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初中数学习题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策略

2015-08-15

新课程(中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习题解析初中生

秦 晓

(重庆育才中学)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初中生的创新意识就是在发现、解决处理难题时学生均会自觉地站在数学角度上来展开探讨和解析,并且还要在问题中寻找新规律,揭秘新事物的理念。而本学科的相关教师在如何培养初中生在数学教学和习题中的创新意识上有不同见解,下面介绍一下本人的几种方法。

一、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培养创新意识

培养初中生创新意识主要是通过上课的时候展开。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之间是否有良好的关系至关重要。在上课时,教学成效好坏不但是由老师挖掘教材程度所决定,更重要的一点是学生是否参与到课程中来,两个主体是否有共鸣决定。因此这就需要老师把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双方要在教学中相互尊重,相互讨论问题,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同时要在习题教学中,将教材参考答案和教师的解作为“真理”的理念摒弃掉,不让学生只依靠老师的解题思路,而是活络思想,让学生有时间和空间能够深入解题当中来探讨解题的新思路。当学生有新想法、新观念,老师应当鼓励学生大胆地去尝试、去探寻、去思索。当学生与老师的思路不相同时,老师应当静下心来听听学生的见解,并不是一下子否定学生所有的观点。老师备课与实际教学不能保持相同步调时,老师应当以学生的思维发展程度来进行教学课程的调整,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让学生能够保持活跃的思维,自由自在地畅享在数学解析的摇篮里。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要轻易地对学生说不,而要允许学生“胡思乱想”,有时学生的思路即使不正确,也会隐藏创新性的东西,所以老师应积极地鼓励引导学生,使学生能有自己矫正错误的能力,同时协助学生将创新成果改进。

二、扩展习题教学的活动空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发散自己的思维,将学生在解析习题狭窄的“真理”中解救出来是培养初中生创新意识的先决条件,老师应当提供充足的时间和足够的空间给学生开展习题的思索、探析和观测,将学生视为创新的主体,激发学生在学习中多思考、多发表、多想做题方法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解析习题时学着创新和求真。

老师在习题教学过程中,要认真、仔细地设定各种问题,激发学生创新性解题思路,使人有焕然一新之感。在探索各种解题思路时,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有推广并且一个个去试验的觉悟;同时老师要激励学生独辟蹊径,竭尽全力用新的方式来解题。习题是一样的,但是却有很多种方法等待着学生去挖掘,而在留足空间、有足够的时间去探索的自主性教学氛围中,必然会使学生在获取和应用新方法的同时,拓展出新的知识,从而将创新意识激发出来。

三、使教材习题的潜力发掘出来,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并不能完全掌握教学的知识点,而是在做习题中展开全面性掌握。同时在进行习题教学时,有助于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培养,所以要在材料中挖掘习题,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提高。

1.重视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习题教学课堂上,老师并不能进行盲目的习题讲解,而是有规划、有目的地进行课堂设计,使初中生能够明白数学中的各个知识点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有其内在联系的,使初中生感觉到数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让他们的解题思路不断创新和多样化,从而使问题处理的能力得到提升。

2.从“封闭性”习题向开放型习题转变

使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是初中生数学创新意识得到培训的又一条件。因此,在讲授习题时,老师应当摒弃原先只是按教材死板硬套教学的方式,使学生不依附于老师和习题参考答案,一味地禁锢在狭小的解题空间中,而是进行习题的观察和对比,用新型的方式来解题,从而在不断摸索中找到解题的路径。

因此,这时我们应当将确定条件视为开放条件,在证明题中要证明结论的正确性,老师应当指引学生在不同的方向使用不同的知识点去解析习题,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老师在展开习题教学时,应当使学生和老师有共鸣,使学生的活动空间扩大,在教科书的习题中将其潜力挖掘出来,才能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奠定基础。而创新意识的培养要在数学习题中展开是一个创新、再创造和不断探索的过程,希望提出的这几点策略能够对培养初中生创新意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秦龙.初中数学习题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02):123-126.

[2]江玮.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初探[D].西南师范大学,2014(08):32-34.

猜你喜欢

习题解析初中生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三角函数解析式中ω的几种求法
谈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睡梦解析仪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电竞初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