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患者OGTT试验结果分析

2015-06-01张智军方利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5期
关键词:抵抗血症胰岛素

张智军 方利伟

高血压患者OGTT试验结果分析

张智军 方利伟

目的探讨高血压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1133例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研究对象, 排除360例不符合标准的患者后, 剩余773例分为高血压(93例)与非高血压(680例)两组,再分别把体质量指数(BMI)<24 kg/m2视分为正常体重组, 把BMI≥24 kg/m2定为肥胖组;OGTT试验中,检测各时相的血糖、胰岛素、C肽数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BMI≥24 kg/m2的高血压或非高血压者,其血糖、胰岛素、C肽均值分别高于BMI<24 kg/m2者(P<0.05)。BMI<24 kg/m2的高血压与非高血压者对比,糖负荷后1.0 h高血压患者血糖显著高于非高血压者(P>0.05)。BMI≥24 kg/m2的高血压患者, 除3.0 h血糖外, 其余时相血糖、胰岛素、C肽与非高血压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合并高血压患者有明显的“三高”, 即高血糖、高胰岛素、高C肽血症。

高血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

以胰岛素抵抗为主, 包括高胰岛素血症、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内分泌代谢紊乱, 统称为代谢综合征[1], 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依赖。OGTT试验是判定胰岛β细胞功能的重要试验方法之一, 它能够反映胰岛β细胞合成和分泌胰岛素的能力[2]。高血压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高血压患者发病的真正原因目前认为与环境、遗传、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是否与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代谢综合征等因素有关,或者说关联因素有多大, 目前不得而知。胰岛素抵抗将是21世纪对高血压、脑血管病等多种疾病探索新疗法的基础[3],如何评价胰腺β细胞功能,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索。胰岛素抵抗是多种疾病共同的发病基础[4]。胰岛素抵抗的传统认识为高胰岛素血症[5], 作者分析了高血压患者的 OGTT试验, 试图从中了解到高血压与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细胞功能之间存在的关系,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3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院门诊做OGTT实验1133例研究对象的资料, 排除糖尿病、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低减患者360例后, 把剩余的为高血压患者和正常人共773例作为研究对象, 主要为洛阳市吉利区当地居民。其中, 高血压患者93例;非高血压者680例。

1.2 方法OGTT试验中, 胰岛素、C肽测定采用美国DPC公司生产的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检测分析仪, 试剂由DPC公司提供。血糖测定用日立706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参试者分别于空腹及口服葡萄糖负荷后0.5、1.0、2.0、3.0 h抽血检测血糖(G)、胰岛素(I)、C肽(C)。糖负荷试验以1 g/kg葡萄糖加250 ml水, 在空腹抽血后口服。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BMI≥24 kg/m2的高血压或非高血压者, 其血糖、胰岛素、C肽均值分别高于BMI<24 kg/m2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24 kg/m2的高血压与非高血压者对比, 除糖负荷后1.0 h高血压患者的血糖显著高于非高血压者之外(P<0.05), 其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24 kg/m2的高血压患者, 除3.0 h血糖之外(P>0.05), 其余时相的血糖、胰岛素、C肽高于非高血压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非高血压、高血压者各时相血糖、胰岛素、C肽对比( x-±s)

3 讨论

从本文结果可以看出, BMI≥24 kg/m2的高血压或非高血压者, 其血糖、胰岛素、C肽均值分别高于BMI<24 kg/m2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肥胖合并高血压患者有明显的“三高”, 即高血糖、高胰岛素、高C肽血症。肥胖者普遍存在有胰岛素抵抗, 脂肪组织在体内的胰岛素敏感性和能量代谢平衡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6]。说明超重或肥胖的高血压患者也存在高胰岛素血症, 或胰岛素抵抗。

由表1还可分析到, 不论是高血压、非高血压, 超重、非超重四组人群的血糖峰值均在0.5 h时相, C肽均在1.0 h时相。而胰岛素峰值却不同, 高血压者在1.0 h, 非高血压者在0.5 h。说明高血压患者OGTT试验中, 胰岛素的分泌高峰延迟。作者依据胰岛素与C肽呈等分子分泌的研究结论, 推论胰岛素与C肽峰值应在同一时相。然而, 非高血压者的胰岛素与C肽峰值分离的事实与上述推论相矛盾;高血压者与推论相符。依据血糖为刺激β细胞分泌胰岛素、C肽的主要物质及剂量效应的逻辑思维, 当血糖峰值在0.5 h时, 胰岛素、C肽的峰值发生于其后, 符合生物学效应及逻辑的因果关系准则。但非高血压者的血糖与胰岛素都在0.5 h时相的这一事实如何解释。可认为:相当量的糖刺激产生了相接近量的C肽分泌效应[5]。显然相当量的糖刺激下非高血压者产生了多于高血压者的胰岛素量, 这提示β细胞内存在胰岛素“库”, 且前者的“库存”余量较多。

