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F-LCP与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5-06-01魏振山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5期
关键词:髓内稳定型股骨

魏振山

PF-LCP与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魏振山

目的分析股骨近端锁定钢板 (PF-LCP)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患者, 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PF-LCP内固定治疗, 实验组患者给予PFNA内固定治疗, 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各项指标以及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采用Harrisi髋关节功能评分评价。结果在手术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方面, 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卧床时间以及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进行治疗时, PF-LCP与PFNA治疗的疗效并无差异, 但是PFNA治疗的术中出血量更少, 离床时间早, 骨折愈合时间更短, 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

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是临床骨科中的常见病, 发病率高,特别是在老年人群中, 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同时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选择合理有效的方法来治疗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 对于减轻患者的痛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1]。本研究选择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患者, 分别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F-LCP)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针(PFNA)治疗, 对比分析了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 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患者, 全部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自愿配合治疗。将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患者中男37例, 女23例, 年龄64~81岁,平均年龄(73.2±3.1)岁, 骨折采用Evans Jensen分型:包括ⅡA型16例,ⅡB型25例,Ⅲ型19例;对照组患者中男34例,女26例, 年龄62~83岁, 平均年龄(72.1±3.8)岁,ⅡA:型19例,ⅡB型23例,Ⅲ型1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实验组患者给予PFNA内固定治疗。患者给予全身麻醉或者椎管内麻醉, 平卧位, 通过牵引床复位, 患肢呈稍内收伸直位。通过C型臂X光机进行正侧位透视检查,确认骨折复位情况良好后, 在股骨大粗隆顶点近侧5~8 cm切口处, 钝性分离, C型臂X机透视下于大转子顶点前中1/3交界略偏内打入导针, 对股骨近端扩大成型, 将PFNA主钉沿导针方向插入髓腔, 利用近端瞄准器将克氏针钻入股骨颈,透视下正位位于股骨颈中下1/3, 侧位位于股骨颈正中, 深度达股骨头下0.5 cm, 测深后空心钻沿克氏针钻透外侧皮质, 沿克氏针方向打入螺旋刀片, 安装远端瞄准器后置入远端螺钉,再拧入尾钉帽, 冲洗后置入负压引流管1根, 逐层闭合切口。对照组患者给予PF-LCP内固定治疗。患者给予全身麻醉或椎管内麻醉, 平卧位, 在距股骨大粗隆顶点下2 cm处向远端作12~15 cm切口, 小粗隆必要时予以拉力钉辅助固定,选择合适长度PF-LCP板, 通过导向器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向股骨头颈打入3~5枚导针, 测深后拧入合适长度的锁定螺钉。若骨折移位缝隙较大, 先用普通拉力钉复位固定, 再上锁定螺钉, 骨折远端以3~4枚皮质骨螺钉固定, 冲洗切口,留置负压引流管1根, 逐层闭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各项指标以及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手术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方面, 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卧床时间以及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2。

表1 两组内固定及术后观察指标比较( x-±s)

表2 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n(%)]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 老年股骨粗隆部骨折呈明显增加趋势, 而大部分为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大多伴有骨质疏松及内科疾病, 保守治疗需长期卧床, 并发症多。手术治疗目前已形成共识, 早期手术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残率及死亡率。如何选择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方式, 一直是近年来不断探讨和争论的话题, 随着内固定器械的更新换代, 髓内、髓外固定目前仍存在争议[1]。

PF-LCP属髓外固定系统, 操作方便、固定可靠、骨膜剥离相对较少、抗内翻力强, 但需切开复位, 切口较大, 部分骨膜需剥离, 延长了手术时间, 增加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 在股骨距及小粗隆损伤严重致内侧不稳定时易发生各种并发症。PF-LCP近端为解剖设计, 能覆盖包容粉碎的大粗隆,相对于粉碎性不稳定型大粗隆骨折及矢状位劈裂骨折有明显优势;PFNA属髓内固定系统, 力臂短、弯矩小、应力遮挡小,具有更佳的支撑效果, 有利早期负重促进骨折愈合, 其创伤小、固定强度高, 作为髓内固定, 失去内侧支撑也不易发生髋内翻, 对粗隆移位时复位要求不高[2,3], 故PFNA在股骨距及小粗隆损伤较重致内侧不稳时有明显优势, 所以在临床治疗中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 这样才能让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有效保证。

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 而对照组患者则采用PF-LCP内固定治疗, 结果在手术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方面, 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卧床时间以及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在对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进行治疗时, PF-LCP与PFNA治疗的各有优势, 都符合生物力学固定原则, 疗效并无明显差异, 但是PFNA更微创, 术中出血量更少, 并能减少卧床时间, 允许早期负重, 骨折愈合时间更短, 值得临床推广。

[1] 倪俊林, 卢弘栩, 戴永平.两种不同方法治疗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观察.吉林医学, 2014(35):7898.

[2] 殷勇, 周贤杰.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1, 26(8):733-734.

[3] 朱龙, 闫英杰.PFLP与PFNA微创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对比.实用骨科杂志, 2014(10):935-938.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5.035

2015-03-30]

122100 辽宁省北票市中心医院

猜你喜欢

髓内稳定型股骨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老年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的衰弱评估与预后分析
蒙药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浅谈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蒙医诊治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分析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