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久弥新的生命启示

2015-09-16张提振

文化月刊·下旬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舞剧芭蕾舞蹈

张提振

芭蕾是一种高雅艺术,素有“西方文明的结晶”和“贵族艺术”的称谓。它起源于文艺复兴时的意大利,发展于具有浪漫情调的法国,在俄国达到鼎盛之后继而流向全世界,近五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像是一朵永不凋零的向日葵,具有极其顽强的生命力,以一种高贵典雅的姿态屹立在舞蹈艺术之巅,永葆青春。

《堂·吉诃德》是俄国古典芭蕾舞剧的早期代表作,由法国编舞大师马里乌斯·彼季帕担任编剧和编导,1869年由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首演。舞剧取材于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同名小说的第二卷,讲述的也是一段具有神话色彩的浪漫爱情故事。自1869年首演以来它不断吸引着各国才华横溢的编导家进行多次的复排和改编。

为纪念鲁道夫·纽里耶夫去世20周年暨诞辰75周年,由中央芭蕾舞团再次复排纽里耶夫版本。此次复排由中芭团长冯英担任艺术总监,由纽里耶夫的关门弟子曼努埃尔·勒格里担任艺术顾问,由1985年复排时饰演男主角巴西里奥的张卫强担任总排练,由1997年复排时饰演女主角吉特丽的朱妍再次上马挑起女一号的重担。这次复排不仅有老一辈演员的努力,还有中芭芭蕾新秀马晓东等人的倾情演绎,可谓阵容强大。

剧情结构的安排

纽里耶夫版的 《堂·吉诃德》相对于彼季帕版而言,在剧情的安排上有所不同。众所周知,古典芭蕾讲究雍容华贵的宫廷气质和高贵典雅的精神风貌,以简单浪漫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展现上层社会的高贵与情趣。但纽里耶夫在遵从原版的基础之上,注重舞剧对宫廷气质的摆脱,强调民族色调。他也对固定化的程式语言进行摆脱,强调故事的喜剧风格,在舞蹈动作中赋予人物以喜剧情趣。

为了能展现西班牙民族特色,在舞蹈编排过程中,除了把融进的西班牙斗牛舞和吉普赛茨冈舞进行精心打磨外,编导还把程式化的古典芭蕾动作语汇和民族风格进行融合,以使整部作品都能表现出西班牙特定的民族气质。

人物性格的塑造

要想在一部舞剧中塑造出鲜活感人的艺术形象,对于演员来说,不仅需要扎实过人的技术技巧,同时还需要深刻地理解特定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人物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在《堂·吉诃德》中的男女主人翁,他们不是高高在上的贵族阶级,而是处于下层的普通劳动人民,但他们都是激情四射的年轻人,内心对一切美的东西都充满了好奇和渴望,尤其是对美好的爱情。西班牙的民族风情也造就了各阶层人民那种优雅、狂热、豪放、洒脱的民族气质,所以对于追求浪漫爱情的年轻人来说,他们更是放荡不羁,无所畏惧的。

这部剧带有浓郁的喜剧色彩,这样对塑造人物形象更具挑战性,尤其是对中国演员来说。饰演吉特丽的朱妍,她已是“二次出征”,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对那种诙谐、逗趣的性格特征拿捏得准确到位,极具细腻感,展现了一位成熟舞者应有的素质。她把一个亭亭玉立、聪明伶俐、热情、洒脱,渴望美好爱情的少女形象刻画的入木三分、鲜活亮丽,让观众在回想时久久不能忘怀。

技术与艺术的融合

业内人士都把《堂·吉诃德》看成是“一块检验芭蕾舞演员能力与才华的试金石”,之所以有这样的说法,是因为这部舞剧不仅在人物塑造方面要求很高,而且在技术能力和体力方面的要求也很高,这对每位芭蕾舞蹈演员而言也是一种极限挑战。

纽里耶夫版的《堂吉诃德》和彼季帕版的相比而言,在技术技巧的编排上难度更大,更具挑战性。难度加大的方面主要包括:脚上的动作变多,变得更复杂;动作的节奏变得更快、更紧促;由单面动作变成“左右开弓”;由双脚的支撑变成单脚支撑。这四个方面的变化对演员基本功的要求更高了一层。

没有技术的完美就没有艺术可言。芭蕾演员在展示技术技巧时,不仅要做到高、轻、快、稳,同时还要在高中求轻,快中求稳,如果有一方面的偏失,所有的美将会“毁于一旦”。比如说,在一个大跳中,有了相当高的高度,但是在落地的那一刹发出了“碰”的一声“巨响”,那么这个大跳再高也就不“高”了。再比如说,在一个旋转中,旋转的再快,圈数再多,如果在收的那一瞬间没有站稳,那么所有的努力也将是功归一篑。所以,要想展示出艺术的美,扎实的技术还是硬条件。

在《堂·吉诃德》这部舞剧中,两位主角在展示技术技巧时都有相当精彩的表现。在最后,关系到整部舞剧成败的婚礼双人舞中,男女主人翁两人的配合极其默契,不由得会让观众发出“天造地设的一对”的赞叹。在个人的变奏中,马晓东那“能挂在空中”的弹跳能力和那“锥子锥地似的”旋转稳定性,还有在空转中的“左右开弓”无不让人折服;再看看那位精灵般的“魔女”——朱妍,她有着婀娜多姿的身段,每一次击打都是那样轻捷灵动,每一次旋转都是那样飘逸优雅,即使再小的动作在她的“魔力”下呈现出来都会让我们感到优美动人。这样完美的技术呈现,本身就是一种艺术,更何况他们在展示技术的同时还在讲述着故事情节,抒发着内心情感。

《堂·吉诃德》之所以能称得上经典,能在“大浪淘沙”似的舞蹈艺术长河中保留并传承下来,是因为它涵盖了能称得上“经典”的所有有价值的成分,并且这些“经典成分”被每个时期的舞蹈艺术为之吸收利用。作为芭蕾艺术的标准,《堂·吉诃德》的存在将为更多芭蕾明星的诞生而起着催化作用,为芭蕾艺术的发展起着“标尺性”的督促。endprint

猜你喜欢

舞剧芭蕾舞蹈
海滩芭蕾
春天的芭蕾
舞蹈课
中央戏剧学院舞剧系首届毕业生毕业演出《向经典舞剧致敬》成功举办
不论何处,芭蕾跳起来
冯双白
雪地上的舞蹈
卷首语
中国舞剧“心理结构”方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