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牙列缺损和过小牙正畸修复联合治疗的疗效探讨

2015-07-31邓鸿

当代医学 2015年17期
关键词:牙列种植体病症

邓鸿

牙列缺损和过小牙正畸修复联合治疗的疗效探讨

邓鸿

目的 探讨正畸修复联合方式在牙列缺损及过小牙病症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牙列缺损及过小牙病症患者56例,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n=28)。实验组患者采用正畸修复联合型的治疗方式,对照组患者采用分开型的治疗方式。结果 实验组的整体治疗效果(92.86%)明显比对照组(67.86%)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正畸修复联合方式进行牙列缺损及过小牙病症的治疗,能够在获取极佳治疗效果的同时提升其整体美观度,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牙列缺损;过小牙;正畸修复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升,牙科口腔疾病的发生率也随之不断增高,其中牙列缺损及过小牙疾病较为常见[1]。对同时存在这两种疾病的患者来说,不仅需要进行缺损牙列的修补,也要对畸形牙进行修补,这样才能保证外观和功能与临牙之间的相似度。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对牙齿美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牙列缺损及过小牙病症如何应用现代口腔科医疗技术进行综合治疗,已经成为现代口腔医学重点需要进行研究的课题[2]。为探讨在牙列缺损及过小牙病症的治疗中正畸修复联合方式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选取收治的56例牙列缺损及过小牙病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湘潭市口腔医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56例牙列缺损及过小牙病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56例患者依照随机的方式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n=28)。对照组患者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16~26岁,平均年龄(18.1±1.9)岁。其中属于缺牙区低咬合的患者有7例;牙齿出现松动、易位问题的患者有8例;牙列不齐的患者有11例;对自身牙齿美观要求偏高的患者有2例。在28例患者中,安氏I、Ⅱ、Ⅲ类的例数分别为13、8、7例。实验组患者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16~19岁,平均年龄(18.6±2.2)岁。其中属于缺牙区低咬合的患者有10例;牙齿出现松动或易位状况的患者有9例;牙列不齐的患者有7例;对自身牙齿美观要求偏高的患者有2例。对28例患者进行安氏分类,属于I、Ⅱ、Ⅲ类的例数分别为10、10、8例。以上病例均无需拔牙治疗。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前均检查缺损牙软组织、牙周、牙槽情况,过小牙有无短缩或伸长,牙齿磨合关系,中线,摄全口曲面断层片和头颅侧位片。制作义齿模型,联合各科会诊等准备工作。

1.2.1 对照组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正式治疗前运用X线设备进行基本检查,对患者牙合的具体关系充分掌握,制定了科学具体的治疗方案。同时还需对患者牙部组织的基本情况及过小牙的长短状况进行观察,对其实行相应的外形修复操作。首先,对患者采用传统型的治疗方法,进行义齿的植入工作使得牙列的缺损病症得到治疗,之后运用直丝弓进行过小牙的矫正。

1.2.2 实验组治疗方法 实验组行正畸修复。先予以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治疗缺损牙,集中调整间隙,扶正临牙,纠正各种不利于种植的咬合关系,为种植创造条件。经过2个月的排齐,转入修复科进行对畸形牙临时冠的暂修复。利用树脂恢复其正常形态,未成年者用光固化贴面即可。然后再临时冠上粘托槽,经过整列,排齐,调整牙中线,关闭间隙,精细调整后佩带保持器。半年后去除保持器,种植体植入,时机一成熟即可种植。先予以局部麻醉后,在牙槽脊粘骨膜出作一切口,加之远近中垂直切口,暴露粘骨膜后剥离,在模板的引导下,逐个植入种植体,若需要植入骨组织则需事前配好人工牙组织,同法植入后关闭粘骨膜,缝合切口。抗生素应用3 d左右,10 d拆线。2周后依据患者的要求予以整复,配戴永久的烤瓷。

1.3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根据患者口腔内的种植体未发生任何松动变化,在经相关检查后,其周边部位也没有透射区域,持续性症状未发生;有效:患者口腔内的种植体固定状态较为良好,检查结果表明,其周边未出现透射区,持续性症状基本不存在;无效:患者的治疗状况不符合相关的有效标准,且在接受治疗的1年后开始出现不适[3]。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组研究的数据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的整体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实验组经过义齿植入和正畸治疗后,咬合关系正常,外形整齐,修复体自然舒适,咬合功能良好,牙龈线完整。

