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失的国度

2015-08-12秦学武王芳李强华

延河 2015年4期
关键词:文化

秦学武+王芳+李强华

孤竹国是殷商时期北方的重要侯国,也是冀东地区历史上出现的最早国家。本文通过梳理孤竹国的存续时间、疆域范围、民族构成、人物谱系、文化遗存等内容,理清孤竹国的历史文化谱系,扼要阐述夷齐精神的文化内涵,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探讨孤竹文化的当代价值。

孤竹国作为殷商时期北方的重要侯国和冀东地区历史上出现的最早国家,历史典籍中尚未发现有编年史式的记载,有关孤竹国或伯夷叔齐等材料散见于《国语》《山海经》《水经注》《论语》《史记》《汉书》等经典文献和相关方志中。近年来,学界愈加重视孤竹文化的谱系和当代价值研究,通过文献材料的梳理、文物的研究和发掘、遗迹和民俗的考察,理清孤竹国的存续时间、疆域范围、民族构成、人物谱系和文化遗存,探讨以夷齐精神为代表的孤竹文化内涵,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地域文化的当代发展,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经济社会意义。

孤竹国的存续时间在历代典籍中没有明确、系统的记载,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学界推断出“孤竹国”的建立与灭亡的时间,基本得到认可。

《史记·伯夷列传》:“其传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唐司马贞索隐按:“其传盖韩诗外传及吕氏春秋也。其传云孤竹君,是殷汤三月丙寅日所封。”《括地志》云:“孤竹古城在卢龙县南十二里,殷时诸侯孤竹国也。”可见,孤竹国建立的时间与商朝建立的时间大体一致,约为公元前1600年。

《国语·齐语》:“遂南征伐楚,济汝,逾方城,望汶山,使贡丝于周而反。荆州诸侯莫敢不来服。遂北伐山戎,令支,斩孤竹而南归。海滨诸侯莫敢不来服。”

《史记·齐太公世家》:“二十三年,山戎伐燕,燕告急于齐,齐桓公救燕,遂伐山戎,至于孤竹而还。”“于是桓公称曰:“寡人南伐至召陵,望熊山;北伐山戎、离枝﹑孤竹;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马悬车登太行,至卑耳山而还。诸侯莫违寡人。寡人兵车之会三,乘车之会六,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昔三代受命,有何以异于此乎?吾欲封泰山,禅梁父。”[1](P1488)《史记·秦本纪》:“成公元年,梁伯﹑芮伯来朝。齐桓公伐山戎,次于孤竹。”《史记·秦始皇本纪》:“成公享国四年,居雍之宫。葬阳。齐伐山戎﹑孤竹。”《史记·封禅书》:“桓公曰:“寡人北伐山戎,过孤竹;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马悬车,上卑耳之山;南伐至召陵,登熊耳山以望江汉。兵车之会三,而乘车之会六,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诸侯莫违我。昔三代受命,亦何以异乎?”

《汉书·郊祀志》完全抄录了《史记·封禅书》的文字。同一篇目中的不同段落文字,在记叙这件事时已多有出入,尤其是孤竹部分,有“至孤竹”“次孤竹”“伐孤竹”“斩孤竹”等四种说法,说明彼时的孤竹既为地名也是国名。《韩非子·说林上》载:公元前663年,齐桓公应燕国之邀,引兵讨伐山戎并“斩孤竹”。孤竹亡国的时间应为公元前663年。

综上所述,孤竹立国的时间约为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663年,距今约3600年,存续时间约940年。

孤竹,亦作“觚竹”。司马贞《史记集解》:“尔雅曰:‘孤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也”。这里的“孤竹”为传说中的蛮荒之地。

