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米索前列醇配伍缩宫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2015-06-01程香芬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5期
关键词:米索宫素出血量

程香芬

米索前列醇配伍缩宫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程香芬

目的研究分析米索前列醇配伍缩宫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384例足月剖宫产产妇,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192例。实验组在胎儿娩出后即口服或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200 μg, 同时子宫肌内注射缩宫素10 U, 静脉滴注缩宫素10 U, 术毕时肛塞米索前列醇200 μg。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子宫肌内注射缩宫素10 U, 同时静脉滴注缩宫素10 U。观察两组产妇不同时间出血量及两组术中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后2、24 h出血量明显小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血压、脉搏等基本体征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产后出血, 临床使用米索前列醇配伍缩宫素可以实现产后出血量的大幅度降低, 避免产妇于产后发生大出血, 安全有效、吸收迅速、时间持久, 值得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剖宫产;产后出血;米索前列醇;缩宫素;生命体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3年1 ~3月在郏县妇幼保健院采取剖宫产方式足月分娩的妊娠产妇384例(中央型前置胎盘除外)作为研究对象, 产妇年龄20~42岁, 孕周37~42周。所有产妇均为第1胎或第2胎分娩。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384例产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192例。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对比( x-±s)

1.2 方法所有产妇均采取腰部麻醉或腰硬膜联合麻醉方式, 剖宫产方法参见常规手术[1]。

护理人员或医师在实验组产妇将胎儿娩出后, 立即为其口服或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200 μg, 肌内注射缩宫素10 U, 静脉滴注缩宫素10 U, 术毕肛塞米索前列醇200 μg。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宫体注射缩宫素10 U, 再静脉滴注缩宫素10 U,将羊水吸收干净后, 使用吸收器将血液采集并进行测量, 待手术结束后按压宫底, 使宫腔内的积血全部排出, 再借助纸垫称重法, 将术后阴道出血量计算出来。

1.3 观察指标 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产妇于产后2、24 h的出血量, 并计算产后发生大出血的发生, 同时, 比较两组产妇在手术期间血氧饱和度、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的变化。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应用心电监护仪连续监测行剖宫产产妇的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 用药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上述指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实验组产妇产后2、24 h出血量分别为(195±35.0)、(250±75.2)ml, 均少于对照组的(350.5±55.0)、(370.5±120.0)ml(P<0.05)。

表2 两组产妇术中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比较( x-±s)

3 讨论

近年来, 伴随着剖宫产限制条件的放宽, 我国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是, 相比于自然分娩, 剖宫产的创伤较大, 容易在术中和术后发生大出血。由此可知, 对产后出血量的控制, 可以提高剖宫产术中和术后的安全性, 并加速产妇术后的恢复, 保证产妇术后子宫复旧, 在降低术后发病率,提高伤口愈合速度, 预防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提高产妇的生命质量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2]。

造成产后大出血的主要原因有许多, 主要有子宫缺乏足够的收缩力, 胎盘存在问题或凝血功能有障碍以及产道发生裂伤。作为一种在产科中非常常见的并发症, 因子宫收缩力度不够而导致的产后大出血是发生率最高的产后出血类型,在所有的产后出血中约占到70%~80%[3]。这意味着, 若要防治产后出血, 其关键切入点是加强子宫收缩力度, 缩宫素是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的子宫收缩剂, 向子宫肌肉中注射后,吸收效果良好, 在3~5 min内即可见效, 药效期较长, 有效浓度至少在20~30 min以上, 且大多数成分经肝及肾后被分解,不会对主要脏器造成破坏[4]。缩宫素的个体差异比较明显,产妇体内的激素水平与缩宫素受体都会对其影响, 如只对子宫上段产生刺激使其发生收缩, 一旦受体处于饱和状态, 再增加药物剂量也不会使收缩作用进一步增强。需要注意的是,缩宫素若使用剂量过大, 可造成水中毒[5,6]。因此, 临床医师应为产妇选择合理的治疗药物, 预防和减少产后大出血现象的发生, 防止因用药不当造成的毒副作用。

综上所述, 米索前列醇配伍缩宫素与单纯应用缩宫素相比, 能明显减少剖宫产产后出血量, 且安全、有效、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乐杰.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05.

[2] 谭燕萍, 巫爱芬, 谭健坤.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中国妇幼保健, 2007, 22(33):4765.

[3] 杨芳.剖宫产术后出血的预防与治疗.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1, 15(8):211.

[4] 金有豫.药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269-270.

[5] 景履新, 王新燕.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疗效观察.甘肃医药, 2010, 29(1):64.

[6] 颐伟, 苏琦枫, 黄咏梅.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4, 20(11):67.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5.124

2015-01-15]

467100 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妇幼保健院

猜你喜欢

米索宫素出血量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米索前列醇在妇科临床的应用
米索前列醇在计划生育临床干预中的应用效果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引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观察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防治剖宫产产后出血54例
67例脑出血患者超急期中风急症证候与出血部位、出血量的关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