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汉语“△然”同形词的比较与翻译

2015-06-23魏丽春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7期
关键词:用例副词日语

魏丽春

(厦门理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4)

日汉语“△然”同形词的比较与翻译

魏丽春

(厦门理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4)

日汉语中有为数不少的“△然”同形词,其中语义相符的占大多数,但是即使语义相符仍然存在词性、语体、色彩不同导致用法不一致的情形,此外还有少量语义交叉、语义冲突和语义空缺的词语。日语“△然”二字词的语数多,使用频率也远高于汉语。在日汉语“△然”同形词的语义理解和翻译实践时不能望文生义,要正确辨析其语义用法的差异,根据文脉关系综合分析,从跨文化角度去处理那些“貌似神离”“虚假对应”的词汇语义。

“△然”二字词;语义;比较;翻译

在国际政治、领土争端问题上日本政府常说要采取「毅然とした態度」,中国的报纸将其译成“毅然的态度”。虽然汉日语中都有“毅然”这个词,但是汉语的“毅然”一般作为副词修饰动词,表示“坚决地/毫不犹豫地”意思,比如“毅然决然”、“毅然献身祖国的科学事业”,而日语的「毅然」以「毅然とした」的形式作为定语修饰名词,以「毅然として」的连用形修饰动词。把日语的「毅然とした態度」译成 “毅然的态度”显然不太符合我们汉语的表达习惯,应该改成“坚决的态度”才比较合适。除了「毅然」,日语中还有「全然」「漠然」「判然」等等使用频率较高的“△然”二字词,而汉语中也有这样的同形词,但是存在同形却意义不同或者用法不一致的情形。我们在理解日语“△然”二字词的意义时往往受到母语的影响而望文生义,同时日汉语“△然”二字词互译时因为图方便直接使用原词而造成译文不通的情况也常有之。日汉语中有多少这样的同形词,它们之间的意义用法又有怎样的差异,有必要进行调查与研究。

一、日汉语“△然”同形词的语义比较

日汉语“然”作为形容词或者副词的后缀,均表示“——的样子”。日语国语辞典《广辞苑》中收录的“△然”二字词有167个,以此为基础查阅汉语的“△然”二字词,发现144个有对应的汉语同形词。利用青空文库对这167个日语“△然”二字词进行用例检索,用例超过50的有以下39个词。

哑然(55) 依然(500以上) 宛然(91) 嫣然(56) 凝然(133) 偶然(500以上)决然(58) 公然(195) 昂然(96) 傲然(81) 忽然(171) 雑然(107) 燦然(60)自然(500以上) 寂然(98) 纯然(71) 悄然(175) 整然(112) 全然(500以上)泰然(67) 端然(66) 断然(173) 同然(200) 漠然(391) 判然(486) 愕然(102)必然(500以上) 飘然(76) 憫然(51) 愤然(67) 平然(188) 呆然(165)本然(72) 漫然(91) 猛然(92) 默然(116) 慄然(76) 冷然(139) 歴然(78)

按照用例数量多少的顺序排列并比较日汉语的语义,见下表1。

表1 日汉语“△然”二字词的语义比较

日汉词汇的语义关系主要表现在语义相符、语义交叉、语义冲突及语义空缺等几个方面。通过以上辞典释义的比较,总结日汉语“△然”二字词的语义关系如下:

1.语义相符:依然、偶然、自然、全然、必然、判然、同然、公然、忽然、凝然、默然、整然、雑然、愕然、寂然、宛然、歴然、慄然、泰然、愤然、燦然、嫣然、哑然、憫然

2.语义交叉:悄然、断然、冷然、昂然、猛然、漫然、傲然、飘然、本然、纯然、端然、决然

3.语义冲突:漠然

4.语义空缺:平然、呆然

从语义关系上看,日汉语“△然”二字词语义相符的情况占绝大多数,其次是意义范围的大小不一致即语义交叉的情形,另外还有少部分语义冲突和语义空缺的情况。

二、日汉语“△然”同形词的用法比较

日语“△然”二字词的语数多,用例多,使用频度也高,在日语中多用作形容动词、副词以及有时用作名词。从日语“△然”二字词的用例来看,绝大多数是以「~として」「~と」以及原形的形式修饰动词和以「とした」「~たる」的形式修饰名词,或者以「~とする」的形式做谓语。

例1 士は、家庭に於ても善良な父であり夫であることに依然として変りはなかった。(平林初之輔「人造人間」)

例2 蔭口をきくのでさえ、公然と名前が云えないくらいな男だから、弱虫に極まってる。(夏目漱石「坊っちゃん」)

例3 お母さんは、断然、姉さんの味方らしい。(太宰治「正義と微笑」)

例4 妻を見殺しにして平然、というような「度胸」を持ってはいないのだ。(太宰治「差桜桃」)

例5 早くも映つた白い美しい顔が、鏡の中で信一郎に、嫣然たる微笑の会釈を投げたのである。(菊池寛「真珠夫人」)

例6 やっぱり漱石は、権力?金力に対して毅然たるべき人間性について語るだろうと信じる。(宮本百合子「日本の青春」)

例7 お客となって現れ、「おい、スープをくれ。」と昂然とした元気で命じたことがあった。( 横光利一「旅愁(前半)」)

例8 言葉は「なぜ」に対する答ではない。意外にも甚だ悄然とした、罪を謝する言葉である。(芥川龍之介「三右衛門の罪」)

