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司他丁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创伤性肺损伤时对患者动脉血气氧交换指标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的影响

2015-06-01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5年3期
关键词:乌司肺泡通气

蔡 艳

乌司他丁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创伤性肺损伤时对患者动脉血气氧交换指标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的影响

蔡 艳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创伤性肺损伤时对患者动脉血气氧交换指标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4例创伤所致肺损伤住院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使用率、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率,检测患者不同时间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氧和分数、动脉氧分压与患者血清CRP浓度。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氧交换指标显著改善(P<0.05),CRP浓度降低(P<0.05),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RP浓度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ARDS发生率以及机械通气使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创伤性肺损伤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氧合状况,降低患者炎症反应发生率以及机械通气使用率。

机械通气;超敏C反应蛋白;乌司他丁;地塞米松

0 引言

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是创伤患者临床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主要以肺微血管通透性增加引发患者弥漫性肺间质以及肺泡腔水肿致低氧血症发生为主,情况严重时会引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以及多脏器功能障碍[1-5]。Ling等[6]研究认为,患者ARDS发病过程中,肺内过度、失控性炎症反应以及氧化应激所导致的氧化损伤起关键作用。因此,选择有效药物控制患者炎症反应对ARDS患者的预防和治疗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乌司他丁为人体尿液中分离出的纯化糖蛋白,能够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细胞因子的级联反应,降低多种蛋白酶对机体组织器官造成的影响和损伤。地塞米松具有较强的抗炎以及抗渗作用,虽然地塞米松、乌司他丁在ARDS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但有关两药联合应用的文献报道较少,本研究对32例创伤患者实施乌司他丁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旨在研究乌司他丁联合地塞米松对创伤性肺损伤患者氧交换指标以及炎症标记物超敏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综合创伤ICU收治的64例创伤性肺损伤(ALI)患者,患者入院后均通过1992年欧美ARDS联席会议中制定的ALI诊断标准[7]确诊。其中男39例,女25例,年龄27~71岁,平均(48.5±10.3)岁。其中交通事故所致ALI患者28例,坠落伤18例,挤压伤7例,辗扎伤11例。64例患者均为多发伤,其中颅脑损伤18例,胸腹部损伤12例,腹部外伤8例,四肢骨折10例,骨盆骨折8例,脊柱骨折8例。患者损伤致入院时间1 h~2 d,平均时间(4.3±1.2)h。64例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获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27~68岁,平均(47.9±10.5)岁;患者损伤致入院时间1 h~1 d,平均时间(4.1±1.1)h;其中交通事故所致15例,坠落伤8例,辗扎伤6例,挤压伤3例;患者受创部位:颅脑损伤9例,胸腹部损伤6例,腹部外伤5例,四肢骨折4例,骨盆骨折3例,脊柱骨折5例。对照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27~71岁,平均(48.9±10.3)岁;患者损伤致入院时间2 h~2 d,平均时间(4.6±1.0)h;其中交通事故所致13例,坠落伤10例,辗扎伤5例,挤压伤4例;患者受创部位:颅脑损伤9例,胸腹部损伤6例,腹部外伤3例,四肢骨折6例,骨盆骨折5例,脊柱骨折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受创因素以及受创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进入ICU后立即实施常规治疗,首先治疗患者原发病,同时给予患者镇痛镇静药物,并对患者实施常规氧疗以及限制性体液管理和营养支持等。

1.2.1 对照组给药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地塞米松治疗。给予地塞米松片(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4469,规格:0.75 mg/片)口服治疗。药物使用剂量和频率:3.0 mg/次,2次/d,7 d后依据患者病情逐渐减少用量。

1.2.2 观察组给药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给予注射用乌司他丁(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134)静脉滴注。静脉滴注剂量及频率:20万U加入10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2次/d,连续治疗7 d。

若两组患者常规氧疗后动脉氧分压低于60 mmHg,则需要及时对患者实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口机械通气,BiPAP为首选通气模式,通气过程中保证患者气道平台压<30 cmH2O。

