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

2015-06-01焦娇武忠英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5期
关键词:血压高血压意义

焦娇 武忠英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

焦娇 武忠英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16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80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 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 持续3个月。测定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结果干预前, 观察组的血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血压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综合的护理干预, 有助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护理干预;老年高血压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 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老年高血压患者日益增加, 大量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表明,高血压使老年人罹患缺血性心脏病、心肾功能衰竭、脑卒中等疾病的几率显著增加, 是老年人群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1]。因此如何有效的防治老年高血压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临床实践表明, 单纯药物治疗的有效率和长期疗效难以令人满意。作者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本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60例, 观察不同的护理措施对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本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60例, 其中男86例, 女74例;年龄60~73岁,平均年龄67岁。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80例。所有病例在入院后均进行规范化的血压测量, 测量结果均符合WHO国际高血压学会高血压防治指南对老年高血压的定义, 即年龄60岁以上(包括60岁), 血压持续或非同日3次以上坐位收缩压≥140 mm Hg(1 mm 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 Hg。160例患者经检查均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心肌梗死、脑卒中、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及精神障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基本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较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的降压药物治疗均由医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 包括:①健康教育:积极热情地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 并发放健康教育手册, 使患者了解治疗高血压的具体方案以及治疗的目的和意义。同时留取患者的联系方式和住址, 以便日后随访和监督。②心理护理:运用语言、动作等沟通技巧与患者进行轻松地沟通交流, 尽快建立密切的护患关系。了解患者的性格、工作、家庭情况和生活习惯, 根据具体情况实施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干预, 耐心、认真地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热情地帮助他们消除不良情绪, 保持愉悦的心情, 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积极地配合治疗。③饮食指导:戒烟限酒;低钠盐饮食,将患者的钠盐摄入量控制在6 g/d以内, 禁止食用腌制的咸菜;减少脂肪的摄取, 改善动物性食物结构, 减少猪肉的比例,增加鱼类和禽类的比例;增加富含钾、钙的食物, 增加蔬菜水果、豆制品、粗粮、脱脂奶的摄入量, 适当补充蛋白质;避免饮用咖啡、浓茶、可乐等易兴奋饮料。④运动指导, 控制体重:运动应坚持适当有度、有序、有恒的原则。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合理的运动方案, 一般每天应进行至少30 min的体力活动, 每周进行至少3次有氧运动, 如步行、骑车、慢跑、打太极拳等。控制体重, 避免肥胖。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均维续3个月。

1.3 观察指标 在干预前后均测定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尽量测量患者的坐位血压, 测量前患者应静坐≥5 min, 且将血压计的袖带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记录一天中不同时间3次测量的平均值。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前, 观察组的血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血压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压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血压测定情况比较( x-±s, mm Hg)

3 讨论

老年人由于年龄、不良生活习惯、社会环境及物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成为高血压病的易发人群, 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的发病率达40%左右[2]。高血压的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以及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3]使其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焦点。老年高血压患者具有自觉症状不明显、缺乏对疾病的认识、不严格遵医嘱、不注重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特点[4], 所以护理干预对其格外重要。健康教育指导和心理护理可以使患者对疾病有较全面的认识, 有助于患者了解高血压的诊治和保健常识, 从而消除恐慌、悲观等不良心理, 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积极性和依从性, 同时有利于消除不良情绪引起的血压波动,使药物发挥较好的治疗效果, 加快恢复速度;饮食指导有助于患者摒弃不良的生活方式, 帮助患者养成合理膳食的习惯,避免因摄入过多的钠盐或胆固醇而使机体代谢紊乱, 造成血压升高;适当的有氧运动可以帮助患者控制体重, 增强抵抗力, 同时可以提高血管壁弹性, 有利于降压。

本研究结果显示,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的血压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合理的护理干预有助于老年患者的血压控制。这与其他文献[5-7]报道的结果基本一致。

总之, 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1版).中国医学前沿杂志, 2012, 4(2):31-39.

[2] 徐娟.护理干预对超杓型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稳定性的影响.交通医学, 2012, 26(3):301-302.

[3] 王文.2010 年版中国高血压指南新看点.中国社区医师, 2011(24): 10, 21.

[4] 胡秀梅.谈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体会.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4): 1451-1452.

[5] 洪党云, 白玉琴.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老年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中国医学创新, 2012, 9(33):71-72.

[6] 张士翠, 付菱.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护士进修杂志, 2012, 27(12):1114-1115.

[7] 刘崴, 孙立荣, 徐燕梅, 等.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中国当代医药, 2013, 20(3):121-122.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5.184

2015-02-05]

450003 河南省人民医院康馨心血管内科

猜你喜欢

血压高血压意义
《全国高血压日》
一件有意义的事
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有意义的一天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生之意义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最怕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