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课改实施分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2015-08-15张艳红

新课程(中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数学课分层基础

张艳红

(陕西省蒲城县罕井中学)

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忽视学生的个体与差异,导致学生并不能在教学中获得应有的提升,忽视了学生个人能力与素质的提高。分层教学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对教学资源、教学目标进行优化,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基于此,本文在此对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实践与理论进行探讨,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

一、科学理性的分层

分层教学是指将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层,并以此为基础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在高中数学课改过程中,部分教师开展的分层教学并不科学,其集中体现在对学生的分层并不理性。部分教师仍旧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导致教师以学生的数学成绩为依据进行分层,这违背了分层教学的核心理念。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基础、能力、心态等多种因素,以此进行科学理性的分层。以《函数》的教学为例,教师在分层时结合学生的中考数学成绩、在课间的表现、学生的性格等多个方面进行分层。教师将基础较好、性格较外向的学生分为A层次,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小组交流。由于学生的基础相近,同时相对外向,使得学生能够通过有效的交流获得提升。同时,教师针对部分基础较好但性格相对内向的学生,引导其进行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

二、公平全面的评价

在高中数学分层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利用公平全面的评价,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同时又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评价。

例如,在学习《立体几何初步》的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学生拥有不同的表现,其学习的侧重点和提高点也并不相同。高层次的学生已经拥有较好的基础,其在学习中侧重于进一步提升,教师针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进行全面的评价。与此同时,较低层次的学生并没有足够的基础和能力,其学习的重点是基础知识。此时,教师应该一视同仁,要肯定这部分学生的付出,要对学生的收获进行认可。基于此,不同层次的学生才能获得教师的认可,才能树立学习信心,进而在日后的学习中更有动力。此外,教师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全面评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成长。

总的来说,分层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它有利于学生健康的成长与发展。这就要求众多教师在高中数学课改中不断创新与研讨,推动教学发展。

吴华胜.高中数学课改实施分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新课程:上旬,2013(02).

猜你喜欢

数学课分层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有趣的分层现象
初中数学课导入“八法”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数学课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培养问题意识,触摸数学课改的“核”
有趣的分层
“网红”数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