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欧盟政策新格局:留英排俄压德

2015-05-20

国际公关 2014年4期
关键词:卡梅伦乌克兰欧洲

北约首任秘书长伊斯梅曾经说过,创立北约是为了“留住美国人,挡住俄国人,摁住德国人”。那么,眼下欧盟面临的任务也许可以这样描述:留住英国、挡住俄罗斯、摁住德国。

英国首相卡梅伦要求重新协商英国与欧盟关系,并承诺若获选连任将推动2017年就是否脱离欧盟举行全民公投。这意味着接下来几年,势必会在欧盟权力及英国去留问题上诸多纠结。

如果英国成为首个退出欧盟的国家,对其自身固然会形成重大冲击,也将影响到欧盟的全球地位。英国是欧洲第三大经济体、主要金融中心,也是重要的军事和外交力量。

上月英国坚决反对提名容克出任欧盟委员会主席,形成欧盟内部对抗局面,倘若卡梅伦明年候选连任,类似对抗局面很可能重演。

面对国内欧洲怀疑论者的沉重压力,卡梅伦容易过高估计自身、误解并疏远主要盟友,并提出过分要求。

一些欧洲大陆的政界人士,对英国40年来阻碍建立联邦欧洲、试图通过强硬谈判手法来获得有利条件感到不满。他们认为没有了英国一切只会变得更好,因此愿意英国脱离欧盟。

但只要英国承诺不阻碍欧盟经济和政治一体化,那么对欧盟而言,留住英国肯定还是首选。

俄罗斯总统普京将克里米亚纳入俄版图,切断对乌克兰的天然气供应,加之乌克兰东部地区的动荡局势,对欧洲构成严峻的地缘政治挑战,而降低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存度,成了欧盟政策议程的重要任务。

欧盟官员担心,因乌克兰、格鲁吉亚和摩尔多瓦等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与欧盟签署了贸易与合作协议,俄罗斯可能在经济上进一步制裁这些国家。

关于应对俄罗斯实施多大力度的制裁、以及采取什么样的激励措施吸引俄罗斯改弦更张等问题,欧盟成员国之间存在分歧。

德国不愿损害自身的能源和贸易利益,法国不愿取消向俄罗斯出售直升机航母的交易,英国则不想损及伦敦作为离岸金融中心和俄罗斯富人乐园的地位。

波兰和爱沙尼亚等国家主张对俄罗斯采取更强硬的措施,但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等国则不愿损及他们与俄罗斯的能源供应和商业关系。

阻止俄罗斯破坏东欧稳定,符合欧洲国家的共同利益,但究竟红线在哪里、如何设定红线,是欧盟要面临的重要挑战。

德国在许多方面,堪称经济成功和民主稳定的指路明灯。但欧元区危机后,德国在欧盟内的政治地位迅速上升,引起了许多欧洲国家的不安,因此各国与德国在经济和财政政策方面的较量可能升级。

法国软弱、英国疏离、欧盟委员会孱弱,而德国宪法法院显威力,诸多因素使得欧盟内部的平衡发生倾斜,德国被推到了聚光灯下。

德国人如今把控着欧盟主要机构,这令英国和法国感到不安。譬如德总理默克尔的前幕僚科塞庇乌斯目前是欧盟部长理事会秘书长,还有不少德国律师和经济学家在欧盟机构身居要职。

这些律师和经济学家都是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士,他们虽然持有德国护照,但不会因此成为默克尔的棋子。作为欧盟的公职人员,他们效忠于欧盟,而非德国。

但德国传统经济思维强调节支,更倾向于储蓄而非支出或投资,因此若欧洲要避免经济停滞、失业率高企的10年,就需要削弱德国传统经济思维在欧盟的主导地位。

就在上周,德国政府为该国1969年以来首次通过收支平衡的预算计划而欢欣鼓舞,许多经济学家则认为,德国应该减税以刺激国内需求,同时应加大基础设施投资。

猜你喜欢

卡梅伦乌克兰欧洲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中国公民分批撤离乌克兰
欧洲之恐:欧洲可以迅速扑灭恐怖袭击,但仍做不到防患于未然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复兴中的欧洲有轨电车
失控的乌克兰
欧洲面临42年来罕见动荡
新摩登时代
远离是非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