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吻合器食管横断再吻合术与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疗效比较

2015-07-31李伟邦李胜

当代医学 2015年17期
关键词:贲门门脉吻合器

李伟邦 李胜

吻合器食管横断再吻合术与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疗效比较

李伟邦 李胜

目的 分析门脉高压症行吻合器食管横断再吻合术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门脉高压症患者46例,依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n=34)和对照组(n=12)。治疗组采用吻合器食管横断再吻合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术后门静脉压降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围手术期肝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33.4%)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吻合器食管横断再吻合术治疗门脉高压症效果非常好,是外科治疗门脉高压症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门脉高压症;吻合器;食管横断再吻合;肝功能;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门脉高压症是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引起的疾病,在传统的治疗中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还会容易发生消化道再出血[1-3]。本研究在治疗门脉高压症中采用吻合器食管横断再吻合术,取得了非常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4年6月陆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门脉高压症患者46例,依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n=34)和对照组(n=12)。治疗组男23例,女11例,年龄(47.26±11.26)岁;对照组男8例,女4例,年龄(47.61±10.91)岁。患者均出现过上消化道出血、伴随肝硬化临床症状,消化道出血2 h~17年。其中合并休克30例,有糖尿病史8例,有高血压病史15例,有手术史3例。有少量腹水24例,乙肝肝炎后肝硬化32例,门静脉海绵样改变37例。B超检查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经内镜检查证实为食管静脉曲张。排除年龄<30岁患者、>70岁患者、严重肝脑病患者、β受体阻滞剂禁忌证患者及不合适做肝穿刺患者。患者肝功能指标依照Child-Push分级标准,12例为A级,27例为B级,7例为C级;手术前合并有腹水39例,存在不同程度脾功能亢进36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手术前所有患者完善血液分析、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检查。治疗组患者在全麻下进入腹腔,依次探查肝、脾、胰和周围组织的关系,明确贲门、胃底周围静脉曲张的情况。行脾切除,处理胃大弯侧和小弯侧血管,切断食管左侧周围血管。切断冠状静脉、胃左动脉进入胃前臂的分支,直至食管右缘,再结扎切断胃后壁的血管分支,最后切断通向食管腹段的血管,将食管腹段右侧完全游离。距膈面约3 cm处用荷包钳作食管荷包缝线,提起未结扎。于胃体部前壁作一小切口,送入26#管型吻合器,蘑菇头越过食管荷包缝线,收紧荷包缝线并扎紧,击发吻合器开关,完成食管横断再吻合,吻合口周围加强缝合3~4针固定于膈脚上,最后闭合胃壁切口。对照组患者采取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先切除肿大的脾脏,完全离断胃小弯冠状静脉,再仔细分离、结扎、离断食管和贲门周围血管,尽可能保留胃和食管外的门体交通支,采用细丝线缝合浆膜。

1.3 观察指标 分析患者治疗效果,测压方法采用入腹后、手术后经肝门静脉穿刺测压。患者腹水消失、肝功能指标好转为治愈,患者腹水明显减少,肝功能指标好转为有效,患者腹水消退无明显变化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患者门静脉压、白蛋白以及总胆红素水平等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门静脉压变化 治疗组患者手术前门静脉压为(425.54±112.45)mmH2O,手术后患者门静脉压为(292.14±46.25)mmH2O,对照组患者手术前门静脉压为(424.26±113.17)mmH2O,手术后患者门静脉压为(321.42±37.16)mmH2O,治疗组患者术后患者的门静脉压降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围手术期肝功能变化 治疗组患者的围手术期肝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围手术期肝功能变化(x±s)

2.3 随访结果 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术后6个月~3年,平均为(2.1±1.8)年,术后6个月~1年例行胃镜检查,静脉曲张完全消失26例,8例患者存在轻度食管静脉曲张。

治疗组腹水治疗中19治疗组例患者治愈,12例患者有效,3例患者无效,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5例患者治愈,5例患者有效,2例患者无效,腹水治疗总有效率为83.3%,未出现死亡病例。

术后患者并发症情况主要包括切口感染、头晕、嗜睡等,经过药物治疗得到好转,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7%,对照组发生率为33.4%,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门脉高压症是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引起的疾病,在治疗中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手术治疗或药物治疗[4]。在门脉高压症的手术治疗中方法有很多,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传统的手术方法,这种方法比较有效,操作简单,但是只能离断胃底贲门周围血管分支,食管后支、食管内壁曲张血管往往不能离断[5-6],可能导致患者断流不彻底、术后血管再生循环,门脉压再度升高,容易出现上消化道再出血。吻合器食管横断再吻合术能够完全切断食道壁的血管及数支食道支,有效控制EVB[7],纠正血流集中的区域,彻底阻断出血好发部位血流,减少患者的再出血率[8]。

综上所述,在采用食管横断再吻合术治疗门脉高压症中,需要注意手术治疗的规范化,避免吻合器口径过小导致食管狭窄,食管吻合需要安全可靠,食管面血管剥离要适度,避免缺血坏死致瘘,适当与膈脚缝合几针以减少吻合口的张力,横断食管时需要在直视下操作,术前纠正患者肝功能损害情况,争取选择适合采用手术治疗的患者。

[1] 李青.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食管下段横断吻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J].山东医药,2011,51(34):46-47.

[2] 叶显道.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围手术期处理体会[J].肝胆外科杂志,2014,22(3):194-196.

[3] 麻晓,杨海堂,王玉国,等.吻合器食管下端离断再吻合联合门奇静脉断流治疗门静脉高压症[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0,24(7):710-711.

[4] 王永军.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62例临床治疗体会[J].中外医疗,2010,29(10):90-91.

[5] 樊玢玫,刘金玉,杨哲粉,等.门脉高血压胃病36例临床诊断分析[J].当代医学,2009,15(22):6-7

[6] 陈紫千.断流术加食管下段横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J].临床外科杂志,2010,18(10):680-681.

[7] 张文华,刘占祥,郝铭,等.改良Sugiura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18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0,14(4):257-259.

[8] 邵华,苗永昌,夏春咸,等.选择性改良Sugiura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出血24例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7):61-62.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7.013

广西 537700 广西玉林陆川县人民医院外科(李伟邦 李胜)

猜你喜欢

贲门门脉吻合器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优势与劣势再认识
探索吻合器行业标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腹腔镜下贲门肌层切开术及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临床分析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食管、贲门类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分析
门脉高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时间的分析及临床护理
基于磁吻合技术的消化道吻合器的研制
术后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Ⅲ期贲门腺癌预后的研究
门脉高压性胆病临床诊疗进展
基于ROC方法对门脉高压脾切后PVT早期预测的诊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