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与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相结合之初探*

2015-08-15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分级大学

徐 丹

(武汉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430065)

一、我国英语教学的现状

如今的英语教育在中国,无论是基础教育阶段还是高等教育阶段,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英语教育水平在当今中国较之以往也有着较大的转变和显著的提升。然而,随着学生英语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学对象的多样性和个性化也给当今的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难题。

根据《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高中英语课程按水平分为六、七、八、九四个等级,采取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模式。学生在完成必修课程学分后应该达到六级要求,达到七级目标要求即达到英语学科的毕业要求。同时《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还要求,所有学校应保证开设八级程度的选修课程,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开设九级程度的选修课程。达到七级的学生按要求词汇量应达到2400 -2500 个单词和300—400 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能就熟悉的话题交流信息,提出问题并陈述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能读懂供高中学生阅读的英文原著简写本及英语报刊并具有初步的实用写作等能力。达到最高级九级的学生将拥有4500 个左右的词汇量,能听懂演讲、讨论、辩论和报告的主要内容,就国内外普遍关心的问题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能做日常生活方面的口头翻译,阅读题材较为广泛的科普文章和文学作品等能力。

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经过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与实践应当达到的一般要求为掌握的词汇量应达到约4795 个单词和700 个词组,能在学习过程中用英语交流,并能就某一主题进行讨论,能就日常话题用英语进行交谈,能基本读懂一般性题材的英文文章。对于英语起点水平较高、学有余力的学生的更高要求为掌握的词汇量应达到约7675 个单词和1870 个词组,能较为流利、准确地就一般或专业性话题进行对话或讨论,能在国际会议和专业交流中宣读论文并参加讨论,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所学专业的英语文献和资料,能用英语撰写所学专业的简短的报告和论文。

将国家教育部指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与《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进行比较后可以发现,如今的大学英语教学必须要重新定位发展的方向,并重新改革相应的教学策略。

二、分级教学的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

由以上的列举不难推断出,随着《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推广与实施,学生入校时的英语基础将有巨大的差别,七级的学生和九级学生无论从基础词汇量还是综合语言能力,其水平均不可相提并论的。如果再考虑到地区性教学质量的差异化,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相较大中城市的学生更要薄弱一些,可能有些高中毕业生根本无法达到《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的七级水平。要想解决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两级差异化明显的问题,就需要将其“分级”,即施行因材施教,差异化教学的方式。实行分级教学是如今大学英语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大势所趋。

随着教改的不断扩大与深入,当今各大高校都已将分级教学的理念付诸于实践。比较常见的分级教学模式是:在学生入学之初,就以全校统考的形式对各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一个初步的考察,并以分数的排名情况将学生分为A 级(较高要求)和B 级(一般要求),有的学校也会将一部分水平特别低的学生归入C 级。根据学生的级别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安排不同的教学进度,设计不同难度的试卷进行考察。这样的分级教学,既便于教学管理,又为后期对部分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实施进一步的提高打下了基础,而基础较差的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也得到了有针对性的提高。区别化的期末考试试题的设计,能够科学地测试同一层次学生的英语水平,有效地确保考试的信度与效度。

然而,现下的分级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现有课程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仍然偏重语言知识的输入,固定于单词——课文——练习的模式,与高中教学的方式没有太大区别,不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学生反馈来看,课程中所学到的内容并不能满足他们在专业方面需求,对他们高年级要开设的专业英语课及未来的就业以及深造并没有太多的帮助。在学习过一段时间后,有部分学生的热情度在课程进行到后期时便逐渐降低,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是很高。这样单纯的分级模式,也很难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更高要求所指定的能够进行“专业性话题进行对话”,“顺利阅读所学专业的英语文献和资料”,“撰写所学专业的简短的报告和论文”等目标。

要想弥补分级教学模式中的这些缺陷,就需要引入另外一种教学模式与之并行,将分级教学进一步深化,在严格的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开设衔接性课程和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及市场需要的课程。而符合这种要求的教学模式,就是ESP 教学模式。

三、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以及实施的必要性

专门用途英语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 设 的 英 语 课 程。由于历史原因,直至20 世纪70 年代末,我国英语教育界才开始对ESP 给予关注。进入20 世纪80 年代后,介绍ESP 教学的文章开始多了起来,还出现了一些国外学者论文的译文,我国高校的ESP 教学也出现了很好的势头。20 世纪90 年代中期,随着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呼声的高涨和英语教学改革的深人,ESP 教学又成为英语教育界的热点话题。然而,时至今日,不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我国高校的ESP 教学还尚未进入成熟阶段。