《周礼·春官大司乐》:“凡乐,圜钟为宫,黄钟为角,大蔟为征,姑洗为羽,雷鼓、雷鼗,孤竹之管;云和之琴瑟,云门之舞。”《晋书·乐志》:“虽复《象舞》歌工,自胡归晋,至于孤竹之管,云和之瑟,空桑之琴,泗滨之磬,其能备者,百不一焉。”这里的“孤竹”是一种乐器。《晋书》之帝纪第一宣帝:“遂进师,经孤竹,越碣石,次于辽水。”司马贞集解曰:“地理志曰令支县有孤竹城,疑离枝即令支也,令离声相近。应劭曰:‘令音铃。铃离声亦相近。管子亦作‘离字。索隐离枝音零支,又音令祗,又如字。离枝,孤竹,皆古国名。”显然,这里的“孤竹”与今之昌黎、辽西地区毗邻,当为古孤竹国存在之证。《逸周书管笺》:“孤竹,……东北夷。”这里的“孤竹”是部族之名。甲骨卜辞有关竹氏的活动,有40多条纪录。在今河北卢龙、迁安一带和辽宁西部出土的商代青铜器,有的器身上铸有“孤竹”铭文,也证明了古孤竹国的流播范围。历代典籍中的“孤竹”含义众多,《汉语大辞典》[6]收录“孤竹”释义七种:①独生的竹。唐杨炯《盂兰盆赋》:“孤竹之管,云和之瑟,麒麟在郊,凤凰蔽日。”②古代的一种管乐器。因用孤竹制成,故名。晋葛洪《抱朴子·博喻》:“峄阳孤桐,不能无弦而激哀响;大夏孤竹,不能莫吹而吐清声。”③古代乐曲名。《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六年》“百官皆以为然,乃行之”元胡三省注:“空桑、孤竹之韵足以礼神,《云门》《大夏》之容无亏观德。”④商周时国名。在今河北省卢龙县。南朝(梁)任昉《百辟劝进今上笺》:“山戎孤竹,束马景从。”⑤唐李德裕《赠右卫将军李安制》:“往者,产禄擅朝,充躬交乱,每念王室,殆于阽危,不惮芳兰之焚,竟全孤竹之志。”⑥竹的一种。宋赞宁《笋谱·孤竹笋》:“襄阳薤山下有孤竹,三年方生一笋。及笋成竹,竹母已死矣。”⑦复姓。见《通志·氏族二》。氏族目录中以国为氏有233个,孤竹为其中之一。

这里与孤竹国历史有关的,主要为地名、族名、姓氏及夷齐气节。乐器、竹子等本不相关,但因播扬夷齐的气节,人们亦寻求它们之间的关联,发现乐器之竹与夷齐之节竟如此相同。此外,学界探寻“孤竹”的内涵,还有四种看法:一是“孤竹”亦作“觚竹”,“觚”为青铜酒器,“竹”简以记事,二者反映了古孤竹国的贵族生活和文化发展水平;二是据《急就篇》颜师古注:“觚者,学书之牍,或以记事,削木为之”,认为“觚”和“竹”同为书写用物;三是北方地不产竹,“孤竹”,即孤生之竹;四是“孤竹”是一根竹子,为坚挺的男性阳具,代表氏族图腾。笔者认为这些看法对探讨孤竹国历史文化并无太大价值,亦无因果关系,显失偏颇。

“孤竹”,《尔雅·释地》释为四荒之一,可知孤竹国曾经辖有北方的广阔地区。商汤向中原发展后,把发源地封给孤竹君,故其在商朝时期的地域是非常辽阔的。《汉书·地理志》载:“令支,有孤竹城。”盖即商之孤竹国,周之令支、孤竹二国地也。可知令支曾在商朝孤竹国的地域范围内。唐代《括地志·平州》:“孤竹古城在平州卢龙县南十二里,殷时诸侯孤竹国也。”可知孤竹古国的都城在今卢龙县境内。《通典·州郡八》:“平州(今属卢龙县),殷时孤竹国。春秋山戎、肥子二国地也。”《新唐书》之“列传第二十五”矩因奏言:“高丽本孤竹国,周以封箕子,汉分三郡。”表明后世的高丽亦属孤竹国。而《旧唐书·高丽传》高丽的地域范围为汉乐浪郡故地,距京师五千一百里,东西三千一百里,南北两千里,既包括今之辽西也涵盖辽东大部。辽代《辽史》言“兴中府”“营州”“平州”均谓“本商孤竹国”。清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北直八》永平府之记载:“又山海卫,在山海关城内,洪武十四年所建也。滦州府西南四十里。东至山海关百七十里,南至海百十里,西北至顺天府蓟州三百二十里,古孤竹国地。”明确指出:今河北东部及辽西地区均曾为古孤竹国的范围。吕调阳《<汉书·地理志>详释》:“喀左东北二十五里,有元利州城,盖所谓孤竹国也”。元代利州沿袭了辽金时期的利州名称,治所在今喀左县大城子镇。近些年,喀左一带先后出土多批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有的器物上铸有“竹侯”“孤竹”等铭文,古文字学家唐兰据此提出古孤竹国的边界已达今喀左。今朝阳地区出土的唐代和辽代墓志中也常提及孤竹的方位与名称。

