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社团的小学生项目式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

2015-06-08白如琳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研究性师资社团

白如琳

2001年6月,国家教育部颁布《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将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国家课程,全国各地兴起了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我校以教改为契机,围绕“树立品牌特色,走进一流教育”的办学目标,借助学校社团活动特色平台,以项目研究为抓手,进行了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一、理念先行:确立学校特色发展方向

进入21世纪,知识更新日益加快,社会的进步更需要身心和谐发展、具有特长的综合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时代呼唤学校教育必须以人为本,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与亲身体验,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然而,如何将研究性学习在综合实践活动非指定领域中有效实施的问题,还缺乏操作性范例。在理念和行为视域中,还存在着不少盲区。我校以项目式研究性学习作为学校社团的研究探索方向,力求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实现学生个性和各方面素质的主动协调发展,寻找广域课程理念下研究性学习的可操作性模式,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二、夯实基础:创造社团改革有利条件

学校社团有长期文化积淀形成的办学经验,是将项目式研究性学习融入学生社团活动的基础。敬文实验小学社团自20世纪90年代成立起,经过长期摸索,数量不断扩充,活动质量日益提高,学校在社团组织管理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年来,学校将项目式研究性学习理念融入社团活动教学,并申请了相关市级科研课题。在课题研究的推动下,学校加大了对社团管理改革的力度,目前社团数量已达55个,全校学生100%参与社团活动,每周活动时间固定,时长为一小时。学校长期稳定的社团活动办学经验,为项目式研究性学习在社团的推进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扎实推进:确保项目研究有效实施

(一)课题引领,把握项目式研究性学习探索方向

2011年,学校申请了苏州市“十二五”规划课题《以项目研究性学习活动为支架,助推学生成功的实践研究》,将其作为学校的主课题。次年,该课题正式立项。如何在社团活动中开展项目式研究性学习,成为该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学校重点在操作范式的构建、活动资源包的建设,以及学习模式和行为评价的理论分析上进行了探索研究。课题的引领为社团活动的推进指明了方向。

(二)社团组建,打牢项目式研究性学习实施根基

1.根据学生意愿,确立社团种类

基于学生社团的项目式研究性学习,以社团为载体。因此,在社团种类的设立上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还须考虑推进项目式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敬文实验小学每学年末对学生及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学生对学校社团的需求。第二学年,学校根据学生、家长的意向,结合推进项目式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分析,对社团种类进行调整。目前,学校社团种类涵盖了艺体、科技、民间手工艺、歌舞、书画、表演、赏析创作等多个领域,满足了全校学生每人参加一个社团的需求。

2.内聘外聘结合,组建社团师资

专业的师资是推进社团项目式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学校通过社团教师招募的方式,发掘本校骨干、特长师资,并与外聘专业师资相结合,成立了相对专业的社团师资队伍:机器人社团教师是机器人世界级裁判,滑稽剧社团教师是滑稽剧团编导,剪纸社团教师是苏州市剪纸工艺大师……目前,社团师资总数已达70人。为将项目式研究性学习理念融入社团教学,学校定期对社团教师进行培训。通过课题研讨、培训学习等方式,改变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鼓励教师将综合实践活动的开放性教学方式融入社团教学中。

3.加大投入力度,提供资金保障

社团的组建和长期发展离不开资金的保障。随着学校社团种类的不断扩充,师资队伍不断壮大,学校在社团建设上加大了投入,使社团硬件设施、活动材料以及师资经费得到了有力的保障。同时,学校投入资金,用于项目式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促进课题在社团基础上更快、更好地发展。

4.民主集中并行,招募社团学生

小学生社团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通过自愿报名,结合学校社团招募组建起来的。学校社团的组建,实行学生自愿选择社团与师生双向选择相结合的方式,由全体学生自愿填报社团志愿表,确立第一至第三志愿。学校将各社团招募名额分配至各年级,各年级按照学生志愿顺序进行统筹。部分社团由于专业性较强,需招募特长学生,则结合教师选择学生的方式,进行师生双向选择。通过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在尽可能满足学生意愿的同时,确保专业社团的良性发展。

(三)长效管理,抓牢项目式研究性学习发展关键

社团成功组建之后,如何长效管理,保持社团特色化发展,便成为学校社团管理的研究重心。学校对学生社团项目式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管理进行了实践探索。

1.狠抓常规管理,增强研究效果

为保障全校性社团活动的正常有序开展以及项目式研究性学习在社团的全面推进,学校制定了《敬文实验小学社团管理制度》,并加强了社团活动管理力度。在每周一次的社团活动中,学校全体行政人员负责对不同的社团进行常规巡视,了解各社团活动情况,并及时反馈。学校课题组每月组织社团教师开展课题研讨活动,制定各社团每月重点推进的研究项目,并对课堂操作进行指导。通过课题研究培训,提升了社团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促进了项目式研究性学习在社团活动中的有效开展。

2.收集有效反馈,改进研究方法

有效的反馈机制是促进活动目标达成的必要条件。为了解项目式研究性学习在社团中的开展情况,进一步规范学校社团办学,学校每学年对全校教师、学生、家长进行意见征集,了解师生对项目式研究性学习在社团中应用的看法。针对教师、学生提出的意见,不断调整课题实施要求,使项目式研究性学习更好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适宜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指导。

3.实施合理评价,激发研究热情

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对教师的正确评价是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激励教师改进教学的重要手段。因此,学校每学期会从以下三方面对社团教师予以评价:第一,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学校采用随堂听课的形式,对社团活动教学进行随机抽查,检验项目式研究性学习在社团活动中的实施情况。结合行政日常巡视的打分,最终形成对教师社团活动课堂教学的总体评价。第二,对课题研究情况进行分析。课题组在每月的研讨活动中,听取教师对课题实施的思考,结合对教师相关论文的分析,形成对社团教师课题研究情况的评价。第三,对社团活动成果进行评定。每学期学校会组织一次社团汇报活动,社团教师根据各社团的特点,自主设计展示方式,对全体学生和家长进行社团活动汇报展示。学校根据展示情况,对教师的社团活动指导能力进行评定。综合以上三方面的评价结果,每学期学校会评出优秀社团指导教师,并给予相应奖励,以此激发教师的研究热情。

基于社团活动与项目驱动的研究性学习模式,能有效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学校基于学生社团的项目式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为研究性学习在综合实践活动非指定领域中的有效实施提供了范例。在研究推进的过程中,学校在师资专业化培养等方面仍存在着不足,在今后的实践中将进一步探索完善。?

猜你喜欢

研究性师资社团
缤纷社团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K-BOT拼插社团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
不断提高职教师资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