当下,除了大学生入学英语水平不一,两级分化的问题,还有另外一个问题也越来越无法被忽视。从教学内容来看,达到九级的学生在高中阶段已基本完成了大学英语课程中一般要求的内容,《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对各高中的选修课门类的参考意见中涵盖了初级笔译、应用文写作、报刊阅读、演讲与辩论乃至文秘英语、科技英语、旅游英语、经贸英语等等,涉及面相当之广泛。那么,大学英语作为更高一个层次的课程,是否应该重新设置课程的内容和标准以避免无课可教的尴尬局面呢?如果要使学生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的“更高要求”,那就必须根据学生所学专业领域的不同,将其“分流”,开展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使学习者具备某一专业领域的英语语言能力。因此,将ESP 教学融入分级教学就成了当今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方向和重点了。

四、分级教学与ESP 教学相结合

“专门用途英语”这一术语在很大程度上是相对于“通用英语”EGP(Engish for General purpose)而言的。现行的大学英语教学与中小学英语教学长期以来基本上都是实行的“通用英语”教学。如果要引入ESP 教学模式,就必须根据教育现状和需求为ESP 和EGP 两种模式进行重新的定位,以便加强分类指导,根据不同类型的高校制订不同类型的英语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促使当前的英语教学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

在现下的大学英语课程的基础上,可以将大学英语课程分为EGP 教学和ESP 教学两个阶段。在大学一年级阶段,通过统一的摸底考试,依据学生的成绩从高到低分为A(较高水平)、B(一般水平)、C(较低水平)三个等级,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取相应的教材,制定适合不同等级的教学进度,以EGP 教学为主,对各级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进行综合提升,为之后更高要求的ESP 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经过一年的EGP 基础学习,各专业A 级别的学生可以在大二学年开始ESP 阶段的学习。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不同,有针对性地选取与专业相关的真实语料作为教材的内容,同时在课内外教学互动的设计上尽量模拟专用英语的社会文化场景。还需注意的是,在ESP 教学的过程中应尽量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让学生能最大程度上地参与到语言的学习过程中来,体验和培训自己如何自如使用英语这一语言工具来辅助自己在未来的工作中完成实际的任务。

到了大三学年,B 级的学生可以同A 级的学生一样开展ESP 教学,但相比起A 级的学生,难度应相应有所降低。少数优秀的B 级学生可以同时选修A 级学生的ESP 课程,同样,C 级中达到一定水平的优秀学生也可以选修B 级的ESP课程。在大四学年,ESP 教学将在全校范围内展开,B 级班的学生可以和大三A 级班的学生合并,C 级班可以和大三B 级班合并。在大三曾经选修过其他等级ESP 课程的学生,可以依据其期末成绩状况决定是否升入上一等级继续学习。这样一来,通过各级学生的流动与合并,便可以避免出现班级数量过多的状况,降低教学和管理的难度。

在ESP 课程的设置上,不必对每一个学科都设有专门的ESP 课程,而是按照相似性将学科进行归纳。如医学院、护理学院和药学院可以设置统一的医学英语课程;社科类完全可以采用统一的阅读课程,这样可以避免设立过多的ESP 课程造成师资浪费。

五、结语

分级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考虑到了不同起点的学生的实际情况,既照顾了起点较低的学生,又为基础较好的学生创造了发展空间。在客观条件不允许一对一教学的现状下,分级教学无疑是最好最理想的解决方法。然而,要做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既要保证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英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又要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以满足他们各自不同专业发展以及未来工作中的需要,就必须开展针对性更强,应用性更高的ESP 教学。因此,将分级教学与ESP 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必然会成为今后各大高校大学英语课程发展的新方向。

[1]Coffey B. State of the Art Article—ESP:Enligsh for Specific Purposes[J]. Language Teaching,1984(1).

[2]Hutchinson T and Water A. English for Specific Pruposes[M]. Cambridge Universtity Press,1987.

[3]Gavioli L. Exploring Corpora for ESP Learning[M]. 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5.

[4]蔡基刚.ESP 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

[5]秦秀白. ESP 的性质、范畴和教学原则——兼谈在我国高校开展多种类型英语教学的可行性[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3(4).

[6]肖志伟,郑际根.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与ESP 教学结合的理想模式构建——分级与分流的结合[J]. 2008(1).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分级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分级诊疗路难行?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