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噻托溴铵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2015-06-01田萍贺艰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5期
关键词:卡松噻托溴铵

田萍 贺艰

噻托溴铵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田萍 贺艰

目的研究噻托溴铵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治疗的效果。方法100例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丙酸氟替卡松(250 μg), 1次/d, 而噻托溴铵(18 μg), 1次/d吸入;对照组患者使用丙酸氟替卡松, 1次/d。记录并分析两组的患者在治疗12、24周后的肺功能状况、COPD的评估测试量表(CAT)评分以及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在治疗12周和24周后, 两组患者的CAT评分与治疗前都有明显的降低, 而且观察组的指标比对照组的指标更低(P<0.05)。治疗12周后, 两组患者的血清的水平都比治疗前更低,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的CRP水平继续下降,(P<0.05)。但对照组和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丙酸氟替卡松能够有效的改善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还能降低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 这种药物的疗效比单纯的使用噻托溴铵的效果更好。

噻托溴铵;丙酸氟替卡松;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效果

慢性的阻塞性的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运气管炎或(和)肺气肿, 可进一步发展为肺源性心脏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1]。其治疗主要是缓解患者的症状, 提高其活动的耐受性并且预防病情的发展、防止其急性加重, 从而减少该病的致残率。许多研究者致力于研究使用联合吸入的方法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本研究中为探讨噻托溴铵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对于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对100例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00例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患者年龄45~75岁, 平均年龄(55.0±10.0)岁, 病程3~45年, 平均病程(25.0±10.0)年。按入院的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所有的参于该研究的患者均没有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支气管扩张等其他肺部性疾病。整个研究均在患者的知情同意下进行, 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以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于所有患者都在治疗前进行常规的处理操作,包括预防患者呼吸道感染、戒烟、呼吸肌训练、必要的家庭氧疗、对症进行治疗以及必要的营养支持等。对照组患者在这个基础之上, 让患者吸入丙酸氟替卡松的干粉剂(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 国药准字H20103337, 规格:250 μg/泡), 1次/d, 同时可以按照患者的需要使用沙丁胺醇180 μg, 但不能让患者吸入噻托溴铵。而对于观察组中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 联合吸入噻托溴铵的干粉剂(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公司, 国药准字H20060454, 规格:18 μg/粒)1次/d。患者要在睡前吸入, 且规定治疗12周。

1.3 观察指标 治疗后, 参考相关文献, 评定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临床疗效以及各种指标的情况。记录所有的患者在分组时、治疗12、24周后的COPD的评估测试的量表的测评。其中CAT表的内容表阔咳嗽、胸闷、家务活动、睡眠以及精力等8个问题。CAT量表由专业受过培训的人员发给患者并由患者自己完成。CAT量表的分级标准是:0~10分是轻微影响, 11~20分是中等影响, 21~30分是严重影响, 31~40分是非常严重影响。此外还要采集患者的空腹的静脉血量4 ml, 使用4℃的离心机用2000 r/min的转速进行离心9 min, 收集患者的血清, 在-80℃下冷存, 等待监测。使用免疫散射的比浊法, 用德国西门子生产的试剂以及BN-Ⅱ的全自动的免疫分析的仪器监测CRP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CAT评分比较 在治疗12、24周后, 两组患者的CAT的评分与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 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效果更好,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CRP比较 治疗12周后, 两组患者血清CRP水平都比治疗前更低,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患者在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的CRP水平继续下降, 但观察组的指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 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CAT评分比较( x-±s, 分)

表2 两组患者CRP水平比较( x-±s, mg/L)

3 讨论

COPD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和多发病, 时间长了会引起肺功能降低和呼吸衰竭, 严重的会影响患者的愈后和生活的质量治疗[3-5]。现在, 药物治疗仍然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重要方法。许多专家通过研究发现噻托溴铵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

本研究发现患者在治疗12周和24周后, 所有的患者的CAT的评分比治疗前均有明显的降低, 而联合使用噻托溴铵和丙酸氟替卡松的患者的指标比只使用了丙酸氟替卡松的患者的指标更低。治疗12周后, 所有患者的血清的水平都比治疗前更低;在治疗24周后患者的CRP水平都继续下降。但对于进行了联合治疗患者的指标在治疗后和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而可以知道噻托溴铵联合丙酸氟替卡松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降低患者的急性加重次数和缩短住院时间[6]。

综上所述, 在常规的治疗方法上, 噻托溴铵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患者的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 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的各项指标, 缓解病情的加重,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效果。

[1] 孙启民.噻托溴铵干粉吸入剂治疗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中国医药指南, 2013, 24(30):360-361, 362.

[2] 徐丽娜.噻托溴铵干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4, 25(21):128, 129.

[3] 饶理强, 蔡博, 肖坚怀, 等.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疗效观察.实用医学杂志, 2012, 28(10):1713-1714.

[4] 黄燕玲.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疗效观察.实用医学杂志, 2008, 24(17):3050-3051.

[5] 谭焰, 孙丽华, 乔岩, 等.噻托溴铵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8, 28(5):378-380.

[6] 易震南, 黄仁清, 宋泽庆, 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两种治疗方案的成本-效用分析.临床荟萃, 2007, 22(4):276-278.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5.095

2015-02-27]

441800 湖北省老河口市第一医院消化科

猜你喜欢

卡松噻托溴铵
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应用噻托溴铵联合吸入激素的效果
丙酸氟替卡松、孟鲁司特、地氯雷他定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
NIPPV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对慢阻肺合并慢性呼衰患者肺功能以及动脉血气的临床效果分析
噻托溴铵粉雾剂的禁忌有哪些?
异噻唑啉酮对土壤微生物杀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初探①
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哮喘疗效分析
克拉霉素联合噻托溴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
噻托溴铵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
卡松防腐体系液体洗涤剂中的耐药菌系统发育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