传统的OGTT试验中, 多推荐75 g葡萄糖口服。这对于不同身高、体重的“平等”负荷, 相当于在不考虑个体“需量”不同的前提下, 而给予等量“刺激物”。在以评价β细胞功能为目的的糖负荷试验中, 其本身违背了“剂量效应”逻辑准则。因此, 作者认为按个体“kg”数值做糖负荷试验。依据个体不同, 给予同比负荷, 较客观地反映了个体各自对等比负荷的反应情况。评价β细胞功能可采用糖负荷后肘静脉血中C肽检测值作为判定的指标。关于胰岛素抵抗, 多数学者以高胰岛素血症为临床判定指标。作者认为, 胰岛素抵抗是24 h持续存在的。空腹高C肽、高血糖都应视为胰岛素抵抗的指标, 高血糖应视为重症胰岛素抵抗的表现, 轻度高C肽血症反映的是早期胰岛素的抵抗。

胰岛素抵抗的确切病因至今未完全阐明, 推测由于机体在胰岛素作用中的一个或多个环节, 存在遗传缺陷的基础上加上后天因素的作用下发生[1], 高血压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3],肥胖存在胰岛素抵抗[2], 心、脑血管患者也存在胰岛素抵抗,说明胰岛素, 也许C肽、空腹血糖在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 研究OGTT试验, 研究胰岛素、C肽、空腹血糖是研究胰岛素抵抗的关键。

[1] 王吉耀, 廖二元, 胡品津.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006, 1014.

[2] 张瑞凤, 代娜, 刘奕男, 等.上海市某区2024例糖尿病高危因素人群OGTT检查结果分析.实用糖尿病杂志, 2012(5):26-28.

[3] 李秀钧.胰岛素抵抗综合症.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22.

[4] 张月安, 武阳丰, 李莹, 等.胰岛素抵抗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个体聚集性的剂量-反应关系.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2, 30(5):294-297.

[5] 朱禧星.现代糖尿病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0:36.

[6] 沈山梅, 石欢, 毕艳, 等.GLP-1受体激动剂对小鼠棕色脂肪细胞基因表达和细胞分化的研究.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3, 29(10):895-896.

Analysis of OGTT results in hypertension patients

ZHANG Zhi-jun, FANG Li-wei.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Luoyang Petrochemical Hospital, Luoyang 471012,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hypertension and insulin resistance.MethodsThere were 1133 patients receiving 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 as study subjects, and 360 unqualified cases among them were eliminated.The other 773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hypertension group (93 cases) and non-hypertension group (680 cases).Patients with body mass index (BMI) <24 kg/m2were taken as normal weight group, and those with BMI ≥24 kg/m2as obesity group.Detections were made on blood glucose, insulin, and C-peptide in different time points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ResultsPatients with BMI≥24 kg/m2in both hypertension and non-hypertension groups had higher blood glucose, insulin, and C-peptide than those with BMI <24 kg/m2(P<0.05).Patients with BMI <24 kg/m2in hypertension group had higher 1.0 h blood glucose after glucose load than those in non-hypertension group (P>0.05).Patients with BMI ≥24 kg/m2in hypertension group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blood glucose, insulin, and C-peptide with non-hypertension group, with exception of 3.0 h blood glucose (P<0.05).ConclusionObesity complicated with hypertension patients have obvious high levels of blood glucose, insulin, and C-peptide.

Hypertension; 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Hyperinsulinemia; Insulin resistance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5.009

2015-03-16]

471012 洛阳石化医院内分泌科(张智军);洛阳市吉利区医院内科(方利伟)

猜你喜欢

抵抗血症胰岛素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锻炼肌肉或有助于抵抗慢性炎症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做好防护 抵抗新冠病毒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iNOS调节Rab8参与肥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
论“血不利则为水”在眼底血症中的应用探讨
Ⅱ型冷球蛋白血症肾脏损害1例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