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练塘小学课外活动的调查与思考

2015-06-08戴玉峰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主题性课外活动家长

戴玉峰

一、前言

苏州市教育局《深化素质教育,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三项规定的通知》中重点提出,学校要全面落实 “五个严格”,开展丰富的校园生活,创设生动活泼的育人环境,以此深化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践证明:课外活动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越来越被众多的学校与教师所重视。

近年来,我校严格执行苏州市“三项规定”“五个严格”,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努力为学生身心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学校成立了课外活动领导小组,由主管领导、班主任共同负责学校的课外活动工作。首先做好宣传工作,然后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拟定好活动内容及各活动项目,安排好辅导老师,培养各种活动的骨干力量;安排好各班活动范围、活动场地;建立评比制度。在原有的基础上对一些活动课程进行改革与调整,开展主题性活动,如风筝节、英语节、读书节、冬锻节等。课外活动得到了学校的重视,受到了学生、家长、教师的欢迎,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活动指导的不平衡等状况。为全面了解我校学生课外活动的情况,笔者对本校学生作了抽样调查,旨在对学校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状况作出全面的反映和评价,以便让学生更好地参加课外活动,得到全面发展。

二、调查与结果分析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选取的主要是学校三、五、六年级共100名学生。一、二年级学生知识和能力方面刚刚起步,在主题性课外活动中只是部分参与,因此根据参与活动的主要年级选取了部分班级,使调查结果能全面反映各个年龄阶段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情况。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男\&女\&总人数\&三(1)\&10\&12\&22\&五(1)\&23\&15\&38\&六(5)\&19\&21\&40\&合   计\&52\&48\&100\&]]

(二)调查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国内学校课外活动相关的文献资料十多篇,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综合分析研究。

2.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

围绕研究内容设计调查问卷,并请有关专家对问卷进行了效度检验。调查时间为2013年10~12月。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100份(其中男52女48),回收率达100%,并将所有资料进行分析和统计处理。

3.专家访谈法

通过对市德育教育等方面的有关专家及部分班主任、学生进行访问调查,并且观摩课外活动,进一步了解学校课外活动的现状。

(三)调查的结果分析

1.根据这次调查所反映的情况和一系列数据显示,主题性课外活动在校园中的开展卓有成效,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而且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多样的活动中得到了发展。

(1)活动深入人心,丰富了学生生活

通过调查表的反馈,学生对于本学年开展的七个主题性课外活动的知晓率,除感恩节知晓率只有50%,其他六个主题节的知晓率都达到了95%以上。这主要得益于:首先,活动氛围营造得好,通过横幅的张挂,启动仪式的宣传等使所有师生知道和了解活动的具体内容。其次,活动分层次开展,使学生参与面扩大,既有全员参与的选拔性、热身性活动,也有各班代表参加的全校性竞赛活动。第三,获奖表彰及成果展示到位,每一次活动结束后都会举行一个隆重的颁奖仪式,由全校师生参与,校长亲自颁奖,并通过获奖作品的全校性展览,扩大活动的影响力。

通过调查,学生对于学校是否应该开展主题性课外活动都表示了肯定,被调查学生中除三名学生认为无所谓之外,其余学生都选择了应该,支持开展主题性课外活动的学生达到了97%。其中风筝节、英语节、读书节、冬锻节受到大多数学生的喜爱。由此可以看出,这些活动满足了学生的兴趣,受到学生的欢迎,丰富了学生单调的课外生活。

(2)活动全面引领,促进了家校联合

学生课外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得到教师和家长的支持和参与指导,学生的课外生活时间包括校内和家庭两个方面,如果没有老师和家长的支持和参与,学生的课外活动开展会遇到很多困难。于是,通过全校集体晨会的宣传发动让教师了解活动的内容,再通过学校的管理论坛,向教师们说明参与活动的目的、要求和具体方法,让每一位老师都能明确活动开展的意义,积极组织学生参与课外活动。本次调查中关于班级参与课外活动情况,67位学生选择了“很积极”,23位学生选择了“较积极”,10位学生选择了“不积极”,参与的积极性达到了90%。

与家庭的合作主要通过告家长书的方式,向学生家长介绍主题节活动的意义、活动内容和参与活动的方式。以书面的形式让学生和家长对活动了解得更具体,也让学生和家长更明确自己要做的工作。再请班主任通过家校路路通平台,与家长联系,鼓励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到活动中来。如读书节活动中的“家庭星级图书室创建”是其中做得最细致、影响最大的家校联合开展的课外活动。这一活动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积极响应,很多学生家庭送上了丰富的申报材料。学校为这些申报成功的家庭举行了隆重的授牌仪式,并召开了家长座谈会。这一活动的开展使学校的图书建设拓展、延伸至了家庭,使家长明确了对孩子进行阅读培养的方向,掌握了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有效方法;使校形成了一股合力,为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创设了家良好的环境。从调查反馈情况来看,家长的支持和参与方面,45位学生选择了“很支持”, 47位学生选择了“比较支持”,8位学生选择了“不支持”,家长支持率达到了92%。

