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类大学生阅读辅导策略研究

2015-05-13刘琨魏治国大连工业大学图书馆辽宁大连116034

图书馆学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艺术类类别文献

刘琨 魏治国(大连工业大学图书馆,辽宁大连116034)



艺术类大学生阅读辅导策略研究

刘琨魏治国
(大连工业大学图书馆,辽宁大连116034)

[摘要]通过对艺术类大学生特点的分析,以及对大连工业大学部分艺术类学生阅读状况的调查与统计,阐述了当前艺术类大学生的阅读现状及其特点,并深入研究了高校图书馆为艺术类学生开展阅读辅导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阅读辅导高校图书馆

[分类号]G252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艺术专业教育正受到越来越多考生和高校的青睐。据统计,近几年来,全国每年报考艺术类专业的考生都有几十万人,而开设艺术类相关专业的高校数量也占全国高校总数量的一半以上。由于艺术类大学生在思维模式、社会化程度等方面与其他大学生不尽相同,因此他们在阅读方面也具有独特之处。然而,纵观当前有关大学生阅读辅导的众多研究,几乎都是千篇一律地面向大学生整体,而忽略了“艺术类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笔者将从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入手,利用数据统计、调查研究等方法分析出当前艺术类大学生的阅读特点,这对于高校图书馆改善阅读辅导策略、提升综合服务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

1.1艺术类大学生的社会化程度比普通学生相对要高

艺术类大学生在长期进行社会艺术实践、参加各种艺术专业培训和考试的过程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专业实习、人际交往方面的经验,他们往往对家庭的依赖性较小,具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因此,他们在明确自我社会地位、勇于竞争等方面优于普通大学生。

1.2艺术类大学生思维模式与普通大学生差异明显

艺术类学生观察力强、想象力与情感较为丰富,他们讲求艺术个性的积累,追求鲜明的艺术个性特点,擅长从独特的视角来观察生活,因此对社会的观察较为细致。但艺术思维强的特点也使他们对其他方面的价值判断不够敏感,往往只抓住事物形式上或审美方面的细节,而忽略了其中蕴含的道德价值判断。

1.3艺术类大学生对专业的热爱较普通大学生更强

艺术类学生在长期的艺术熏陶下,都十分热爱自己的专业。他们思维活跃、悟性较强,深深地认识到专业能力和水平对其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因此,他们能够更为主动地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加强专业技能的积累。但对艺术专业的强烈挚爱,又往往导致他们忽视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从而使其在艺术创作、处理事务等方面缺乏理性思考。

2艺术类大学生阅读现状及其阅读特点

为进一步深入分析艺术类大学生的阅读现状和特点,笔者对本校艺术设计学院的部分学生开展调研活动。

2.1艺术类大学生的阅读现状

本次调研活动从大一至大四每个年级随机抽取50名艺术类学生(共计200名学生)作为主要调研样本,统计时间为2010~2013年,调研方式为系统统计、电话采访相结合,调研内容涵盖文献借阅人次、册数、类别等多个方面。

2.1.1文献借阅人次、册数统计

笔者利用汇文管理系统对2010~2013年艺术设计学院所有学生的文献借阅情况进行统计(见图1)。从图中可以看到,2010年学生借阅人次仅有359人,借阅数量为3354册;而到了2013年,学生借阅人次已激增到1467人,借阅数量也达到19940册。

图1  2010~2013年文献借阅情况统计

2.1.2文献借阅类别统计

笔者利用系统对2010~2013年200名艺术类大学生文献借阅类别进行研究,由于涉及类别较多,笔者只对借阅数量居前5位的类别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中我们可以发现,艺术类大学生文献借阅类别主要集中在艺术、文学、工业技术、哲学宗教、历史地理、语言文字(以下简称J、I、T、B、K、H)6大类,其中J类始终位居榜首,I、T类每年也均位列前5位之中。

表1  2010~2013文献借阅类别前5位统计

2.1.3不同年级文献借阅类别统计

笔者利用系统对2013年大一至大四各年级学生文献借阅类别前5名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中不难看出,在2013年度中,各年级学生文献借阅类别与表1中基本相似,唯一不同在于增加了经济(F)类。J、I、T类依然是每个年级学生都喜欢借阅的类别,对于大四年级,T类取代J类成为艺术类大学生文献借阅类别之首。

表2  2013年度各年级文献借阅类别前5位统计

2.2艺术类大学生的阅读特点

通过对前文各项数据的统计,笔者认为艺术类大学生阅读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2.2.1阅读热情高涨,更注重文献的时效性

从2010~2013年艺术类学生借阅情况的统计中看出,借阅人次和借阅量的逐年增长,充分表明了这类学生十分热爱阅读,喜欢借阅各种文献资源;同时,由于艺术类学生追求时尚、前沿,因此他们对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时效性要求很高。在对部分艺术类学生的电话调查中,近八成的学生认为“图书馆收藏的基础技能方面的专业文献较多,时效性较差,应多购买些新近且展示流行风尚的专业文献”。