综合《逸周书·王会篇》《汉书·地理志》《辽史·地理志》《括地志》《太平寰宇记》等史书,以及《永平府志》《卢龙县志》《滦州志》《锦州府志》等方志和考古材料,最强盛时期的孤竹国应覆盖今河北省的唐山市滦县、迁安及秦皇岛市,辽西的喀左、朝阳及辽东的大部地区,西至滦河下游一带,北达凌源、朝阳、老哈河等大凌河以北,东抵朝鲜,西南临渤海。卢龙、滦县、迁安三县(市)交接的滦河、青龙河三角洲地区是古孤竹国的核心区。

据《中华民族姓氏通谱》记载,炎帝为孤竹氏始祖。孤竹氏是炎帝的第一代衍生姓氏。孤竹与殷商的始祖契同属东北夷的一支,曾共同生活在玄水(今青龙河)、濡水(今滦河)一带,以游牧与农业间作的方式生存。夏初,契的孙子相土率部众南下,先后迁至今冀中、鲁西和豫北地区,至盘庚时才在殷(今河南安阳小屯)定居下来。孤竹部族并未随相土南迁,仍留居原地并不断壮大。可见,先有孤竹氏,后有孤竹国。

从夏商周时期的族群分布来看,孤竹国属殷商方国。考古工作者在古孤竹国地域内,出土了铸有“孤竹”铭文的铜罍,证明该地在商代属孤竹国。夷族是先秦时期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及环渤海湾而居的一个族群,据《后汉书·东夷传》记载:“(夏商之时)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竹书纪年》亦提及商代有以上诸夷。到周代,据《尚书》《诗经》《后汉书》等典籍记载,夷有徐夷、淮夷、嵎夷、莱夷、东夷等。又据《逸周书·王会篇》记载,孤竹是东夷族的诸多部落之一,此外,还有令支、屠何、俞人、周头、青丘等。

当山戎族强大并南下进入辽西之际,孤竹族遂受制于山戎,成为山戎的“与国”,甚至被胁迫参与了山戎的“伐燕”,故《史记·齐世家》有“(桓公)二十三年(即公元前664年),山戎伐燕,燕告急于齐,齐桓公救燕,遂伐山戎,至于孤竹而还。”关于这场战争,许多文献都有记载,如《国语·齐语》:“(桓公)遂北伐山戎,刜令支,斩孤竹而南归,海滨诸侯莫敢不来服。”《管子·小匡》:“北伐山戎,制泠支,斩孤竹,而九夷始听。”《说苑·权谋》:“齐桓公将伐山戎、孤竹,使人请助于鲁。鲁君进群臣而谋,皆曰:‘师行数千里,入蛮夷之地,必不反矣。”这场战争使得孤竹国君被斩杀,孤竹族众亦为齐桓公所俘。

周灭商后,孤竹之地,先是“以之封于箕子”,故《周易》有“箕子之明夷”的记载。不久,箕子又率其族人东迁入古朝鲜之地,孤竹族遂受燕国节制,成为燕国附庸。公元前663年齐桓公灭孤竹,古孤竹国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孤竹族民融入华夏民族。

综合来看,孤竹族是久居边地、拱卫殷商的北方部族。从其在商周时期的稳定性来看,当不属戎族,只是居于东北、历史久远且深受中原文化影响的少数民族。

孤竹始君至第八代君王墨胎初,距今久远,没有系统的文献记载,甚至君王姓名、年谱都无法厘清。甲骨文中有人名“竹”,属“孤竹族”的可能性大。

这里择要介绍代表人物伯夷、叔齐,以及姓氏渊源和发展。

(一)伯夷、叔齐

孤竹君传至第七代墨胎竹猷,号父丁。至第八代名墨胎初,字子朝(商代金文作“亚微”),年老将死,欲立季子叔齐。商纣王六十一年子朝死,叔齐让兄长伯夷,二子皆不肯立而逃到西周。国人立次子为君。时值周文王卒,武王欲伐纣,伯夷、叔齐以为不仁不孝,叩马而谏。及武王平殷纣,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饿死首阳山。其让国仁义之清风,被孔孟所称颂。《庄子·让王》:“昔周之兴,有士二人处于孤竹,曰伯夷、叔齐。”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1]2123最为详备: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有关夷齐的事迹,《论语》《孟子》《列子》《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文献也有若干记载,《论语》提及5处,《孟子》提及13处(多为评价),可以印证。对于伯夷、叔齐其人,前人评述众多。对兄弟二人不改操于得失,不倾志于可欲,大多赞美有加。历史上许多文人都以伯夷、叔齐为义士,作诗文以表崇敬之心的亦不少。

