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分层教学在化学中考复习中的应用

2015-08-15杨长保

新课程(中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层次化课堂练习中考

杨长保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四十四团第一中学)

在化学中考复习中,由于在前期学习情况、家庭、智力水平、心理因素、个性、社会环境等方面的不同,造成学生之间的水平差异越来越明显,同样的复习内容,优等生已经听得很不耐烦了,而后进生完全不会,于是出现众口难调的局面,造成学生两极分化,甚至出现厌学现象。为了全体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较大的发展,提高复习效率和化学成绩,以及考虑到各层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化学中考复习中实行分层教学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做法。

一、分层教学的含义

分层教学,是一种教学策略,是指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认知水平和能力的差异,科学地把学生分成不同的组,根据不同组的差别安排教学,以新课程标准为教学依据,遵循因材施教的基本教育原则,让每个学生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1.因材施教理论。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强调“有教无类”,真正体现了全员关怀的特点,是适应学生差异发展教学的传统典范。

2.分层教学适应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要求“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

3.美国著名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强调只要教师能采用某种适当的组织形式,以足够的且适合他们的个体差异的学习时间以及情感上的关怀提供较好的学习条件,多数学生学习能力、速度和动机方面的个别差异将会消失,大多数学生将获得较高的学习成绩。

三、分层教学的应用情况

1.充分了解学生,对学生进行分层

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化学新知过程中的掌握情况、考试成绩和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表现的非智力因素,把班级学生划分为A、B、C 三个层次——A 层:化学基础知识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有信心、兴趣浓厚,能够自己解决学习化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B层:化学知识基础不够扎实,接受能力较强,学习有一定信心、兴趣不够浓厚,遇到问题时有一定的畏难情绪,但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能够解决化学问题;C 层:化学基础知识差,接受能力较差,学习信心严重不足,提不起学习化学的兴趣,遇到困难就躲避。针对以上分层,根据下一阶段复习情况和考试成绩实行动态管理,正确引导学生冷静对待差异,明确定位,有信心进入更高层次。

2.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情况,备复习课教案时要有层次

教师在依据新课程标准、中考考试说明和教材的前提下,从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教学方式、课堂作业设计、课外作业设计等方面进行分层备复习课,都要与各个层次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相适应。

在设计学习目标时,可设立达纲、提高性和高水平三个不同层次的目标,使各层次学生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而且积极鼓励低层次的学生向高层次学习目标努力。在备课时设计学法、教法,重点考虑排除低层次学生的学习障碍,提出对高层次学生的高要求,设计分层练习。在备课时课堂练习设计、课外作业设计中,应注意让优生吃饱,脱颖而出,而学困生则能做到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在课堂练习设计上,教师要多角度、多层次地设计练习,但是要保证组与组间的梯度要小,台阶要密,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与点拨下都能上得去,并且要上得轻松,上得自如,做到有梯度无难度,以利于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在备课时注意选用最佳的教学思路和合理的“动、静”搭配,能够在课前考虑课堂教学的容量、密度和节奏,以及分配最佳的教学时间,确定知识、学生各自的分层点,使教学更有针对性,让整节课能“动、静”有机地融为一体。

3.教学过程分层是化学中考复习分层教学的重点,要求上课时教师授课、提问、当堂练习层次化

在上课时教师根据学生分层情况和复习课教案设计的各项指标,对教法、学法、学生辅导、当堂练习题等实施分层施教。分层施教是在化学复习教学过程中最关键、最难操作,而且也是最富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部分。所以应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确保在备课时设计的各项指标顺利实现,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异步达标。

(1)课堂上教师授课要着眼于B 层学生,实施中速推进,兼顾A、C 两头,努力为学困生当堂达标创造条件。对A 层次学生,让他们独立学习,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其解题的技能技巧;对B 层学生,重视“双基”教学,注重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的处理,着重在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对C 层学生,放低起点,要求低,坡度小,浅讲多练,查漏补缺,弄懂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课堂提问是对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所提的问题要有层次性。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能直接反馈教学目标落实得如何。根据问题的难易、繁简有的放矢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作答,避免问答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设计问题让他们作答,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

(3)分层课堂练习是分层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课堂教学效率要提高,教师就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运用练习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矫正。在课堂练习中教师也要创造条件,使低层次学生有参与课堂练习的机会。

4.课后作业层次化

分层布置作业是实施分层教学的有效途径。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使各层次学生得以提高和发展,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对A 层次的学生则可减少一些重复性作业,适当增加一些灵活性较大的题型,以综合性、提高性为主;对C 层学生,作业的量要少,难度较低,以模仿性、基础性为主;B 层学生介于两者之间。我们还鼓励B 层学生选做A 层学生的部分作业,C 层学生选做B 层学生的部分作业。另外通过每日一道中考真题或模拟题的形式,按题目的难易程度布置三道题,让各层次的学生有选择地做,使每位学生学有所得。

5.学习评价层次化

班级内学生的差异始终是存在的,为发挥分层互促的作用,在评价中也应进行分层。科学的教学评价将给教学以正确的方向,教师通过教学评价准确地了解教学效果,了解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可以及时调整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更恰当地进行因材施教;学生通过教学评价了解自己的素质特点和学习状况可促进学生自我反思,扬长避短,有效地进行复习。

6.达标检测层次化

主要是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实施分层考核办法。测验时试卷设计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卷,必做题属检测达标的基本要求,选做题则属较高要求,为加分题。这种设计方法可使C 层次学生有更多的成功机会,进而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也使A、B 两层次学生不易满足,激发其求知欲,给他们成功感。

四、成效与反思

1.在化学中考复习中应用分层教学后,教学效果显著,主要体现在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调动了各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知识与技能掌握上,都有显著进步,学习兴趣得到提高,积极主动学习的意识得到增强;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了提高,增强了积极备考的信心。

2.通过实行化学中考复习分层教学,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形成正确的学生观、教材观,让教师由知识型向研究性转变,教育、教学和教研能力明显提高,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3.分层教学进一步促进了师生的和谐关系。由于教师在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学法、评价、考试、作业等各方面进行层次化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进步,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能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达到了师生共赢的目的。

总之,在化学中考复习中,实施分层教学后,各层次学生的成绩得到了提高,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同时也改变了教师在上复习课时满堂灌的模式,更新了教育观念,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层次化课堂练习中考
“双减”背景下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效率策略研究
面向量化分块压缩感知的区域层次化预测编码
因式分解中考都考啥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思路
伴你走进“旋转”中考园
优化课堂练习,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垂直平分线,中考怎样考?
铁路传送网OTN设备互联互通开销层次化处理研究
浅谈小学低年级课堂练习的设计原则
舰船系统间电磁兼容性的层次化优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