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

2015-06-01罗胜英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5期
关键词:护患产科纠纷

罗胜英

产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

罗胜英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存在的风险因素及管理对策。方法5000例产妇, 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250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方式进行护理,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进行护理风险管理, 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率及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0.84%, 对照组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7.00%,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总满意率为89.96%,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9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着多方面的护理风险因素, 针对各种护理风险因素采取护理风险管理, 有助于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 改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 减少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产科护理;风险因素;风险管理;满意度

在医院医疗护理中, 产科护理工作具有纠纷多、风险高的特点。在产科护理工作中, 胎儿及产妇的高危因素较多,且病情变化快, 多危及母体及胎儿的生命安全, 故护理管理者应对产科风险因素进行预见性识别, 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以确保母婴安全, 避免护患纠纷[1]。本院在产科护理工作中实施了护理风险管理, 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产科在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50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入院先后顺序, 分为对照组(2013年10月~2014年4月)和研究组(2014年5~10月), 各2500例。对照组年龄22~39岁, 平均年龄(26.8± 4.7)岁, 研究组年龄23~40岁, 平均年龄(27.6±5.2)岁。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护理, 包括为产妇提供整洁、干净的病房环境, 常规健康宣教, 基础护理等。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 增加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护理风险管理内容具体如下。

1.2.1 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产科护理人员除了要参与院内组织的各种业务学习外, 还要参与科内每月开展的操作技能培训及业务知识学习。学习内容包括产科专业知识、国内外先进护理经验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授课老师由经验丰富的助产士担任, 年轻护士可在课堂上提问和相互交流。授课形式灵活, 每月组织一次考核, 对于未达标者, 需补考, 并将考核成绩与个人绩效直接挂钩。另外, 还要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护理风险预见性教育, 让护理人员意识到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 强化其风险意识。

1.2.2 健全护理风险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产程管理指引、产科技术操作流程、分娩接产流程、差错事故报告防范等风险管理制度。科室定期组织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条例》、《母婴保健法》及医院相关规章制度。让广大护理人员学会维护产妇权益及自我保护, 从而在工作中始终将母婴安全放在第1位。

1.2.3 合理分配人力资源 根据产科实际情况, 优化人力资源, 可推行连续排班制度, 以减少交接班次, 实现护士层级管理, 从而为产妇提供高质量、个性化、连续性的护理服务。针对责任心不强、工作能力较低、综合素质不高的护理人员,要重点管理。在就诊高峰期、节假日等时间段, 要做好细节管理, 及时调配人员, 确保护理人力资源充足。

1.2.4 提高沟通能力 对科室护理人员加强医德医风教育,让广大护理人员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 在护理工作中充分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精神, 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性与热情的服务态度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注意了解母婴及其家属的护理需求, 并尽可能地满足其护理需求, 多与产妇及其家属沟通, 与之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以减少护理投诉、护理纠纷事件。年轻护士在工作中要多向高年资助产士学习, 学习其处理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于产妇提出的各种问题, 要细致、耐心地予以解答, 注重自身沟通水平的提高。

1.2.5 健全病区管理制度 建立科学、合理的病区管理制度并严格落实, 让护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以有效规避护理风险。科内成立质量管理小组、感染管理小组、并指定负责人, 定期对科室的护理质量、感染情况等进行检查,收集产妇反馈意见, 以改进管理制度, 提高管理制度的科学性、规范性。

1.2.6 做好高危时段、高危病例管理 在临床产科中, 节假日、夜间、午间都是收治分娩病例的高峰时段, 也是最易发生护理投诉事件的时段。因此在护理管理工作中, 应注意加强这些高危时段的护理工作管理, 注意以老带新, 也可配置有经验的二线护理人员, 以缓解工作压力, 保障该时段的护理质量。对于危重症产妇、特殊患者要进行重点交班,所有护理人员都务必对患者引起高度重视, 重点观察其病情变化。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产妇的护患纠纷发生率, 并应用本科设计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评估两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结果分为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患纠纷比较 研究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0.84%,对照组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7.00%,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的护理总满意率为89.96%,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在产科护理工作中, 存在着多方面的护理风险因素, 具体包括护理人员、技术、管理、法律意识和沟通几方面因素。①在护理人员因素方面, 主要体现人力资源不足、整体素质低下、自我保护意识欠缺方面。产科医护比失调、护士缺编、护士超负荷工作等使得部分护理人员身心俱疲, 所以容易在工作中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责任心不强、情绪波动大等情况, 进而严重影响护理质量[2]。产科的护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不少护理人员都缺乏工作热情及责任性, 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且临床经验欠缺, 对新技术掌握不到位,这些都是潜伏的护理安全因素。产科作为手术科室, 护理人员常会接触到患者的体液、血液, 若护理人员没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 如操作时不按照规定戴手套, 在操作时发生损伤, 接触了患有传染疾病患者的体液、血液, 就容易引起传染[3]。②在技术因素方面, 产科不少匆匆上岗的护理人员由于缺乏系统、专业的产科护理知识培训, 对产科知识缺乏了解, 如会阴切开不规范、产程观察不准确、仪器使用不熟练等,都可能影响母婴安全[4]。③在管理因素方面, 不完全的管理制度, 不健全的操作流程, 或者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未严格按照制度、规程操作, 都可能埋下安全隐患。④在沟通因素方面, 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缺乏, 对患者提出的问题未耐心解答, 都容易使患者产生误会, 激化护患矛盾[5,6]。

本次研究中, 针对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实施了风险管理, 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 对各种护理风险因素采取护理风险管理, 有助于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 改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 减少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 值得推广应用。

[1] 钟际香.产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护理风险管理.齐鲁护理杂志, 2013, 19(24):135-136.

[2] 王敬荣.产科护理风险的调查探讨.医学信息, 2013, 26(4): 481-482.

[3] 蔡亿群.产科护理风险及对策.医学信息, 2013(24):157.

[4] 王晓红.护理风险背景下产科护理管理的对策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23):307-308.

[5] 史春霞, 黄媛媛.浅谈产科护理风险的防范与管理.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4, 14(3):194, 200.

[6] 杨竹茹, 亢玉莲.产科护理风险的识别与防范对策.基层医学论坛, 2012, 16(18):2342-2343.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5.210

2015-02-05]

518000 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产二科

猜你喜欢

护患产科纠纷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误帮倒忙引纠纷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护患沟通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
模拟急救演练在产科住院医师综合培养中的应用
探讨产科护理中常见风险与预防和处理方法
用“情”化解离婚纠纷
纠纷
从一件农资纠纷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