表1 2组患者疗效对比(n)

3 讨论

牙齿对于人们日常的生活而言是极为重要的器官,主要用于对食物的咀嚼及发音,同时对于人体面部美观也会产生极大的影响。牙齿的具体位置为牙槽骨之上,相互之间相邻生长,整体的排列形状为弓形,人们将其称为牙列[4-6]。当人们的口腔中出现龋齿、牙周伤等疾病时,其牙列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缺失状况。而过小牙疾病的出现主要是由于遗传因素导致的胚叶发育不全,使得患者的牙齿较常人要小许多,且与相邻牙齿间存在着较大缝隙。牙列缺损及过小牙等疾病时,患者牙齿的咀嚼性功能将会受到影响,并引发各种牙科疾病,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7-9]。

采用正畸修复联合的治疗方式,对畸形牙实行暂时性的修复有利于今后对间隙做出少量调整[10]。在经过一定阶段的暂时修复后,成年人士可以依照自身的经济状况对牙齿的固定类型进行自主选取。而对于未成年人而言,暂时修复的方式能够进一步加深其稳固性,就算是随着患者的年龄逐步增长,牙齿间的缝隙也不会增大。另外应着重注意的是,暂时性种植体的选取考虑到有部分患者配戴种植体的时间段可能较长,做工粗糙的植入体将会给患者的恢复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应确保其精细性,并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进行科学选取[11]。

采用正畸联合修复方式的具体优点为:(1)在正式开始修复前进行科学的正畸治疗能够使得种植体具有一定的咬合功能,不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2)能够将种植的适应症范围进一步扩大化,并将整个种植活动的有效率进一步提升。(3)进行正畸修复能够为之后的义齿种植操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帮助。患有缺损病症的患者因为尚未进行相关科学的整形修复治疗,因此其口腔中的牙列生长会逐渐走向畸形。运用正畸的治疗方式则可将患者的牙弓进行科学化的集中或分散型修复,空出充足的空间来完成义齿的植入操作,能够在进一步增强牙周组织安全稳定性的同时提升种植操作的有效率[12]。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发展,人们对于牙齿的关注度及审美标准也在逐步加强,在确保功能性的同时还需具有较高的美观性。本次研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86%、67.86%,可以看出正畸修复的治疗方式具有极高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采用正畸修复联合方式进行牙列缺损及过小牙病症的治疗,能够在获取极佳治疗效果的同时,提升其整体美观度,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1] 邓丽蓉.牙列缺损和过小牙正畸修复联合治疗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3(1):110.

[2] 杨欲晓,王涛.牙列缺损伴错畸形的正畸修复联合治疗[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0(13):554-555.

[3] 刘露黎.牙列缺损和过小牙正畸修复联合治疗分析[J].中外医疗,2012(10):39-40.

[4] 马鸿,马巧萍.牙列缺损和过小牙正畸修复联合治疗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4(4):52-53.

[5] 王彪,陈新中.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246例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22):439-440.

[6] 王庆恩.前牙龈下根折正畸修复术32例临床探讨[J].当代医学,2013(3):70-71.

[7] 汪妍,冯莉,马松波,等.修复正畸联合治疗牙列缺损和过小牙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6):45,47.

[8] 彭佳美,陶江丰,许建军,等.种植义齿联合正畸治疗修复颌龈距离过小牙列缺损[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3,23(6):449-451.

[9] 马克明.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的疗效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3):100-101.

[10] 郑娟,吴洋,李清,等.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5(8):37-38.

[11] 赵坤祥.牙缺损伴牙颌畸形的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2013,26(1):113-114.

[12] 朱韵莹.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牙列缺损伴牙列不齐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5,21(7):88-89.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7.037

湖南 411100 湘潭市口腔医院(邓鸿)

猜你喜欢

牙列种植体病症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青春期病症
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应用
种植修复与固定义齿修复对牙列缺损的治疗效果对比观察
微种植体与J钩内收上前牙后的切牙位置变化比较
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缺失区的应用分析
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142例临床体会
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IL-2、IFN-γ、IL-4、IL-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