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监护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分析

2015-06-01黄舒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4期
关键词:监护室胃管性肺炎

黄舒

重症监护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分析

黄舒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以及护理对策。方法67例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 随机分为VAP组(35例)和非VAP组(32例)。分析其危险因素并探讨护理对策。结果VAP组通气时间>10 d的患者、留置胃管患者以及意识障碍患者与非VAP组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监护室发生VAP的危险因素包括通气时间>10 d、留置胃管、意识障碍等。结论临床上应当对于重症监护室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 以此降低VAP的发生率。

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

重症监护室抢救急危患者最为有效的方式是机械通气,而采用机械通气的患者常发生VAP等并发症, 具有较高病死率[1]。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重症监护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以及护理对策,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67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67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随机分为VAP组与非VAP组。其中发生VAP的患者(VAP组)35例, 未发生VAP的患者(非VAP组)32例。发生VAP患者中, 男28例, 女7例, 年龄15~85岁, 平均年龄(65.2±6.7)岁,机械通气时间2~31 d。未发生VAP的患者中, 男25例, 女7例,年龄16~86岁, 平均年龄(66.8±6.5)岁, 机械通气时间1~33 d。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通气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遵循“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规定的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标准与治疗指南, 机械通气2 d后, 胸部X线提示肺部出现的或进展性浸润病灶而难以用其余原因来解释。且还满足下述表现之一:体温超过37.5℃, 呼吸道分泌物增加或为脓性;外周血白细胞(WBC)>10×109/L或<4×109/L;经病原学证实。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实施χ2检验。相关因素借助Logistic予以回归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对比 VAP组通气时间>10 d的患者、留置胃管患者以及意识障碍患者与非VAP组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对比分析[n(%)]

2.2 VAP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此次研究对通气时间、留置胃管、意识障碍、基础性疾病、性别以及年龄等相关因素进行回归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只有通气时间、留置胃管、意识障碍等因素相对危险度较高, 属于重症监护室发生VAP的危险因素, 而年龄、性别以及基础疾病等因素的相对危险度低, 不属于重症监护室发生VAP的危险因素。

3 讨论

重症监护室发生VAP的危险因素包括有通气时间>10 d、留置胃管、意识障碍等, 针对这些因素护理人员应当实施如下护理对策。

3.1 减少机械通气时间、操作需严格规范 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时会损害鼻咽腔的正常生理防御功能, 再加上反复吸痰、呼吸机与附件的污染等原因, 会提高发生VAP的几率[2]。从而临床要掌握脱机时间, 尽可能减少通气时间, 护理时要注重下述几方面:气管内的分泌物需及时清理, 维持气道顺畅;严格消毒并勤换呼吸机管道, 若受到污染需立即更换;规范吸痰, 防止过度负压, 吸痰时间应低于15 s, 防止细菌进入。

3.2 护理留置胃管患者 留置胃管对食管括约肌有限制作用, 极易出现食管反流, 胃内的细菌会跟随反流物质进入呼吸道, 从而造成VAP[3]。护理时需要保证胃管位置正确, 鼻饲量不宜太多, 以免气管内误吸入食物;胃管需要定时更换,护理好口腔与鼻腔;按摩患者腹部, 加快胃肠道蠕动, 降低肠内积食与积气。

3.3 护理意识障碍患者 患者因昏迷会减弱咳嗽与吞咽等保护性反射, 极易出现胃液反流, 造成误吸与分泌物排出困难等, 提高VAP发生率[4]。因此护理人员要定时为患者翻身叩背, 按时进行痰培养, 选取适宜抗生素预防感染;严格无菌操作, 防止医源性感染以及交叉感染;定时实施气道湿化。

综上所述, 临床上应当对于重症监护室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 以此降低VAP的发生率。

[1] 郝秀菊, 张传静, 辛燕, 等.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3, 34(12):1548-1551.

[2] 赵丽芬.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对策.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 31(10):1631-1632.

[3] 石崛.预防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的研究进展.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28):243-246.

[4] 周雅梅, 滕煜.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对策.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1, 6(11):1014-1016.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4.182

2015-01-23]

523380 广东省东莞市茶山医院

猜你喜欢

监护室胃管性肺炎
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医学监护研究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床旁超声与移动DR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比较
胃管位置判断方法改良在临床胃管留置中的应用与分析
介绍一种导丝插胃管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