(3)活动扎实有效,提高了学生素质

课外活动如果只有丰富的内容和形式,不扎实地将它们落到实处,那只能算是一纸空谈。为了让每项活动都能体现其价值,首先要联合各条线,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与总务处联系,做好活动的后勤准备工作,大到校园环境、会场布置,小到广播音响、奖品等的准备;与各学科组联系,做好评委老师、比赛场地的安排;与社会力量联系,做好活动的指导和深化;与班主任联系,督促、提醒各班准时参与到各项活动中来。其次,通过有效的监督、管理,保证活动的有效开展。通过与文明班队的考核结合,促使各班积极参与。通过集体奖与个人奖结合,督促各班扩大参与的面,提高参与的质。通过开展整班性参与的活动,使所有的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如风筝节期间,给每个班安排一段时间,进行整班性放飞活动;读书节活动期间,开展“二手书跳蚤市场周”,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接触书本;在冬锻节期间,每天的大课间活动安排各班集体练习跳绳、踢毽时间……这些措施的实施,确保了各项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使学生在活动中收获了快乐,得到了发展。

通过问卷调查,学生肯定了自己在各项活动中得到的发展,85%左右的学生认为自己在这些主题性课外活动中,“丰富了自己的课外活动”“培养了某一方面的兴趣”“展示了自己的特长”“增强了自信”“培养了与他人合作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主题性课外活动对学生的素质发展产生了很好的影响,是成功的尝试。

2.根据这次调查所反映的情况和一些数据的显示,主题性课外活动的开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个别主题节的开展不到位

虽然了解开展的大部分主题节,但也有个别主题节知晓率不高,50%左右的学生不知道感恩节。主要原因是这个主题节的活动设计与学校的常规活动结合较多,没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有特色的“画信邮寄”活动,受到活动经费的限制,学生的参与面不广;感恩主题班队活动开展的班级也较少,主要是与德育处开展的中秋主题班队活动在同一时间,班主任选择了其中一个,导致主题班队活动没有开展。

(2)学生参与主题节存在困难

在调查学生参与主题节是否存在困难时,学生都表示有困难, 41名学生选择了“得不到机会参加”,22名学生选择了“缺少家长的配合”, 27名学生选择了“没有人指导”。由此看出,学生喜欢、乐意参与主题节活动,可惜没有机会,这在学生给主题节开展提建议时也被很多学生提到,他们希望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主要原因是,一些竞赛性的活动,由于受到人力、物力的限制,在全校性比赛时,无法提供更多的名额,让希望参与的学生得到展示的机会。同时也暴露出,班主任在组织班级为单位的选拔赛时,没有做到位。很多比赛,在活动设计中都要求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初级选拔赛,让喜欢参加的学生、有能力的学生得到展示的机会,但从学生的调查表中看出,班主任在这方面做得不够。

三、结语

(一)加强以学生成长为主、以课外活动为辅的制度改革

学生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其身心发展是否健康直接关系着我们国家未来的建设,学校需要以学生的成长为本,不再单纯地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中心,为学生减压,同时以课外活动为辅,对学生进行引导,增强学生们的课外活动的兴趣,使得学生主动参与其中,能够在团队合作中感受到快乐。

(二)设立更多的课外活动项目

学生在对主题节的建议中提出,学校还应该开展更多形式和内容的主题节,如“美食节”“科技节”“环保节”“集邮节”……这些主题丰富的节日都是学生的兴趣点,学生喜欢上这些项目之后,就会产生积极性、主动性,在团队的合作下能够体验到其他活动所不能够带来的乐趣。

(三)开发潜能,给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

学校要充分发挥课外活动的作用,不断开发内部潜能,盘活教育资源,给学生机会去体验成功。学校内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要拓展范围,至于学生有了基础后朝哪个方向发展,则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教师在作业布置方面要拓展空间,设计一些能扩大学生知识面的作业,实施分层要求,分类提高,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四)家校互动,实现课外活动持续健康发展

学校应作为窗口,通过家长学校宣传课外活动的作用,指导家长,帮助家长,使家长切实地转变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通过宣传教育,使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加强对孩子生活方式的指导,因势利导,利用大众媒体的积极因素教育孩子,加强孩子对负面文化的防范心理。

总之,课外活动的开展可以促进学生能力和良好品质的形成,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也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充分认识和利用好课外活动,才能使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课外活动与课内活动相结合,能使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不断提高,从而培养出基础扎实、特长明显的学生,为我国的人才培养创造广阔的前景。?

猜你喜欢

主题性课外活动家长
新世纪以来中国主题性美术创作刍议
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意义生产与传播效应——以山东“腰斩黄河写生活动”为例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课外活动类作文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家长请吃药Ⅱ
从报道全国两会思考主题性报道要有“高度”和“热度”
非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课外活动中的一些小技巧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