例9 そのうしろ姿をぼんやり見送り、私は愕然とした。(太宰治「雀」)

例10 記録されないもの、すなわち、方言である。方言は漠然としているが、長い歴史をもち、いまも生きている。(折口信夫「辞書」

汉语中“△然”二字词数量也不少,但是经常使用的词语较少。比如,日语中常用的「整然」「騒然」「画然」「歴然」「平然」等在汉语中却很少用或者不用。同时,汉语“△然”二字词与日语“△然”二字词相比,在词性上存在差异,汉语中以副词、动词、形容词为主,在句中作状语、谓语或者定语。比如下面的例子:

例11 土豪毅然放弃百万年薪 隐居终南山清修(凤凰网的一则新闻标题)

例12 思路不通,断然写不出好文章。(《现代汉语词典》)

例13 惟有寒梅旧所识,异乡每见心依然。(《和对雪忆梅花》欧阳修)

例14 回头又看宝琴等也都是淡素妆饰,风韵嫣然。(《红楼梦》第一一0回)

例15 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春花,秋月,夏日,冬雪。你若盛开,清风自来。(《随想》三毛)

三、日汉语“△然”同形词的翻译

由于日语“△然”二字词的使用频度远高于汉语“△然”二字词,这里仅探讨日语“△然”二字词的汉译方法。汉译时不仅要注意语义关系,还要兼顾词性、文体、色彩等差异。

1.直译成同形的汉语“△然”二字词

日汉语“△然”同形词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可以直接使用原词翻译。比如,例1的「依然として変りはなかった」直译成“依然不变”,例5的「嫣然たる微笑」译为“嫣然的微笑”或者“嫣然一笑”,例9的「愕然とした」为动作谓语,译成“愕然了”。

2.译成同形的汉语“△然”二字词的近义词

一般说来,汉语词义比较严谨,词的含义范围比较窄、比较精确固定,词义的收缩性和对上下文的依赖性比较小(刘宓庆,2006:439),而日语词义比较灵活,词的含义范围比较宽,比较丰富多变,词义对上下文的依赖性比较大。虽然日汉语“△然”二字词语义相符,但仍有较多存在词性、文体、色彩不同的情况,无法完全对译,因此应该选择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近义词。例2「公然と名前が云えない」中「公然」与汉语的“公然”语义相符,但是汉语“公然”意为明目张胆、毫无顾忌,用在诸如“公然反对”“公然违反协定,派兵入侵边境”等面对公众的胆大妄为,明显是贬义色彩,而本句中说别人坏话却不敢点名道姓是比较私人的中性行为,所以译成“公然说出对方的名字”不合适,应该选用“公然”的近义词“公开”,译成“公开指出对方的名字”。另外,例6「毅然たるべき人間性」说的是不为权利金钱所动的坚毅人格,汉语中“毅然”一般是指态度、行动方面的果断坚定,是副词,而这句日语中它是形容动词做定语,因此显然不能直译成“毅然的人格”,换成“坚毅的人格”就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了。

3.意译成近义的其它词语

日汉语“△然”二字词语义交叉、语义冲突或者语义空缺的情况下,一般只能根据词汇语义与语境把握其准确的意思之后进行意译。汉语中“昂然”是指人的仪表雄伟,比如有“气宇昂然”“昂然挺胸”的说法。例7的「昂然とした」显然不是指仪表,但是从后面跟的「元気で命じた」和前面的具体命令内容「おい、スープをくれ。」说明下命令时语气有力、态度傲慢,也是一种精神面貌的描述,可以译成汉语“昂然”近义的“趾高气扬”。另外,日语「悄然」除了与汉语“悄然”有着同样的“悄悄地、不出声地”的意思之外,还有表示神情失望、沮丧的意思。例8「悄然とした、罪を謝する言葉である」就是这个用法,译为“沮丧的道歉”“落寞的道歉”。例10「方言は漠然としている」的「漠然」在日语中是使用频率较高的“△然”二字词,与汉语“漠然”表示的态度“冷淡、冷漠”之意完全不同,它表示概念或者感觉等方面的“暧昧模糊、笼统”,这里译成“方言笼统”是比较准确的。例4「平然」汉语中没有,日语的意思是“沉着、冷静”“坦然、不在乎”,在这句中可以译成“无动于衷”。

四、结语

日汉语“△然”同形词虽然语义相符的占大多数,但是由于日语和汉语中“△然”二字词的使用频度差距较大,而且即便同义的情况下还存在词性、语体、色彩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在语义理解和翻译实践时不能望文生义,也不能偷工减料地原词直译,要正确辨析其语义用法的差异,再根据上下文的文脉关系综合分析,从跨文化角度去处理那些“貌似神离”“虚假对应”的词汇语义。

[1]新村出.广辞苑(第六版)[M].东京:岩波书店,2008.

[2]菱沼透,守屋宏則,王亜新.日中辞典(第2版)[M].东京:小学馆,2001.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4]刘宓庆.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5]任川海.关于汉语和日语的“然”的对比研究[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4,(5):68~76.

2095-4654(2015)07-0132-03

2015-04-18

H36

A

猜你喜欢

用例副词日语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UML用例间包含关系与泛化关系的比较与分析
UML用例模型中依赖关系的比较与分析
副词“好容易”及其词汇化成因
韩国语副词“더”与汉语副词“更”“再”的对应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联锁软件详细设计的测试需求分析和用例编写
從出土文獻用例看王氏父子校讀古書的得失
副词和副词词组
日常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