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5-06-01王阿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5期
关键词:生长抑素奥美拉唑死亡率

王阿芳

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王阿芳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 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奥美拉唑钠,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平均止血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再出血率、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平均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且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优于单用奥美拉唑, 且患者再出血率明显降低, 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良好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

上消化道出血;生长抑素;奥美拉唑;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3年3月~2014年4月收治的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0例。所有患者均有呕血、黑便、乏力、面色苍白等临床症状, 便常规检查发现有粪便潜血阳性, 影像学检查发现有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等出血原因以及明显的出血点[1]。血管畸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其他脏器功能严重障碍的患者排除在外。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 年龄34~63岁, 平均年龄(42.7±6.8)岁, 出血量约900~1800 ml, 平均出血量(1160.8±213.7)ml, 出血次数3~4次;其中既往有胃十二指肠溃疡史28例, 急性胃黏膜病变5例,肝硬化病史3例, 其他疾病病史4例;对照组男20例, 女20例,年龄35~63岁, 平均年龄(41.8±7.6)岁, 出血量约900~1900 ml, 平均出血量(1168.5±244.7)ml, 出血次数3~5次;其中既往有胃十二指肠溃疡史26例, 急性胃黏膜病变5例, 肝硬化病史4例, 其他疾病病史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种以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给予常规的治疗措施, 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抗感染、吸氧、抗休克、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治疗原发病等措施。对照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奥美拉唑钠(洛赛克, 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33394)40 mg, 2次/d, 出血停止后继续用药维持治疗48 h。观察组患者除静脉滴注奥美拉唑钠之外, 同时给予静脉滴注注射用生长抑素(海南双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67476), 开始时在5 min内静脉滴注250 μg, 然后以250 μg/h的速度静脉滴注, 出血停止后同样维持给药48 h。对两组患者中治疗48 h后的无效患者转外科行手术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平均止血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再出血率、死亡率。

1.4 疗效评估标准[2]①患者用药后无呕血、黑便, 粪便潜血试验阴性, 且患者心率、血压恢复正常呈平稳状态;②胃管抽取胃液转为清亮;③内镜检查未见活动性出血现象。具备以上任意一条者即视为出血停止。其中在本次研究中,显效:在用药后24 h之内出血停止, 且心率、血压恢复正常;有效:在用药后24~48 h内出血停止, 心率、血压得到明显的改善;无效:用药48 h后仍然有出血现象, 心率、血压未见明显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显效22例, 有效16例, 无效2例, 治疗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5.0%、95.0%, 而对照组治疗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为22.5%、75.0%。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平均止血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再出血率、死亡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用药后平均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且患者再出血率仅为7.5%, 远远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7.5%(P<0.05)。观察组患者死亡1例, 对照组患者死亡2例, 两组患者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平均止血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再出血率、死亡率比较[( x-±s), n(%)]

3 小结

临床上, 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相对较高。出血的诱因有消化道溃疡、急性胃黏膜糜烂、肝硬化、癌症等多种疾病, 由于该病具有起病急剧, 病程发展快, 出血量大等特点, 故病情较为凶险。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往往会影响患者的预后, 甚至导致患者的死亡[3,4]。但在临床治疗中很难直接对因治疗, 多数于第一时间进行止血治疗,以期为后续原发病的治疗争取时间。

生长抑素是由14个氨基酸组成的一种环状活性多肽,主要通过抑制血管扩张肽的释放和产生达到选择性收缩内脏血管的作用, 在不影响全身血流动力学的情况下降低门静脉压力[5]。已经有研究证实, 生长抑素十四肽在治疗非静脉曲张出血中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6,7]。

综上所述, 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优于单用奥美拉唑, 且止血快, 再出血率明显降低, 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良好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

[1] 赖育清.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中国现代医生, 2008, 46(9):65.

[2] 司莲芝.生长抑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2(6):168-169.

[3] 陈学珍.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1, 23(3):186-187.

[4] 贺正莲.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观察.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19):364-365.

[5] 蔡怀阳, 殷飞.生长抑素的临床应用进展.临床荟萃, 2008, 23(20):1517-1519.

[6] 杨兴平.奥曲肽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西南军医, 2010, 2(12):209-210.

[7] 陈红莲, 孙有利.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中国现代医生, 2009, 47(34):40-41.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5.116

2015-02-10]

213000 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生长抑素奥美拉唑死亡率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及对止血成功率的影响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生长抑素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研究
35例奥美拉唑不良反应分析
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在应激性胃溃疡治疗中的临床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