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室急性胸痛患者的护理

2015-08-01谢靖

当代医学 2015年21期
关键词:胸痛急性满意度

谢靖

急诊室急性胸痛患者的护理

谢靖

目的 对急诊室胸痛患者的特殊护理体会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选取100例急性胸痛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根据不同病因引发的胸痛和病情差异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等特殊护理措施,治疗结束后进行护理体会总结。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8%,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74%,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及护理需要实施有效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减少并发症的产生,通过护理干预患者的依从性得到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护理方法;胸痛;急诊护理;护理体会

随着现代社会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自我权益维护意识逐步提升,在医疗服务中如何给患者带来更优质的护理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在急症救治中,胸痛相关疾病为常见疾病之一,其中急性胸痛占多数[1]。多数患者会出现相似的临床症状,如血压升高、呼吸困难、呼吸疼痛等。胸痛的部位、症状、诱发原因及发病程度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病的特殊性,有部分患者因救治不及时而导致猝死等严重情况发生。临床也存在部分患者出现急性胸痛后感觉剧烈疼痛,在症状缓解后进行检查发现无明显疾病存在。有研究表明,在急性胸痛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需多方面护理,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及个体差异进行综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适症状[2]。本研究100例急诊收治胸痛患者中,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及护理对策,对解决患者不适症状、提高护理工作质量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室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胸痛患者100例,根据不同病因引发的胸痛和病情差异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n=50)。观察组患者年龄18~58岁,平均(32.50±6.23)岁,其中男26例,女24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0~60岁,平均(40.42±6.20)岁,其中男20例,女30例。2组胸痛患者均存在间歇性胸痛症状,急性心梗15例、心肌功能异常25例、气胸15例、支气管炎25例、胸腔积液15例、其他5例。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情况下进行不同护理方法,本次研究上报院方批准后施行。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差异及发病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患者整洁干净治疗环境,减少外界因素刺激。询问了解病患基本情况取得配合、过敏史及特殊情况。根据患者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合理实施护理工作,对于间歇性胸痛症状,急性心梗、心肌功能异常、气胸、支气管炎、胸腔积液等疾病患者在医嘱下对症治疗同时给与适当的心理暗示,减少患者的不安情绪[3]。护理人员也需从患者的饮食起居进行护理工作,饮食合理搭配,禁饮酒吸烟,以免加重病情发展。让患者能保证充足的睡眠,引导患者调整好生理钟。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高危险患者评估,对于初步诊断的高危患者进行24h跟踪治疗[4]。对于血压过低或过高患者及时开通静脉通路,便于实施急救工作。在护理的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表情及脸色变化,以便于观察病情的发展情况。同时准备好电监护、供氧设备以及急救药品,观察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若出现特殊情况法应立即向医师报告,可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采用适度的心理干预,为患者讲解急性胸痛发生原因、注意事项等,加强患者对病情的评估能力,从而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情绪,多鼓励患者表达出自己感知认识,告知患者良好的情绪能有助于疾病治疗,减轻其不良情绪。从医学角度为患者宣教不良情绪对疾病治疗效果所带来的影响,让患者了解到不良情绪的危害性从而进行改变。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工作中,主动、热情、积极地与患者进行沟通,护理人员在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亲切温和的态度,应用安抚语句进行安抚,也可加入肢体关怀让患者感受护理工作人员的关心,从而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5]。

1.3 疗效评价标准 患者在药物治疗下配合护理,进行一次综合护理治疗调查。根据药物疗效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满意: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生活正常无影响;一般:治疗后,患者症状轻微缓解,生活无受影响;不满意:治疗后,患者症状无改善或加重,生活受到影响。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组研究的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8%,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74%,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近年来,心血管及肺部疾病逐年增加,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6]。其中急性胸痛为临床急诊常见疾病之一,该病临床多见于青壮年,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因各种心血管或呼吸系统疾病,大多数患者在疾病急性发病后期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胸部不适。这种症状会造成患者不同程度的情绪焦虑、紧张、抑郁,这对患者的治疗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故需要尽早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改善不良情绪带来的不良后果[7]。

护理干预是通过解除患者不良情绪方法,针对患者对疾病的恐惧与认识不足从而改善患者不良情绪进行干预治疗,根据不同程度不良情绪情况选择适当的干预方法,通过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护理干预法加倍治疗护理疗效。本研究对心急诊胸痛患者使用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的总满意度为9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P<0.05),也证实了上述的观点,与相关研究结论基本吻合[8]。

综上所述,针对胸痛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护理方法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心理状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为临床首选方案。

[1] 张健,胡大一,孙金勇,等.急性胸痛患者的病因调查及胸痛中心对胸痛患者诊疗时间的影响[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0,26(8):618-620.

[2] 吴郑兵.126例急性胸痛患者的诊治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0):68-69.

[3] 莫为春,孙宏,刘国平,等.和肽素在急性胸痛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临床医学,2013,20(4):474-476.

[4] 张健,胡大一,王显,等.在急诊科设立胸痛中心对胸痛患者诊疗时间的影响[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09,8(5):439-441.

[5] 马倩,董旭南.莱文征结合TIMI危险评分对急性胸痛患者的筛选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4,37(3):320-324.

[6] 张国强.急性胸痛的急诊临床思维与处理中国心血管杂志[J]. 2009,14(6):434.

[7] 阳文彬,邓丽娟.急性高危胸痛患者的分诊与急救策略[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2):1501-1502.

[8] 张晓峰,张懿.急诊内科急性胸痛患者217例诊治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2,20(10):70-71.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1.070

江苏 210011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谢靖)

猜你喜欢

胸痛急性满意度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有些胸痛会猝死
炫速双源CT在自由心率胸痛三联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抑郁症患者与不明原因胸痛的关联性探讨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论治30例
医院满意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