(二)相关姓氏的渊源和发展

《史记索隐》:“‘其传盖韩诗外传及吕氏春秋也。其传云孤竹君,是殷汤三月丙寅日所封。相传至夷齐之父,名初,字子朝。伯夷名允,字公信。叔齐名致,字公达。解者云夷、齐,谥也;伯,仲,又其长少之字。按:地理志孤竹城在辽西令支县。应劭云伯夷之国也。其君姓墨胎氏。”明朝《永平府志》:“永平府即古孤竹国,史称其君墨胎氏,盖商支庶所封。其子伯夷叔齐让国而逃,谏伐而饿,清风高洁昭著。”此为孤竹国姓氏的大致说法。

据《百家姓》,申姓出自姜氏,以国名为氏。据《姓氏考略》和《元和姓纂》《史记》等载,商末,原姜姓封国。在今河北卢龙一带的孤竹国君之子伯夷、叔齐,在周灭商后“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①(今山西省永济境),后人居住在大河一带。周宣王时,其族一部分被封于谢(今河南省南阳),建立申国,春秋初为楚国所灭,后人以国名为氏,是为申氏。留在大河一带未迁的夷齐后人渡过大河,移居陕西,称为西申,后称为申戎,又叫姜氏之戎。西周末年,曾联合犬戎攻周,后被秦所灭。其后人也以申为氏。关于姜姓,其实姜姓封国的祖先是尧时期的大臣伯夷,他的后裔是姜太公吕望,后被封在齐国。所以第一种说法出自姜氏还需进一步考证。

竺姓。有一种来源是出自竹姓,以国名为氏,后改为竺。夏、商、周三代有孤竹国,到了春秋时,其国君之子伯夷、叔齐之后以国名为姓,称竹氏。至汉代,有枞阳人竹晏,因避仇人而改为竺姓,其后沿用不改。可见,有关孤竹的姓氏都是围绕夷齐展开的,说明伯夷、叔齐作为孤竹国的代表人物,其行为赢得后人钦敬,亦被后人评价阐述,体现了多重文化意蕴。

孤竹国地处中原农耕文化和北方游牧文化的结合部,深受殷商中原文化的影响。夷齐精神是后世对夷齐“相与让国、叩马而谏、首阳采薇”等节行的总结和升华,以“崇礼、守廉、尚德、求仁、重义、反暴”为核心的夷齐精神,构成了孤竹文化的精神内涵。

1.夷齐让国——求仁、重义思想

“夷齐让国”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传世美谈,闪耀着“仁”的光华,因此,《伯夷列传》被列为《史记》“列传”的开篇之作。孔子门徒有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面对选择,伯夷坚守的是孝,叔齐坚守的是悌,二人共同坚守着仁与义;君位面前,他们以让相待,“见得思义”,以自身的实践体现了仁义的美德。做到了“孝悌”,就实行了仁之根本。故孔子的《论语》誉夷齐“求仁得仁”,并以此彰显对卫国蒯聩父子争夺君位的否定。孔子对夷齐的评价,使得他们的仁义赢得后世更多的肯定并被不断阐释,成为人们的精神楷模。

2.叩马而谏——崇礼、尚德思想

崇礼即尊崇礼仪,以礼相待。在夷齐看来,武王伐纣是公然背弃伦理和君臣之道的不义之举。他们得知此事,叩马而谏:“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史记·伯夷叔齐列传》)夷齐以自身的谦让彰显了仁义思想与君臣有义、长幼有序的伦理,充分体现了他们思想深处的礼、德规范。当然,这种阐释也打上了司马迁的时代烙印。

