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期与序贯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对比研究

2015-07-31李丽华

当代医学 2015年17期
关键词:放化疗生存率肺癌

李丽华

同期与序贯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对比研究

李丽华

目的 分析采用同期放化疗和序贯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40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20)。观察组患者采取同期放化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序贯放化疗法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存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颅内和颅外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采取同期放化疗法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同期放化疗;序贯放化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

肺癌是目前人类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到75%~80%。肺癌早期患者大多没有症状,而在发现时已经到了中晚期,并且合并远处转移,因此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时机。在所有转移中,脑转移是最为常见的,占30%~50%[1-2]。目前,相关研究发现,单纯采取放疗和化疗的治疗效果较差,而同期放化疗和序贯放化疗的报道并不多见[3]。本研究选择收治的40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对比分析采用同期放化疗和序贯放化疗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宜春市人民医院2006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40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20)。观察组男12例,女8例,年龄62~83岁,平均年龄(70.3±5.7)岁;伴皮肤转移1例,伴腋下淋巴结转移2例,伴纵隔转移3例。对照组男13例,女7例,年龄60~84岁,平均年龄(71.4±5.4)岁;伴皮肤转移1例,伴腋下淋巴结转移3例,伴纵隔转移4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癌细胞转移情况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初诊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未给予任何治疗。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放化疗前有明显高颅压者先进行降颅压,给予甘露醇、糖皮质激素和利尿药脱水治疗,从而预防高颅压。对照组患者先采取3周的诱导化疗,之后进行胸部放射治疗,5次/周,2 Gy/次,总量60 Gy/次,治疗6周。放射治疗结束后进行化疗,1个周期。观察组患者在第1个周期化疗的同时开始与对照组放射治疗方法相同。均采用6 MVX线照射,照射范围有包括原发灶、同侧肺门和纵隔。病灶位于上叶时照射下野在隆凸下5 cm,病灶位于下叶时下界达膈面,前后对穿野照射,40 Gy后避开脊髓两斜野照射,如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则加照锁骨上区。对于颅脑的放疗根据肿瘤转移部位和大小、数目选用全颅放疗,放射剂量50 Gy/(5次/周)。2组化疗均采用顺铂(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 37021362)进行静脉滴注30 mg/m2,在第2~4天改静脉注射1000 mg/m2。

1.3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WHO实体瘤的近期疗效判定标准进行判定:(1)完全缓解:患者的肿瘤完全消失,各项体征恢复正常;(2)部分缓解:患者的肿瘤缩小一半以上;(3)无变化:肿瘤缩小为一半以下或者扩大在1/4以内;(4)恶化:肿瘤产生新的病变,增大为1/4以上。有效=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无效=无变化+恶化[4-5]。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组研究的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颅内治疗有效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在颅外治疗有效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情况比较(n=20)

2.2 2组患者生存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55%(11/20),对照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50%(10/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2年生存率为30%(6/20),对照组患者2年生存率为15%(3/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2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10%(2/2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0%(6/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对于晚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来说已无手术治疗可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进行化疗,然而在进行化疗的过程中,人体的造血及免疫系统都会遭受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5]。尽管在化疗治疗后具有静脉炎、胃肠道、脱发以及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给患者也带来巨大的痛苦,但是化疗仍然是目前较为合适的治疗手段。脑转移是肺癌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脑转移瘤主要是血行播散,其生长速度比较快,患者如果不进行治疗,生存时间仅为3个月左右。因为患者不能够进行手术治疗,采取全脑照射、立体定向放疗联合全身化疗来控制肺部原发病灶和转移病灶[6]。

常用的化疗方法有3种,分别为同期化疗治疗、交替化疗治疗和序贯化疗治疗。本研究采用同期化疗治疗的观察组2年生存率为30%(6/20),对照组患者2年生存率为15%(3/20),2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采取同期化疗治疗的耐受性更佳,其主要原因是观察组患者的肺原发灶和转移灶都同时得到控制,但是患者的一般情况有时间得到改善,所以对治疗的耐受性得到显著提高[7]。

综上所述,对于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采取同期放化疗法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1] 杨国旺,王皓,韩磊,等.中医辨证论治方案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91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4,55(3):209-213.

[2] 邵青,杨卫兵.治疗获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4,37(1):106-110.

[3] 李朋朋,王丽萍.甘露聚糖肽联合静脉化疗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2014,41(6):117-118.

[4] 何兴端,朱金峰,冯应勤,等.CYP 2C 19基因多态性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的疗效影响[J].中国实用医刊,2014,41(1):8-10.

[5] 陈欢欢,周建娅.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与负性情绪的关系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7):8-11.

[6] 尹梅,赖寒,罗朝朗,等.吉西他滨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J].肿瘤药学,2014,5(3):197-200.

[7] 张永红,王玉强,郭全合.中药组方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观察[J].肿瘤研究与临床,2014,26(5):345-347.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7.041

江西 336000 宜春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李丽华)

猜你喜欢

放化疗生存率肺癌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等等再看”能否成为主流?
PFTK1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高危宫颈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