菜。朱和羹《临池心解》中有语:“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谢先生的字整体给人以厚重,无谄媚之态;质朴,不讨巧奇正彰显了他个人的性格及品性。晚清书画家松年在《颐园画论》中提及:“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即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无论是新近诞生的这幅楹联,还是以前先生撰写的“上善若水”“道法自然”“融通四海”“文笔生辉”“学无止境”等条幅,都成为许多文人雅士、甚至书法名流争相索求的对象。有幸运者得到一幅,精美装裱,悬挂厅堂之上,倍觉增色添光!

“墨缘千里远”,千里之行也须始于足下,踏入黑白世界,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路途尚遥远,需要长久耕耘。买几张宣纸、几根湖笔照猫画虎的草草做个样子,仓促之下的“作品”只能是浅薄、稚嫩,无法登大雅之堂,妄图一夜间成为大师只能是黄粱一梦。但凡与墨真正有缘分的,能站得住脚的都是长时间功夫的积累。这积累包含了性情的磨砺、人生的积累、不舍昼夜的坚持摹写、创作。时至今日,谢先生与墨结上了深缘,习练书法已经有四十多载。历经四十多年的锻造,谢金龙先生愈来愈享受到了书法带来的愉悦与改变。书法改变了他的性格,使他凡事不愠不火,趋于平和。年少轻狂时日,在建筑、文学、佛学、易经等多个领域有所涉猎的谢先生也曾自恃才高而沾沾自喜。自从迷上了书法,谢先生慢慢变得谦逊随和,对于刁蛮急功近利的市井之人,谢先生慢慢习惯了放手而不迁怒。对于有求于己的人,谢先生绝不吝啬,倾其所有来帮扶。可以说书法点亮了他的人生。

谢先生之所以特意创作“墨缘千里远”是他自身从事书法经历和体会使他感受到:书法是一个长时间的修炼修行的过程,浅尝辄止的情况下想有所作为是不可能的。狂草奇人怀素废笔成冢,“张颠素狂”的千古美名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成就的,其中蕴含的辛劳和心力是巨大的。

明末清初的书法家倪后瞻(董其昌弟子,“明末书坛三株树”“晚明五大家”倪元璐之子)《书法秘诀》中将书法功夫分作三段,做了精辟详实的描述:“初段要专一,次段要广大,三段要脱化。每段要三五年,火候方足。所谓初段……从有誉我、谤我,我只不为之动。……将诸家之字,点滴归源,庶几不为所诱……无古无今,无人无我,写个不休……写到熟极之处,忽然悟门大启,层层透入,洞见古人精微奥妙……终段功夫止此也……”

倪后瞻的书法论述并非适用于所有人,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坊间流传甚广,成为许多书法人研习书法的座右铭和秘籍。相对这个理论,“墨缘”千里之远,只勉强称得上初级阶段。万年之长的“书道”,才是书法的登峰造极的最高境界。

谢金龙先生正是体悟到了“书道”的,如今已经步入天命之年的他时常邀请志趣相向的挚友小聚品茶,谈论时事世事之余,大书案上铺开宣纸,或即兴挥毫,或精心创作。朋友围站身旁,品评欣赏,心领神会之处,怡然自得的那种惬意让人处之恬然,安然自若。在当今车水马龙的闹市里,人人各自奔忙的高速旋转的生活节奏中,有这样的机缘,这样的心境实在是许多疲于奔命的人所望尘莫及的。

多年修炼研习书法的谢金龙时常说: 做人做事即是书法修行的过程:年轻时候气盛、血气方刚,锋芒毕露,总想出人头地,反而欲速不达,临摹之下画虎不成反类犬;待到年纪稍长,困惑彷徨之时开始思量、探索;及至不惑之后慢慢顿悟:趋从跟风往往把不准方向,风过即坠。只有遵从内心、修炼心智、兴德积善,用心研习创作才能修成正果。历练之后的书法渐入佳境,如一篇好的文学作品,看似不著一句,却千古流传。endprint

猜你喜欢

书法
书法篇
书法等
图说书法(158)
图说书法
书法一
书法三
诗书画苑
书法等
图说书法(三十九)
书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