3.首阳采薇——守廉、反暴思想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采薇歌》)体现了夷齐对理想的执着坚守。他们向往神农虞夏的盛德之世,不愿意出仕与自己政治理想不合的周朝,采薇而食,饿死首阳。这是他们反暴思想的生动写照。

作为孤竹国的嗣侯,伯夷、叔齐本有着崇高的社会地位、衣食无忧,但面对国君之位,却采取谦让态度,体现了他们的廉洁精神。《论语·季氏篇》:“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12]嘉许夷齐之廉,而贬抑齐景公之富。

在夷齐故地、孤竹国核心地的河北省卢龙县,留存着很多孤竹文化遗址或遗迹,为今人研究孤竹、传扬孤竹精神提供了现实可能,是一笔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

首阳山、双子山:首阳山在今河北卢龙县石门镇炮石岭村北。峰峦高耸,下多溪谷。一作易山。《说文》以为首阳山也。汉李广守北平,俗传曾射虎于此。山之西麓,有射虎石。又南台山,在府南三里,一名印山,以山形方正也。洞山,在府西十五里。山产铁,有铁冶在焉。《地志集略》:肥水之西,洞山之北,地称险固。是也。或以为即古孤竹山。《水经注》:孤竹祠,在山上,城在山侧。今山阴,即古孤竹城。《志》云:孤竹山在城西北二十里,其相近有双子山,孤竹长君墓在焉,一名长君山。又西有马鞭山,孤竹少君墓在焉,一名少君山。府西北二十五里又有团子山,孤竹次君墓在焉,一名次君山。皆洞山之支麓矣。《迁安县志》:县东十八里有团山,圆秀如覆釜,一名釜山。即团子山也。又周王山,在府西南二十里滦河中,滦水夹流其下。

夷齐庙:又称清节庙、清节祠,祭祀夷齐的庙宇。据《永平府志》记载:清节庙在孤竹故城,旧址无考。夷齐庙的始建、重建、搬迁情况,清康熙永平知府彭士圣在《永平府志》之《重修清节祠碑记》中详载。夷齐庙门有对联:“兄让弟弟让兄父命天伦千古重,圣称贤贤称圣顽廉懦立百世师”。据说,此联出自孔子的弟子颜回之手。

东配殿到清朝改作“离宫”,每年清皇室护送“皇影”(即皇帝的灯影画像)去奉天(即沈阳)朝拜先祖必经于此,在离宫暂住,顺便观赏滦水、洞山景色。其庙门外左一碑题曰“忠臣孝子”,为明崇祯间陈泰来草书;右一碑题曰“到今称圣”,为明万历间江右李颐八分书。

夷齐井:在今河北卢龙县城东北隅。据《永平府志》载,夷齐井旁,原有一铭,不知何代人撰云:“夷齐居此,饮之而甘”。据铭文分析,当年伯夷、叔齐就居住在夷齐井附近。《永平府志》又载,明崇祯年初,永平府郡守陈所立在井旁勒铭,凡三十二字,其词云:“有洌者泉,在城之阴,凿井而甘,浚池而深,柳色花香,式畅予襟,夷齐饮此,当不易心。”夷齐井因夷齐之清而清。

夷齐读书处:位于河北卢龙县石门镇高各庄村北的六音山,由城子山、牛耳山、书院山三山组成。书院山由伯夷、叔齐在此读书而得名。书院山的西侧山壁刻有“夷齐读书处”五个摩崖大字,为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韩愈所书。

高丽洞:在青龙河畔、距卢龙县城北约十五公里处段家沟村的果山上,至今仍残留一深洞,当地人称之“高丽洞”,相传“箕子之朝”居住于此。1992年10月,在段家沟村附近的马哨村(原属卢龙,今属迁安)出土了饕餮纹商代铜簋,器底有铭文“箕”字,还有一件饰蝉纹雷纹的铜鼎,内壁有铭文“卜”字。“箕”“卜”铭文是商代青铜器的徽记。箕,是箕子的族徽,由此观之,此乃箕子之物。可推断,箕子东迁朝鲜,必经卢龙,且与孤竹关系密切,也印证了史家们称“箕子之朝”时带走大量孤竹遗民的真实性和可能性。

