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活动经验—数学教学的重要支点

2015-06-08张兵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统计表小数经验

张兵

“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这是一位荷兰数学教育家的话,他强调了生活经验的重要性。教师要在具体教学中,从教材中挖掘生活经验要素,从学生生活中捕捉教学素材,在创设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经验持续发酵,从而对数学课堂教学形成重要支撑。

一、从教材中挖掘活动要素

新课标强调:“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注意对教材中学生生活活动经验要素的挖掘,让学生由生活活动旧知作为思维起点,以引导学生对教材新知形成思维运动。这样,教师对教材学生生活经验的总结,就可以为文本和生本实现思维桥接。

教材中学生生活经验要素特别丰富,教师在实际挖掘时,要注意学生生活经验特质,寻找最恰当的角度进行切入。如《生日快乐》本身就是学生生活中最熟悉的,因为每年学生都会和家人一起过生日,家人越多,生日聚会就会越多。教学时教师直接从学生生日切入:同学们记得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几日吗?我们已经学习过年月日等内容,对生日表示方法自然也很熟悉。每人都将自己的生日写在纸上,要写清年月日,看能不能写正确,同桌交换检查一下。然后交给小组长,由小组长统计。最后咱们将全班同学的生日来个综合统计,并将相关数据填写到课本相关表格中。同学们还记得爸爸、妈妈的生日吗?把它记在课本的第一页上,每天都能够看到,你也许会想到更多。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始终没有提数学,但每一个学习步骤都没有离开过数学。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生日,用到的旧知年月日是数学,小组班级统计涉及的是数据统计,也是数学。让学生在书页上记下爸爸妈妈的生日,这不仅是数学,更是思想品德教育了。深度挖掘教材文本中的学生生活经验,能够将学生生活和文本进行有机融合,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有重要促进作用。

二、从生活中捕捉活动素材

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极为密切,只有和生活形成有机结合,才能让数学成为实用数学、生活数学。教师要走进学生生活,并对学生生活进行深入探讨,捕捉数学教学素材,让学生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同时,掌握数学概念和应用,完成数学由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转化过程。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又不能受限于生活经验,要对学生生活经验进行“数学化”处理,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并生成新的数学经验。学生生活中的数学素材涉及面很广,教师要注意将生活中的数学搬进课堂,让学生自我感知,并形成数学素质。

学习《复式统计表》时,教师课堂导入根本没有提这个内容,而是从学生社团活动谈起:“每周我们学校都会为我们准备多姿多彩的兴趣小组活动,来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同学们都参加了哪些活动?”学生纷纷在兴趣小组人数统计表相应表格中贴上“小红花”,随即各兴趣小组人数统计表就绘制完成了。这时,教师借助一个问题:“你们觉得老师看了这么多杂乱无章的表格,会做些什么事呢?”很快转移到今天的数学教学内容上,有位同学说道:“我们可以将这些表格合并。”这位同学不仅想到了办法,还初步描述了合并的简单方法。教师随即说道:“同学们说得都不错,我们就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试着将这些表格合并成复式统计表吧。”教室内开始沸腾,学生争先恐后开始制作复式统计表。

兴趣小组活动时是学生每周最兴奋的时刻,也是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内容,教师从这个生活经历中捕捉教学契机,让学生汇报活动内容,完成单式统计表,都是要让学生接触、理解、感知统计表这个概念,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为学习新内容作好铺垫。生活经验和数学概念实现融合,学生在生活中捕捉数学素材,在兴趣中完成数理学习,这样的学习当然是高效的。

三、在情境中体验活动价值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实际情境,需要教师对教材文本和学生生本有深度分析,针对性制定教学策略,这样才能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数学。任何知识都需要通过亲身体验才能理解和掌握,要提升学生对生活数学的感知水平,需要教师创设教学活动。教师甚至可以带领学生到实地考察,通过学生自行设计、自行实践、自行总结,最后形成完善生活体验认知体系,实现数学能力。正如新课标要求的那样:“教学中,教学应该努力发掘出有价值的实习作业,让学生在现实中寻求解决方案。”

如学习《认识小数》时,教师先讲清小数的概念,然后让学生在身边找小数,而且是限时任务,要在五分钟之内找到15个小数。学生无从下手,纷纷摇头,教师颇具神秘魔术般地“变”出一把直尺:“小数就在我们身边,这是我找到的第一个小数,橡皮长3.1厘米,双人课桌长120.5厘米……”学生顿时明白了,不等教师发指令,就开始了寻找工作。教师只是做了一下示范,学生就开始了忙碌的学习,而且对小数形成难忘印象,可见教学情境体验活动,给学生带来的感知绝对值得期待。

数学活动经验是从学生角度总结出来的,自然是个体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开展数学学习的重要选择。数学课堂教学实践证明:教师主动探知教材中生活要素,针对学生生活特点挖掘数学感知点,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实践活动,可以为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数学学习中感知生活创造有利条件。数学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顺利接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感知生活,自然能够获得成长的力量。?

猜你喜欢

统计表小数经验
小数加减“四不忘”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神奇的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