1.3 观察指标 患者入ICU即刻及72 h抽取患者动脉血并进行血气分析,记录并比较患者治疗72 h后PaO2肺泡气动脉血氧差(PA-aDO2)以及氧和分数(PaO2/FiO2),在同一时间抽取患者静脉血,采用CT-72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通过CRP免疫浊度法对其进行CRP浓度检测,记录并比较两组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数及ARDS发生例数。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机械通气使用率以及ARDS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ARDS发生率以及机械通气使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机械通气使用率以及ARDS发生率对比(例,%)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PaO2、PA-aDO2以及PaO2/FiO2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 h后,两组患者PaO2、PaO2/FiO2升高(P<0.05),而PA-aDO2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患者PaO2、PaO2/FiO2升高程度以及PA-aDO2降低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比较(mmHg)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RP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CRP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 h后,两组患者CRP降低,而观察组患者治疗72 h后CRP浓度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RP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创伤、严重感染、休克等均为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的诱因,即使能够消除或减轻致炎因素过度炎症反应进展,对MODS发生的影响也微乎其微。肝脏是MODS后最早、最易受累的器官,临床以ARDS为主要表现。相关研究数据指出,序贯性MODS病死率高达41%~80%。创伤诱发炎症细胞致使肺泡上皮以及肺毛细血管内皮通透性增加是ARDS主要病理改变,同时,ARDS还会导致非心源性肺水肿、氧交换障碍以及低氧血症等。陈刚等[8]研究指出,肺损伤患者支气管细胞中存在多种炎症细胞,以蛋白及中性粒细胞为主。而王晓岚等[9]指出,患者主要发病机制为中性粒细胞粘附于受损肺泡血管内皮细胞表面,覆盖后逐渐向肺间质以及肺泡腔移行,并释放出大量促炎介质,ARDS发展的重要机制为炎症反应。因此,抑制患者过度局部炎症反应是治疗ARDS的关键。糖皮质激素能够降低患者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同时减少渗出,降低患者肺间质水肿发生率,改善多种促炎细胞因子水平,从根本上减少致病因素,从而改善患者肺部炎症反应情况及肺部组织损伤情况[10]。

乌司他丁是一种存在于人体尿液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剂[11-12]。不仅对多种水解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同时还能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Matsuno等,[13]指出,乌司他丁对细胞因子级联反应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能够通过抑制白细胞过度激活改善患者炎症介质的释放,使各种蛋白酶对器官、组织功能的影响和不良作用降低。Nishise等[14]对ARDS患者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单行蛋白酶与乌司他丁的浓度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患者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及患者体内乌司他丁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人。进一步对患者进行病理分析后发现,ARDS患者体内乌司他丁浓度不能抑制肺泡灌洗液中粒细胞弹性蛋白酶的升高,即ARDS患者在炎症应答机制下所产生的乌司他丁不足以抑制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对肺组织的损伤,因此,对ARDS患者及时进行外源性乌司他丁补充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田昭涛等[15]研究指出,乌司他丁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血清CRP浓度,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氧交换指数。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72 h后,氧交换指数升高,与上述报道一致,可能与乌司他丁能够抑制氧自由基的发挥有关。谷藏言等[16]指出,乌司他丁对患者低氧血症有良好的纠正作用,能降低患者应激状态下炎症反应发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72 h后,观察组患者PaO2、PaO2/FiO2升高程度以及PA-aDO2降低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CRP浓度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提示乌司他丁提高患者氧交换率、改善患者低氧血症、降低患者炎症反应作用显著,与上述文献报道一致,这可能与乌司他丁对过度炎症反应的抑制和提高氧交换率等作用有关。而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72 h后,两组患者机械通气使用率以及ARDS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乌司他丁是否能够降低患者机械通气使用率、阻滞患者ARDS的发生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结果显示,乌司他丁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创伤性肺损伤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降低患者血清CRP,提高患者氧交换率、改善患者低氧血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1] 钱桂生.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9,34(4):371-373.

