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不同固定方式的术后效果比较

2015-06-01张保健周红星兰宇斌成小辉姜祖康王永朝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4期
关键词:假体置换术髋关节

张保健 周红星 兰宇斌 成小辉 姜祖康 王永朝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不同固定方式的术后效果比较

张保健 周红星 兰宇斌 成小辉 姜祖康 王永朝

目的探究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不同固定方式的术后效果。方法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68例,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34例。对照组采用生物学固定技术, 实验组推行骨水泥固定技术, 对比两组术后效果。结果实验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88.24%高于对照组55.8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骨水泥固定技术的临床效果优于生物学固定技术, 值得临床积极借鉴。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生物学固定技术;骨水泥固定技术;术后效果

目前, 临床研究证实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效果主要取决于手术过程中应用的固定方法, 而临床常用固定方法主要包括生物固定法及骨水泥固定法[1]。为了深入探究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不同固定方式的术后效果, 本文主要对本院收治的68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行对照研究, 相关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择本院2012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4例, 女34例, 年龄58~84岁, 平均年龄(70.06±2.14)岁;44例股骨颈骨折, 2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3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在手术过程中,实验组应用骨水泥固定法, 择取患者侧卧位, 行全身麻醉,于手术部位作一个切口(S-P型), 诱导髋关节暴露后行股骨头切除, 将碎骨块完全清除, 留取股骨距1.0 cm左右;接着,加深髋臼, 诱导髓腔扩大后行冲洗、止血处理, 继后安装假臼体及假体柄;待安装位置无误后, 向髓腔内作加压处理,行骨水泥填塞, 促使假臼体前倾10°、外倾40°, 并行引流管放置, 逐层进行切口缝合。对照组实施生物型固定法, 待髓腔清洗后安装假臼体及假体柄, 未应用粘合剂。术毕24 h,两组均将引流管拔除, 并行髋关节功能锻炼及股四头肌锻炼指导。

1.3 观察指标 治疗1年后, 应用Harris评分法, 行髋关节功能评分:①优:90~100分;②良:80~89分;③可:70~79分;④差:<70分。

1.4 统计学方法 对以上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开展系统性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接受骨水泥固定法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88.24%高于对照组的55.8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比较[n(%)]

3 讨论

目前,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作为治疗中老年髋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的关键手段, 在临床上具有积极的应用意义,而手术过程中使用的固定方法是提高髓腔与假体间结合强度、保证术后恢复效果的关键因素, 故需引起足够重视[2]。现阶段,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应用的固定方式主要包括两种:一是骨水泥固定法, 二是生物固定法。研究证实, 生物固定法无需应用粘合剂, 固定效果相对较差, 易诱发假体下沉、松动等并发症, 手术效果欠佳, 故其推广范围受限[3]。

骨水泥作为一种有效化学聚合制剂, 其弹性模量介于松质骨与金属间, 分子结构异常稳定;骨水泥主要渗透于骨小梁内, 加固松质骨后可促使其承受较大形变, 并均匀分布于假体-骨间的应力, 可规避应力集中;同时能诱导假体应力传导范围扩大, 提高对骨骼质量的容忍度[4]。在临床上, 采用骨水泥固定置换髋关节人工假体, 可有效填充骨骼与人工假体间的空隙, 诱导骨骼界面强度增加, 并能有效抑制骨骼界面纤维膜形成, 提高髋关节稳定性, 便于患者早期行功能锻炼。本文研究结果提示, 实验组接受骨水泥固定处理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优于对照组(P<0.05), 充分证实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骨水泥固定法临床效果优于生物固定法,可促使患者早期行下床活动, 对减少假体松动下沉率具有积极的应用意义, 这与有关研究结论一致。目前, 骨水泥技术在假体设计、假体材料、骨水泥材料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骨水泥假体主要涵盖骨水泥预涂面、粗糙面、光面, 如何制定生物活性骨水泥, 增强骨水泥强度, 改变其固定方式, 已成为了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

综上所述, 采用骨水泥固定置换髋关节人工假体的临床效果优于生物固定法, 安全指数高, 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1] 闫新峰, 张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假体固定方式及摩擦界面的选择.山东医药, 2011, 51(19):107-108.

[2] 王坤正.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选择骨水泥或生物型固定方式的比较.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2, 6(4):492-495.

[3] 关鹏飞, 陈长河, 李冀, 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并髋关节脱位一例报告.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2, 14(2): 183-184.

[4] 周迎锋, 刘晓潭, 路坦, 等.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动力髋部螺钉内固定术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内固定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对比研究.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2, 29(9):693-695.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4.051

2015-01-06]

467002 平顶山市济南军区解放军152中心医院骨二科

猜你喜欢

假体置换术髋关节
当归六黄汤治疗假体周围骨折术后低热疑似感染1例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组配式与一体式股骨假体联合转子下短缩截骨治疗Crowe Ⅳ型DDH的疗效比较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保留假体的清创术治疗急性人工关节感染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