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探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5-07-20洪九发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4年18期
关键词:提问能力有效途径初中数学

洪九发

【内容摘要】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之下,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意识与能力,只有在教学过程中真正的让学生发现问题,这样才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而如何能够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就需要教师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初中数学 提问能力 有效途径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教师在教参、指导书等找出一些参考问题,让学生根据这些问题在书本中找到答案。这种“学答”式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牵着学生走,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非常容易限制学生的独立思考空间与思考问题的方向,从而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不到发挥,也影响着学生的提问积极性。但是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也要求初中数学教师不断地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充分地开发与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善于思考,在学习中能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

一、创设情境,培养发问

由于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自然科学,里面既有枯燥无味的概念,千变万化的公式与定理,也有烦琐复杂的运算,还有一些让学生摸不着头脑的题目,这些都足以使学生对数学感到望而却步,即便是对于一些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来说,也常常会感到困难,就更不用提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了。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适当地给学生创造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情境,让学生融入课堂教学之中,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禁不住地发问。数学教师创造的课堂情境既可以是数学现象,也可以是现实事例,还可以是知识典例与数学游戏等。

例如,在学习数学归纳法或者找规律的内容时,可以给学生出一些找规律的题目,1,4,9,16,( ), …,( ),或者1,3,7,15,( ), …,( )。通过这些找规律的题目,就能够引发学生的深思,让学生跃跃欲试,提升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这些数字中间到底有什么规律?我们在今后的解题中,如何才能够更快地发现这些规律?这时,学生就会在情趣的引导之下,融入到教学情境之中,大胆地向教师提问,甚至还会让教师列举更多找规律的题目,以便开发学生的思维,这样就能够使学生愿意积极主动地学习,不仅不会让学生产生对数学厌烦的情绪,还会使学生记得更牢,提升课堂效率。

二、改变策略,培养喜问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当中,一般都是教师要求学生干什么,学生就干什么,这样就会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受到限制,甚至有些教师对于学生合理的提问采取不理睬或者批评的态度,这无疑会降低学生对学习的自主性,产生一种提问题就会受到批评的心理,从而在未来的学习之中便更不愿意提问。不能因为有些学生所提的问题过于简单而批评该学生,因为对于一些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较简单,但是对于数学基础本来就差的学生而言,即使是简单的问题,可能也需要一些时间来消化,而这些学生愿意主动提出问题,教师就需要表扬和鼓励,找出学生的问题所在,在回答这些问题时,教师可以让理解的学生来回答,这样通过学生的描述,能够使学生更加明确问题。所以,为了能够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教师就需要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适当地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尽可能多使用一些教学方式,估计学生对不懂的内容提问,给学生树立提问的信心。例如,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播放与数学相关的视频或动画;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师生互换角色,让学生代替教师来讲课等;还可以让学生走出课本,深入社会,制作一些社会调查。比如,就学习增长率的问题来说,就可以鼓励学生去银行进行调查,让学生把不同银行的存款与贷款利率作出比较与分析,从而不断地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

三、传授方法,培养善问

从目前学生提问的情况来看,提不出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不了解提问的方法与途径,所以,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教会学生提问的方法,给学生以引导和启发,培养学生提出更多优质的问题。

首先,从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着手。由于数学这门学科的性质决定着自然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蕴含着数学知识,与数学知识密不可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多进行有意识的引导,让学生多观察生活、了解生活并认识生活。例如,需要在楼梯上铺地毯,如何能够最快地计算出所需地毯的长度?为什么地板砖一般都是长方形或者正方形的,能不能做成正五边形或者正六边形?为什么油桶、热水瓶之类的容器一般都做成圆柱形?通过这些与生活相关的问题就能够让学生深刻地感觉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从而使学生养成在生活中多留意、多观察、多提问的良好习惯。

其次,从知识产生的过程入手。由于数学概念与定理都有着不同的条件与特点,这就导致它们的形成过程都不相同,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引导学生了解概念与定理形成的条件与过程,这样既便于学生深刻地理解数学概念与定理,也能够帮助学生提出更加具有思考性的问题。

再次,从解题过程入手。因为数学学习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解题过程,但是如果学生只是单纯的做题,并没有积极的思考与提问,就很难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也不便于学生真正地理解问题。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生解题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在审题的过程中需要找出关键的词句,找出在解题中还需要哪些条件,需要用到哪些方面的知识,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更快的理清解题思路,养成自主提问的习惯。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并不是一蹴即成的事情,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提问情境,不断地改变教学策略,教会学生提问的方法,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形成提问的习惯,培养提问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英丽. 浅谈优化初中数学教学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J]. 祖国(教育版),2014(1):178-178.

[2] 吴开国.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探究[J]. 考试周刊,2010(46):72-72.

(作者单位:江西省瑞金市第四中学)

猜你喜欢

提问能力有效途径初中数学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有效提问能力培养的探究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地域手绘在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初探
在数学建模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与时俱进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探究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