[2] 肖燕,崔社怀,沈渝菊,等.急性肺损伤发病过程中IL-6与肺表面活性蛋白SP-A、SP-B的关系研究[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8,32(3):261-263,268.

[3] 顾言,陈建荣,邵峰.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出气冷凝液和血清一氧化氮及内皮素检测的意义[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6):892-894.

[4] 朱绪亮,张俊,郭军,等.不同时间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师杂志,2013,15(2):257-259.

[5] 丁琦,黄建安.肺复张对肺内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16):2688-2689.

[6] Liu L,Qiu HB,Yang Y,et al.Losartan,an antagonist of AT_1 receptor for angiotensin II,attenuates 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acute lung injury in rat[J].Arch Biochem Biophys,2009,481(1):131-136.

[7] 崔乃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进展[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1,10(5):356-358.

[8] 陈刚,吴允孚,郭小芙,等.急性肺损伤患者肺泡灌洗液及血清中角细胞生长因子和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变化的意义[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4):1237-1240.

[9] 王晓岚,何杨,沈文红,等.SZ-102影响中性粒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的初步研究[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3,13(1):1-3.

[10]王笑秋,周妍,周新,等.糖皮质激素及其受体在脂多糖所致大鼠急性肺损伤后肺纤维化中的作用[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7,6(5):332-337,343,插1.

[11]龙训辉,王齐国,杜岗,等.乌司他丁治疗前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TLR4及血清TNF-α的变化及意义[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1):16-18.

[12]许建强,梁健球,袁满娟,等.乌司他丁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炎症抑制作用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20):3406-3408.

[13]Matsuno YK,Nakamura H,Kakehi K,et al.Comparative studies on the analysis of urinary trypsin inhibitor(ulinastatin) preparations[J].Electrophoresis,2006,27(12):2486-2494.

[14]Nishise S,Sato T,Sasaki Y,et al.Production of interleukin-10 by combining a granulocyte adsorption carrier with ulinastatin[J].Ther Apher Dial,2012,16(5):449-455.

[15]田昭涛,李慧丽,张树柳,等.乌司他丁对ARDS患者氧合指数、血清hs-CRP水平及血管外肺水指数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4,54(6):65-66.

[16]谷藏言,田惠玉.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内皮素-1的影响[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4):1193-1194.

Influence of ulinastatin in combination with dexamethasone on arterial blood gas oxygen exchange index and serum 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concentr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traumatic patients with lung

CAI Yan

(Affiliated Hospital of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Liaoning,Shenyang 110032,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ulinastatin and dexamethasone on arterial blood gas index and C-reactive protein(CRP) level in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lung injury.Methods 64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lung injury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4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32 patients in each group).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received extra dexamethasone 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treatment while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treatment by combining ulinastatin and dexamethasone besides the traditional treatment.Mechanical ventilation rate and incidence rate of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 were record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lveolar arterial oxygen partial pressure,oxygenation level,arterial oxygen partial pressure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and serum CRP level was analyzed.Results The blood-oxygen transfer indexe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P<0.05) and CRP level significantly reduced(P<0.05)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and the CRP in observation group reduced more significantly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P<0.05),the incidence rate of ARDS an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rat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Combination of ulinastatin and dexamethasone in the treatment of traumatic lung injury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outcomes and patient′s oxygenation status,thus reduce incidence rate of inflammation and utilization rate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Mechanical ventilation;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Ulinastatin;Dexamethasone

2014-11-11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沈阳 110032

10.14053/j.cnki.ppcr.201503009

猜你喜欢

乌司肺泡通气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乌司他丁对中暑急性肺损伤HIF-1α、MIF表达水平的影响
不通气的鼻孔
实用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进修班招生简介
肺泡微石症并发气胸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钙结合蛋白S100A8、S100A9在大鼠肺泡巨噬细胞中的表达及作用
实用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进修班招生简介
类肺炎表现的肺泡细胞癌的临床分析
乌司他丁联合胸腺肽α1治疗AECOPD合并SIRS的疗效研究
乌司他丁治疗老年缺血性结肠炎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