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绘画兴趣

2015-06-08熊园园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画画绘画幼儿

熊园园

“十个孩子九个爱画画”,孩子对画画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想象丰富,对天地万物有着新奇的遐想,充满着美好的愿望。但是,孩子在画画过程中不一定每个时候都有一样的热情和兴趣,也免不了会碰上这样那样的困难,而往往不能持久地坚持下去。此时,孩子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就会极大地影响学画的兴趣和效果。教师应该及时帮助孩子正确、勇敢地面对困难,因势利导,培养孩子画画的兴趣,使他们心情安定,增强自信,把心中美好的想象用画笔表现出来。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虽说绘画是幼儿的游戏,但也有的孩子对画画没有兴趣。在绘画活动中,无意注意占主要地位,兴趣是幼儿主义的主要来源,是活动目标得以实现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在进行绘画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孩子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点,诱导孩子对绘画产生兴趣,愿意画。那么,怎样激发幼儿的兴趣呢?

1.丰富经验,调动幼儿绘画的积极性

教师要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首先就得通过改变画画环境,从室内到室外、带孩子到公园里、小河边,让他们感知大自然的美丽可爱,这样不仅开阔了孩子的视野,还使他们获得了新的知识、新的生活经验和新的创作灵感;组织开展各种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在幼儿绘画活动中,教师运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活动,也可以使幼儿毫无思想负担,在自然、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获取知识和技能。在选择活动内容时要大胆创新,选择一些贴近幼儿生活、幼儿喜欢的绘画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2.师幼合作,准备绘画活动的材料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细心观察、体验,为艺术活动积累经验与素材,如观察不同树种的形态、色彩等。陈鹤琴先生也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他主张让孩子“多到大自然中去直接学习,获取直接的体验”,让大自然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幼儿绘画是再创造活动,假如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就无法激发幼儿对美的创造力,因此,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为了加深幼儿对绘画的认识,我们必须不断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其次通过图片、幻灯片、录像等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手段,让幼儿的回忆再现观察的物体。如水墨画《美丽的桃花》,我就先组织幼儿观察桃花,有意识地引导他们观看VCD,听故事《桃树下的小白兔》,玩拼图,让幼儿从各方面去感知桃花,丰富她们的知识经验。由于幼儿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所以他们用画笔表现桃花时就能得心应手了,他们的想象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考虑选材是否合适,然后和孩子们一起讨论需要什么材料及工具。孩子们就会争先恐后地发言,提出自己所需要的材料、工具。然后大家一起准备,把绘画活动打破以往单纯的模仿学画形式,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挖掘幼儿的潜能,让孩子们在想象的海洋中自由翱翔。

3.观察探索,减弱教师示范的力度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绘画时,不宜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该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虽然,在绘画活动中,教师的示范可以让幼儿尽快掌握一些技能技法。但是为了能充分调动幼儿探索的积极性,教师不要急于教幼儿怎样画,老师示范也没多大用处,教师可以少示范,甚至可以不示范,而是引导幼儿自己观察,看清事物的基本特征,让孩子去探索方法,给幼儿以充分想象的空间,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教育学家左拉曾说过:“观察的才能要比创造的才能更为少见。”心理学家也认为良好的观察能力是在实践中通过训练而获得的。比如,在进行绘画活动《小狗》时,前一天我让家里有宠物狗的家长,把宠物狗带到班上来。让孩子们先观察小狗的各种动态,和小狗玩耍,然后提供绘画纸、油画棒等工具,让幼儿自己去动手探索画小狗。结果,孩子们画出的小狗形态各异,可爱至极。这种成功比老师示范后幼儿模仿更能使幼儿感到兴奋,充分体验到探索的乐趣。

4.师幼互动,让孩子充当示范的老师

通常,绘画活动都是老师示范,幼儿再进行活动。能不能教师与幼儿互换角色,让幼儿在教师未示范之前先当一当小老师呢? 记得有一次,我在大班进行油水分离法绘画活动《玩雪》之前,我就让幼儿自由讨论,大胆发言:教师是运用了哪些材料工具?运用哪些方式方法绘画或是制作出来的?让幼儿大胆讨论,讲述自己的意见。结果,孩子们通过猜测、自由讨论,就基本掌握了油水分离法采用的绘画材料和技法。以后我也经常采用这种方法,久而久之,在我出示范例后,幼儿便能很自觉地发表见解,大胆表述自己觉得教师是运用了那些材料工具,甚至能一步一步说出步骤。对于一些幼儿接触较少的活动,孩子们猜不出的时候很着急,不断猜测各种方式方法,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

5.鼓励表扬,树立幼儿的自信心

在幼儿绘画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用真诚的语言去鼓励幼儿大胆动手动脑。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各自差异,允许幼儿在绘画活动中自己选择内容,鼓励能力较差的幼儿选择最简单的内容并大胆下笔,鼓励能力较强的幼儿丰富画面内容,大胆想象,让所有参与活动的孩子都能有成功的体验,并及时肯定孩子的成绩,帮助孩子一点点地肯定自己,树立自信。

6.保护热情,让幼儿在评价中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育建议指出:肯定幼儿作品的优点,用表达自己感受的方式引导其提高。对于自己的作品,幼儿很在意老师与同伴的评价。有时,哪怕是同伴一句不经意的评价也会影响幼儿的绘画兴趣。鼓励性的评价可以保护孩子的创作热情,期待下一个活动的到来。评价的目的在于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幼儿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能力和才干,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另外,在评价幼儿作品时不应以成人的视觉方位、知识经验、审美情趣来评估幼儿的作品,应从儿童的绘画特点出发,了解儿童,尊重儿童,爱护他们的个性,注意幼儿的创作,努力从孩子的画中去体验孩子的特殊情感,给其以更多的鼓励,从而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绘画兴趣。

因此,在绘画等美术活动过程中,老师应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吸引幼儿,利用自身的积极情绪感染幼儿,创造一个优美轻松的美术活动环境,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坚持创造性、启发性和趣味性。幼儿的绘画才能更好地掌握造型能力,掌握好画面的节奏,从中发现乐趣,才能把绘画变成一种自由快乐的学习,从而激发孩子绘画的兴趣。?

猜你喜欢

画画绘画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5)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我爱画画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老树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