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痛风患者饮食的五大误区

2015-05-30柳鹏

健康人生 2015年5期
关键词:动物性嘌呤痛风

柳鹏

痛风与我们熟知的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富贵病”一样,也属于代谢综合征的一种。因为痛风发作时非常疼痛,严重时甚至连走路都有困难,但在疾病早期,即使不治疗也会在数天内自然痊愈,来去如风,因此有“痛风”之称。

痛风其实是机体蛋白质代谢紊乱,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造成高尿酸血症,当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即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的异物炎性反应。

尿酸是由嘌呤代谢而来的,正常人从饮食中摄取的嘌呤仅占20%左右,其余的嘌呤是在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从食物中摄取的嘌呤虽少,但经常不能被机体利用,部分分解转化为尿酸,所以从饮食中获取的嘌呤对尿酸水平的影响不容忽视。许多痛风患者了解饮食基本的宜忌,但还会有几个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不需要控制总能量的摄入

有些患者认为痛风的饮食原则就是要尽量少吃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对每日总能量的摄人没有特别要求。

分析:体重指数是与高尿酸血症成正相关的,因此对于肥胖或超重的痛风患者,除了限制嘌呤含量高的食物以外,更应控制每日总能量的摄入。可在原每日摄人能量基础上减少10%~15%,每月体重减少0.5~1公斤左右,逐渐使体重降至理想范围。在此期间,切忌体重减轻过快,否则易引起痛风的急性发作。

建议:对于肥胖或超重的痛风患者,每日膳食摄入总能量可按每公斤标准体重20~25千卡计算,适当减少蛋白质与脂肪的供能比例。

误区二:将动物性食物等同于高嘌呤食物

有些患者认为动物性食物都是高嘌呤食物,因而在自己的食谱中对鱼、肉、蛋奶等动物性食物敬而远之。

分析:动物性食物是指鱼、肉、蛋、奶等一大类食物,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素。此类食物中的不少食物确实含有大量嘌呤,如动物内脏、肉汤、各种肉类以及大多数鱼类等,但是牛奶、蛋类却是低嘌呤食物,而且富含必需氨基酸的优质蛋白,痛风患者完全可以食用。

建议:痛风患者应遵循低嘌呤饮食原则,尽量限制动物内脏、海鲜、鱼类、肉类等动物性食物的摄入。对于牛奶、蛋类来说,痛风患者完全可以食用,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需注意蛋黄摄人不要过量。此外,由于嘌呤易溶于汤中,各种肉汤嘌呤含量极高,病情较轻的痛风患者也不能喝肉汤,但瘦肉经煮沸后弃汤可以限量食用。

误区三:将蔬菜等同于低嘌呤食物

有些患者认为蔬菜嘌呤含量低,不会激发痛风,因而不需要特别限制。

分析:这种认识不正确。蔬菜的嘌呤含量与动物肝脏、海鲜、肉汤等动物性食物相比,总体来说确实要低一些,但有些蔬菜并不属于低嘌呤食物。豆类及其制品、芦笋、香菇、紫菜、豆苗等嘌呤含量就比较高。因而,痛风患者将蔬菜等同于低嘌呤食物,坚持“宜素不宜荤”的说法是片面的。

建议:痛风患者急性发作期间除限制嘌呤含量高的动物性食物外,也要尽量避免食用豆类、芦笋、香菇、紫菜等含嘌呤较高的蔬菜,缓解期减少进食次数和进食量即可。

误区四:茶水、咖啡有利于尿酸的排出

很多人知道喝啤酒容易痛风,但却认为嘌呤易溶于水,多喝茶水或咖啡等对尿酸患者有好处。

分析:这种认识不完全正确。多喝啤酒不好,因为酒精代谢可使血乳酸浓度升高,乳酸可抑制肾小管分泌尿酸,使肾排泄尿酸降低;而且啤酒本身也含有嘌呤,使血尿酸浓度增高,容易诱发痛风。但浓茶水、咖啡等饮料有兴奋自主神经的作用,也可能会诱使痛风急性发作,在没有明确证据前,痛风患者应尽量避免饮用。

建议:痛风患者应多饮水,一般每天至少要达到2000毫升,伴肾结石者最好能达到3000毫升,但肾功能不全或心肺功能异常者要根据病情限制水的摄人量。饮水宜选用白开水、矿泉水、果汁或淡茶水,啤酒、咖啡、浓茶水等应尽量少饮用。

误区五:急性期与缓解期的饮食原则一样

分析:一般人正常膳食每日摄入嘌呤为60()~1000毫克,急性发作期嘌呤摄入量每天应控制在150毫克以内,这对于尽快终止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和加强药物的疗效均是有利的。缓解期也应遵循低嘌呤的饮食原则,但可稍稍放宽限制。为了使用上的方便,一般将食物按嘌呤含量分为三类:

第一类:合嘌呤较低,每100克食物合嘌呤小于50毫克

大米、糯米、米粉、小米、玉米、富强粉、鸡蛋、牛奶、南瓜、冬瓜、黄瓜、茄子、丝瓜、苦瓜、芥菜、白菜、萝卜、胡萝卜、番茄、莴苣、甘蓝、芹菜、卷心菜、山芋、土豆、洋葱、空心菜、韭菜、菜花、茼蒿菜、木耳、海蜇皮、海参、红枣、苹果、梨、桃、香蕉、葡萄。

第二类:合嘌呤较高,每100克食物合嘌呤50~150毫克

麦片、麦麸、黑芝麻、红豆、绿豆、黑豆、四季豆、芸豆、豌豆、青豆、扁豆、海带、金针菇、豆腐、鸡肉、羊肉、火腿、猪肉、牛肉。

第三类:合嘌呤高,每100克食物合嘌呤150~1000毫克

动物内脏、脑、浓肉汁、牡蛎、酵母粉、白带鱼、鲤鱼、鳕鱼、鲈鱼、鳝鱼、贝类、沙丁鱼、凤尾鱼、啤酒、黄豆芽、芦笋、紫菜、香菇、豆苗。

建议:痛风患者在急性期,宜选用第一类含嘌呤较低的食物,以牛奶及其制品。蛋类、细粮、蔬菜、水果为主。在缓解期,可增加选择嘌呤含量中等的第二类食物,但应适量,如肉类每日不宜超过150克,尤其不要在一餐进食过多,将肉煮沸弃汤食用会减少嘌呤的摄入。不论急性期或缓解期,均应避免含嘌呤高的第三类食物。

猜你喜欢

动物性嘌呤痛风
动物性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痛风的治疗
痛风了,怎么办?
痛风:改善生活方式防复发
痛风不是风湿 罪魁祸首在嘌呤
夏天,从第一次痛风开始预防
别忽略素食中的嘌呤
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形成的危害与控制
啤酒酵母对嘌呤类化合物吸收特征的研究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嘌呤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