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碳税制现状及改革建议

2015-08-15柯希冉杨慧贞蔡诗婷石永杰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碳税税种二氧化碳

柯希冉,杨慧贞,陈 燕,蔡诗婷,石永杰

(福建农林大学 金山学院,福建 福州350001)

一、引言

在全球资源和环境不断恶化的当今,我国的资源和环境的总体形势也是异常的严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脚步加快,但伴随其出现的问题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却因为我们有心无心的忽视,而引发了严重的危机。随着全球温室效应,气候变暖,冰川融化等问题的日益凸显,,我们应该并且可以通过相应的环境保护方面的税收政策的研究,构建合理的资源税收体系,加强对资源税的征收以及管理,来减少资源的损耗和环境的破坏,以达到更好的环境保护作用。

二、国内碳税收政策的现状

碳税是专门针对二氧化碳排放征收的。环境税是对废弃(包括二氧化碳排放)、废水、固体废弃物等各种污染物排放征收的环境保护税种。显然,碳税属于环境税,更属于资源税的一种。当前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还不足以满足低碳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因而为了能够积极引导经济向低耗能、低污染与低排放的低碳模式转变,我们应确立有利于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税收体系。我国现行的税制,与低碳经济发展有关联的税种有6 种。这其中,调控范围最广的税种无可厚非是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最具低碳税收导向雏形的税种是消费税和车船税。我们不难发现:一是具有低碳经济导向的税收政策分散于主体税种中,我国并没有设立专门税种以达到税收的合理管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广义环保税包括四方面内容:庇古税,是根据排放量和环境危害程度确定税率的排放税;对汽油征收的消费税,是对可能破坏环境的生产投入品或消费品征收的间接税;在其他税收中与环境有关的条款;对节约能源并减少污染的设备和生产方法实行加速折旧的条款和低税率。二是相关政策规定较孤立、分散的主要通过分税种的税收优惠政策引导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2011 年11 月,在全国范围内增加了对三种关键能源产品原油、天然气和焦煤的征税,为增强企业节能减排的主观能动性,主张提高资源类企业的生产成本,“倒逼”企业减少粗放式开采。我国各地区的空气雾霾情况有增无减,主要多集中在工业科技发展先进的地区,碳税在实施一段时间之后,随着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减少,其税收的来源势必也会相应的减少,进而影响碳税的减排意义甚至是存在的意义,但此时的温室效应未必会消失,还有继续存在的可能,这就需要根据环境税收的要求,扩大碳税的适用范围。

三、现行碳税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碳税实施的难度较大,主要是因为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时期,能源结构都以煤为主,这一结构在短期内难以改变。碳税的征收将产生一定的非均衡分配效应。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碳税的主要依据:碳排放得越多,所征的税越多;碳排放得越少,所征的税越少。依据税负转嫁原理,碳税的负担最终将被转嫁到各种类别的化石燃料的消耗上,继而部分或全部碳税可能被转嫁到各类化石燃料的使用者身上,从而加重化石燃料使用者的税收负担。在中国,燃料支出比重中,低收入家庭的支出相较于高收入家庭高,由此开征碳税的损失可能较大。综上所述,在一定程度上,开征碳税会对收入分配产生影响。比起税收调节功能,我国税收的治理更加注重的是其财政收入功能。自1994 年之后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地方推动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各地政府为追求经济总量的扩张与财政收入规模的扩大,偏爱于对经济与税收贡献率较大的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传统重型化企业。1990 年,我国重工业比重为50.6%,到2008 年已升至71.1%,18 年间增长20 个百分点,因发展过快,2011 年两高行业如钢铁、电力、有色等单位工业增加值的能源消耗不降反升,整体产业结构久久不能摆脱对高碳的依赖。资源的告急危机及环境面临的重大压力使我们逐渐认识到,在实行税收财政收入方面的功能时,不能忘了其更为重要的调节功能。积极倡导并引导各企业有力开展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的经济项目,努力将经济发展模式由高碳模式转向低碳模式。由于碳税的征收会涉及多个方面的问题,如企业和家庭的负担、产业的规模、企业的竞争力等,还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加剧,拖累温和成长的经济,并侵蚀企业的获利,因此,碳税的征收必然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争取在实现节能减排、改善空气的同时,将其对社会发展及经济发展的影响降到最小。

四、碳税改革建议

1.税收范围

碳税,是指对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进行征税的一种税种,但如今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空气质量问题逐渐明显的原因,不仅仅是二氧化碳,也包括了甲烷CH4、臭氧O3、氢氟碳化物HFC 和全氟碳化物PFC 等。所以长期稳定的碳税政策应对所有导致空气问题的气体都进行征税,而短期的碳税政策则应侧重于严格征收温室中排放量占60%以上的二氧化碳气体。与化石燃料有关的,不单是二氧化碳,还有煤炭、天然气、成品油等,因此也理应在征税范围之内。

