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疗效观察

2015-06-01翟传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4期
关键词:纳差莫德儿科

翟传华

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疗效观察

翟传华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298例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149例, 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治疗, 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匹多莫德, 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有效治疗后, 观察组患儿显效91例, 好转49例, 无效9例, 总有效率为94.0%, 对照组患儿显效89例, 好转31例, 无效29例, 总有效率为80.5%,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4例出现呕吐, 6例出现恶心和纳差;观察组患儿1例呕吐, 2例出现恶心和纳差,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临床效果明显, 且具有使用方便、毒副作用小等特点, 该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匹多莫德;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临床效果

儿童反复感染是临床上儿科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引起该病发作的影响因素较多, 主要是由多种外在和内在因素综合引起患儿机体免疫功能降低, 进而导致患儿发生反复呼吸系统感染[1]。患儿反复呼吸系统感染发病时间较长, 这极大地影响了患儿身体的正常发育, 同时该病目前未有特殊的治疗方案。本文选取本院儿科2010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298例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并对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 现将相关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儿科2010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298例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儿临床诊断均符合1987年全国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为患儿近段时间内未接受过影响免疫功能试剂和血液制品以及未患有免疫系统疾病。随机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149例, 对照组男79例, 女70例, 年龄2~13岁, 平均年龄5.7岁, 发病时长6~13 d, 平均发病时长7.8 d, 呼吸系统感染每年发作平均次数为12.5次, 患儿呼吸道感染类型为肺炎47例、支气管炎53例、上呼吸道感染49例;观察组男77例, 女72例, 年龄3~14岁, 平均年龄6.1岁, 发病时长5~14 d,平均发病时长8.3 d, 呼吸系统感染每年发作平均次数为11.8次, 患儿呼吸道感染类型为肺炎45例、支气管炎54例、上呼吸道感染50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发病时长、每年呼吸道感染发作次数以及患儿呼吸系统感染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采取常规治疗, 如抗病毒、抗感染、祛痰止咳、平喘、退热和止痉等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匹多莫德(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225 ), 400 mg/次, 2次/d, 连续使用2周。

1.3 疗效评价标准 所有患儿临床评价标准包括显效、好转和无效等三个标准, 主要包括:①显效:患儿发病次数显著减少, 1年内发病次数<4次, 病程时长明显缩短, 临床症状明显减轻;②好转:患儿发病次数有所减少, 病程时长缩短, 临床症状减轻。③无效:患儿发病次数、病程时长和临床症状未见好转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好转)/总例数×100%。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有效治疗后, 观察组患儿显效91例, 好转49例,无效9例, 总有效率为94.0%, 对照组患儿显效89例, 好转31例, 无效29例, 总有效率为80.5%,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4例出现呕吐, 6例出现恶心和纳差;观察组患儿1例呕吐, 2例出现恶心和纳差,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n(%), %]

3 讨论

患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是临床儿科一种常见和多发疾病, 多数患儿为病毒性感染, 由于患儿正处在身体生长发育阶段, 自身呼吸系统及免疫系统还未发育完全, 其抗病毒和抵御病原微生物能力较弱[2]。多数研究报道, 患儿发生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主要病因是由于患儿免疫功能低下或者缺陷, 所以在防治患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疾病过程中, 除了给予抗病毒治疗外, 使用免疫调节剂加强患儿机体免疫防御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3]。匹多莫德是由人工合成的一类二肽物质, 由硫代脯氨酸和焦谷氨酸组成。匹多莫德是一种新型的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剂, 其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 具体药理作用包括:①可促进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 提高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趋化活性, 激活自然杀伤细胞;②促进淋巴细胞增殖, 在患儿免疫功能低下时, 可使升高的抑制性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比值下降至正常水平;③通过诱导γ-干扰素和白介素-2促进免疫细胞反应[4-6]。

本文选取本院儿科2010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298例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并对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结果显示, 经过有效治疗后, 观察组患儿显效91例, 好转49例,无效9例, 总有效率为94.0%, 对照组患儿显效89例, 好转31例, 无效29例, 总有效率为80.5%,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4例出现呕吐, 6例出现恶心和纳差;观察组患儿1例呕吐, 2例出现恶心和纳差,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临床效果明显, 且具有使用方便、毒副作用小等特点, 该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1] 杨静, 李冠军.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疗效观察.中国医药科学, 2013, 3(24):145-146.

[2] 杨永弘, 马香.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细菌病原.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1, 26(4):229-232.

[3] 杨英.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疗效观察.中国医药科学, 2013, 3(24):70-71.

[4] 周红燕.匹多莫德颗粒治疗小儿呼吸道反复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现代医药卫生, 2011, 27(12):1848-1849.

[5] 吕晓娟, 徐丹, 陈志敏.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流行特点分析.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8, 23(12):898-900.

[6] 郭冰峰, 钟啸.头孢硫脒与头孢他啶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疗效分析.中国妇幼保健, 2010, 25(36):5513-5514.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4.114

2014-12-25]

215101 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

猜你喜欢

纳差莫德儿科
八段锦之“调理脾胃须单举”联合足三里穴位按压对新冠肺炎患者纳差效果评价*
丁香透膈汤治疗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纳差的疗效观察
益胃汤联合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应用及预后分析
一张白纸, 一个故事
小儿支原体感染性肺炎消化系统损伤的临床分析
食药总局公告:匹多莫德,3岁以下儿童禁用!
绿山墙的安妮(四)
圆梦儿科大联合
倪鑫:圆梦儿科大联合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