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坐讲黄庭芳菲四月青

2015-09-16友竹

文化月刊·下旬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工笔画技法画作

友竹

纵观当今中国画坛,工笔画一直未能被给予足够的重视。按照传统的观点,工笔画的境界是比不上写意画的。于是许多人一提起工笔画,便一律斥之为工匠画。未免有所偏颇,中国工笔画历史悠久,许在战国时期已出现,唐宋时期工笔画达到鼎盛,如《簪花仕女图》和《虢国夫人游春图》便是传世名作。其实,工笔画不过是一种画法,无所谓境界的高与低,其原本含义是与粗笔画相对应的,后逐渐转变为与写意画相对。事实上,工笔画一样可以表现出悠远的境界,寓情于景,发人深思。艺术本该多元化,推陈出新。在这种情况下,新工笔便应运而生,庭芳女士便是个好手。庭芳女士的绘画风格多样,不拘泥于某一种,她的山水画融工笔的细致与小写意山水的鲜明风格于一体。

庭芳,姓桂名芳,又号兰芳桂馥,出生于钟灵毓秀的江西李渡,千年的酒香孕育了她的艺术灵感和对“美”的独到把握。她自幼酷爱绘画,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她绘画不辍,艺术俨然已经成了她生命的一部分。她曾师从姚涯平先生,学习技法,然只师其意,并非机械地模仿,终于自成一家。庭芳曾受多位名家指导,像罗一平、陈训成、朱光荣、余国庆等,并博采众家之长化为己用。此外,著名美术史论家舒士俊先生也多次对庭芳女士的画作进行点评。目前,庭芳已成为广东美术馆大美画廊终身签约画家,其画作在各大艺术交易场所皆可见。庭芳最大的特点,便是将学院派的严谨和精致同自身天然具有的灵动以及随性相结合。其画作既有西方油画的写实,又有东方绘画的写意,既传神又形象。

新工笔画之“新”,不是故意追求标新立异、夺人眼球,不是夸张地采用一些技法以至于最后不伦不类,而是用现代性的思维来诠释传统的工笔画。庭芳没有刻意去追求“新”,但是她在无形中却做到了“新”。她没有太多条条框框的束缚,她只是按照自己对于“美”的理解,去构建属于自己的山水花鸟世界。于是在她的笔下,一切景语皆情语,草木虫鱼鸟兽,似乎都鲜活了起来。她的工笔画充满了一个现代人的审美趣味,这使得她的画迥异于传统的工笔画,充满了个人和现代的风格。

庭芳的画作,既有工笔画传统以线构型的技巧,在色彩上又更加有张力。确实,庭芳笔下的新工笔画相较旧工笔画而言,在色彩上更加大胆,更具表现力。一般来说,色彩是视觉艺术语言中最具情感化的因素,是构成画作的情趣与格调最基本的要素。而她的工笔画,所用的色彩往往随心所欲,颜色对比鲜明,使人眼前一亮。雄壮的青山与苍翠的丛林,荡漾的渌水与寂寥的孤舟,红绿错杂,计白当黑,疏密结构错落有致,而整体色调却又和谐一致。

中国的传统工笔画需要变化,时代呼唤承载新的普世价值和人文关怀的画作。庭芳的作品,无疑契合了时代的需求。绘画是追求美的历程,是表达自己对于生命的关怀和热爱的历程。庭芳的画作,正如其他新工笔画一样,成为古代与当代,西方与东方之间的桥梁。东方绘画重视“修心 ”,即自身主观精神世界的构造;西方绘画重视“写实”,即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展现。庭芳的画,既有对山水景物的如实再现,又有自身情感的酣畅表达。她运用传统的技法,配上新鲜的色彩,既具有古风又具有新意。

庭芳谦虚地称自己只是画坛的新人,她安静创作表达着自己对于美的理解,对生命的热爱。相信她会继续遵循自己的内心,在不断提升自我,不断突破自己的同时,以静坐讲黄庭的淡然之心,为我们带来如芳菲四月青般充满生命张力的佳作。

|作者系复旦大学历史系研究生endprint

猜你喜欢

工笔画技法画作
手绘技法表现
2020年首届广西工笔画作品展作品选登
学生画作欣赏
作品一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陈孟昕工笔画作品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行走的时髦画作
秀秀台
吴绪经工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