2.纳税义务人

我国碳税的纳税义务人,可以确定为:一切以自身目的而消耗化石燃料进而向空气中排放污染气体的企业和单位,这其中,单位包括国有企业、私有企业、集体企业、外国企业、外商投资企业、股份制企业、其他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军事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单位。

3.计税的依据

以二氧化碳的实际排放量为计税依据。

4.税收的征收

如今,碳税的税率形式与计税依据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由于是以二氧化碳实际排放量为计税依据,因而二氧化碳的排放数量则直接影响到生态环境的状况,因此,采用从量计征的方式开征碳税是无可厚非的,即采用定额税率形式开征碳税。学者樊纲认为,碳税的特点是其固定的税率,管理成本相对较低,财政收入数据可观,同时促进了低碳技术的使用。我国目前碳税施行低税率到高税率的递进调整方式,从每吨10 元逐步提高到如今的每吨100 元。学者骆建华认为,在征税方面,就废气而言,除了二氧化硫外还应增设碳氧化物税种,二者地位雷同,不分伯仲,而废水税种可暂不考虑。学者贾康则建议,应针对某一特别污染物,例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开征增量税种。2014 年9 月1 日,随着成品油、柴油价格不断走低,天然气价格以一立方米0.4 元的趋势一路攀升,可见我国对天然气的利用率上涨。天然气价格的不断上升,将会对广大居民产生影响。而天然气资源的普及,长时间的利用势必会造成资源的短缺与匮乏,因此,将天然气列入碳税税目征税,是极其必要的一环。

五、其他

除以上四点必要的准备外,还应注重碳税改革开征的时机,合理的改革与恰当的开征时机更是保证碳税得以很好实施的重要因素。注重碳税免税、减税等条款的设置,对企业或单位在节能减排项目上有贡献的,应予以相应的鼓励。尤其是当下愈发严重的雾霾问题更是重中之重;注重协调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平衡关系,碳税与碳排放权交易应互为补充,共同发挥作用以有效减少温室气体和污染气体的排放,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同时,碳税还应与其他扩大征收范围内的税种相协调,共同促进可再生可循环能源和替代能源利用、加快碳减排和碳增汇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保证我国在参与新一轮的全球碳减排的同时,减少目前在国际贸易上的利益损失,平衡快速地发展经济,开启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之门,实现社会主义事业在新时代的巨大跨越。

六.结论

(1)开征碳税,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下,以经济手段为环境保护开辟一条有保障的税收发展道路,在历史与现实上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2)保护环境,严征碳税等资源税,关系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实施。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都与环境息息相关,若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则势必影响到人类的正常生活。因此适度的利用自然资源,合理的开采与征纳税,是使得自然环境生机勃勃的必要关键。

(3)碳税的改革要在根本上改进征收的比例,反应资源的价值。将税收范围扩大至各个适应的层面,清理煤炭开采和销售中的相关收费基金,是改革的基本要点。

(4)环境保护,除了要靠税制的约束与监督,还离不开人类自身的约束和监督,以道德规范来调整自身的行为规范,来达到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完成人类理想未来的构想。

(5)适当的税收,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保证纳税企业的纳税能力、维持好各企业的竞争关系,对国家经济的推动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1]张平胜.我国资源税改革前后对比研究[D]. 中国地质大学,2012,(5).

[2]张举钢,周吉光.矿山企业综合税费负担的实证研究——基于河北省典型矿山企业的调研数据[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3]曾庆宝. 我国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的局限性研究——基于征税效果和效率的预评价[J]. 特区经济,2012,(8).

[4]高文静.煤炭资源税费改革对工业“三废”排放的影响——基于山西的实证研究[J].生态经济,2011,(3).

[5]崔海鹤.我国矿产资源税费制度的生态化改革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6).

[6]冯振.资源税费制度体系优化的思考[D]. 云南财经大学,2012,(6).

[7]曾庆宝. 我国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的局限性研究——基于征税效果和效率的预评价[J]. 特区经济,2012,(8).

[8]陈卫斌,曾鉴三.碳计量:由概念到技术支撑[J].中国计量,2012,(2).

[9]王群,韩晓艳.欧盟低碳经济策略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12,(5).

[10]张德勇.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得财政政策[J]. 税务研究,2010,(6).

[11]史耀斌.孤立及恩呢该减排的税政改革大思路[J].中国投资,2007,(7).

[12]邢继俊.发展低碳经济的公共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 年博士学位论文.

猜你喜欢

碳税税种二氧化碳
扬眉吐气的二氧化碳
治理视角下我国地方税主体税种的构建
“抓捕”二氧化碳
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碳税立法模式问题探究
如何“看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房地产企业税务筹划对策及相关问题研究
税制结构发展、分类与描述
高性能可变进气岐管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欧盟征收航海碳税对我国航运业的影响与对策
碳税蹒跚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