夷齐故里遗址:今卢龙县城内仍有一座夷齐故里碑座,相传夷齐曾在此居住。卢龙民间至今仍可见到关于伯夷、叔齐故事的宣传图画。

南宋四大画家之一李唐以伯夷、叔齐因亡国之耻,故“不食周粟,采薇而食”后饿死首阳山的故事创作了一幅千古名画《采薇图》。绢本,水墨淡色,纵27.2厘米,横90。5厘米。此画系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在故宫博物院。

(三)非物质文化遗存

以卢龙为核心的滦河—青龙河三角洲地区是孤竹古国的文化核心区,保存了诸多的文化遗存。目前,在卢龙县境内,经整理的非物质文化遗存主要有以下内容:

民间传说:伯夷、叔齐的历史传说,诸如兄弟让国、叩马而谏、义不食周粟、饿死首阳等,于2007年6月被批准为“河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类保护名录。

成语典故——老马识途:公元前664年,齐桓公应燕庄公之邀,率师北上救燕,征伐山戎。山戎首领答里呵命元帅黄花到齐军诈降,元帅黄花为骗取齐桓公信任,将令支首领密卢献上,谎称孤竹国君已弃国逃往沙漠。齐桓公信以为真,命黄花为前部先锋,率军追赶。黄花将齐军诱入迷谷后,自己则乘人不备逃之夭夭。此时,天色已晚,迷谷之地,寒气逼人,飞沙走石,道路难辨,齐军大乱,前后队伍也失去联系。齐桓公不禁大惊失色,忙向管仲求计:“似此绝境,如何得出?”管仲献计道:“臣闻老马识途,可使老马数头,观其所往而随之,宜可得路也。”齐桓公听从管仲之言,果然走出瀚海迷谷。

民间艺术:夷齐的故事千百年来已融入卢龙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艺术形式中。如大型历史歌舞剧《孤竹浩歌》,评剧《孤竹魂》,歌曲《漆水悠悠》《千秋仰令名》,夷齐《采薇歌》,管仲《上山歌》《下山歌》等,秧歌《伯夷下山》,舞狮《夷齐降狮》,剪纸《采薇》《伯夷驾祥云》等,以及赞颂与纪念伯夷、叔齐的民谣。

礼俗:孤竹国虽僻居“东夷”,但文化性质仍属华夏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礼”,实际上在商代就已具雏形。同时,孤竹为乐器,故和音乐相关。

商先祖契在舜的时候被任命为司徒。“百姓不亲,五品不训,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宽。”(《史记·卷三·殷本纪》)

伯夷、叔齐兄弟互让诸侯王之位,兄友弟恭,反对“以暴易暴”。国家灭亡后恪守臣节,“义不食周粟”直至贫饿而死。封建士大夫视这种美德为华夏传统文化的精髓。

目前,孤竹文化研究尚处初始阶段,要充分挖掘孤竹文化的内涵和精髓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系统梳理孤竹文化的民族谱系、历史谱系、地理谱系和人物谱系,解决这些孤竹文化研究的基本命题,打造孤竹文化研究精品。孤竹文化要成为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地域文化品牌,自身的内涵建设和理论建设不可或缺,也必须实现质的提升。理论研究的深化和突破,不仅将为孤竹文化的宣传、保护、开发提供不竭的后续能量,也会有效化解河北与辽宁的“孤竹故里之争”,卢龙、迁安、滦县三县市的“孤竹国都遗址之争”等制约孤竹文化推动区域发展的现实瓶颈问题。

目前孤竹文化及相关研究尚属小众。孤竹文化属于历史,更属于当代和未来,尤其在大文化背景下孤竹文化的影响力尚不突出的时候,要立足地域文化的历史纵深,挖掘与燕文化的沿承关系;立足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国际化,拓展孤竹文化的研究视野。季羡林曾这样评价夷齐:“中华素称礼仪之邦,其中以孝悌忠信礼仪廉耻为最著,几乎家喻而户晓矣。伯夷叔齐故事能体现孝悌忠信之整体。时至今日,虽时移世迁,而其中蕴含之根本精神仍能适用。”要深化理论研究,系统挖掘、阐释以夷齐精神为代表的孤竹文化内涵;弘扬孤竹文化的优秀传统,探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建设的结合路径;培养全民重德守廉、谦恭礼让、崇尚正义的气节,使当今社会愿意接受并践行优秀的民族遗风,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实现中华伟大复兴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丁小龙

猜你喜欢

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文化镜头
文化生活更丰富了
传统文化
传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
文化摄影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