2.2.2钟爱专业文献,阅读覆盖面较狭窄

从2010~2013年文献借阅类别的统计中,我们清楚地看到艺术类专业文献始终排在借阅量的第一位,这就足以表现出艺术类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这类学生也十分喜欢文学、哲学等方面的文献,在他们看来,“文化之间是相通的,艺术往往从一个点发展到一个面去理解,而文学、哲学等方面的造诣恰恰有助于他们对世界的了解,对于他们艺术方面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从整体来看,艺术类大学生主要偏重人文方面的阅读,除有关设计方面的计算机软件外,其他自然科学方面的文献几乎没有涉猎,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他们缺乏理性思考,不利于他们更深层的艺术创作。

2.2.3阅读的阶段性表现明显,实用性较强

结合不同年级文献借阅类别和电话调查的统计结果,笔者认为艺术类大学生阅读的阶段性特点表现如下:大一新生,会在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利用课余时间广泛阅读自己喜欢而以前没有机会阅读到的文学名著、哲学经典、历史传记等;到了大二,他们会继续巩固自身专业知识,利用文学、设计相关软件不断提升专业研究能力,并加强英语方面的学习来应付英语A、B级考试;大三是艺术类学生专业学习最重要的阶段,对于重要的艺术专业文献、艺术家传记,他们会认真阅读,反复钻研,而对于布置的作业及其他文学、哲学方面的扩展阅读,他们会采取浅阅读提高效率;大四是实用性阅读表现最突出的一个年级,设计软件的运用在就业方面比专业知识更为重要,语言方面的文献也变得十分抢手,其中原因在于:一部分学生要考研,还有一部分学生通过提升外语水平来参阅外文文献,以便更好地完成毕业设计。此外,有许多学生毕业后将向商务方向发展,因而借阅大量经济方面的文献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

2.2.4有潜在的心理阅读需求

艺术类大学生一般处在18~23岁年龄段,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心理波动大。由于这类学生拥有鲜明的个性和较强的自尊心,一般不愿意将自己懦弱、失败的一面暴露给他人或寻求别人的帮助,因此,他们更愿意通过其他的方式来自行解决各种难题。在对随机抽取的200名学生的调查中,95%的学生承认自己在大学期间受到就业、恋爱、人际交往以及学业等方面的困扰,62.5%的学生希望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阅读来缓解压力,解决心理上出现的各种问题。

3艺术类大学生阅读辅导策略

在深入了解艺术类大学生阅读特点的基础上,高校图书馆可以有针对性地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开展阅读辅导活动。3.1打造艺术专业图书推荐排行榜,提升图书采购质量

基于艺术类大学生热爱专业、喜欢阅读专业文献的特点,高校图书馆应从文献采购这个源头抓起,满足这类学生新颖、实用的阅读需求。在传统的图书采购模式中,图书销售排行榜虽能够真切地反映社会的主流意识和文化取向,但其中掺杂了太多的商业因素,而专家推荐书目往往权威性有余,实效性和灵活性却不足[1]。因此,必须将两者优势结合起来,打造适合本校艺术专业的图书推荐排行榜。高校图书馆获取相关推荐信息途径有三:一是通过《新华书目报》、当当网等报刊及网站来了解当前流行、畅销的艺术图书;二是通过艺术方面权威专家、艺术重点高校图书推荐排行榜来获悉较为经典、广泛好评的图书;三是通过走访本校教师和学生,统计其借阅情况,结合专业设置来了解本校读者心目中的好书。经仔细筛选、认真整理而打造出的艺术专业图书推荐排行榜榜单不宜过多,5~10种图书即可。同时,由于艺术图书流行、前沿居多,因此推荐周期也不宜过长,一个月左右为好,再加上优美的书评,不但能够引导学生更合理地学习,也能有效提升图书馆的图书采购质量。

3.2开展读书沙龙活动,增强艺术类大学生理性思考能力

由于艺术类学生较注重人文方面的阅读而忽略了理性方面的思考,因此高校图书馆应通过阅读辅导来改善这种状况,读书沙龙活动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读书沙龙即通过阅读某些书籍,并经过大家之间的充分讨论,从而提升认知能力的一种活动形式。高校图书馆本身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和广阔的阅读空间,可以将部分学生集中在一个特定的空间,向他们推荐一些精选的科普读物,如《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时间简史》等,由馆员引导学生们进行阅读和思考,使艺术类学生在阅读和讨论的过程中增强理性思考能力。另外,图书馆还可以利用自身拥有的相关影像资料加入到沙龙过程中,通过播放影片、照片,运用影像本身反映的真实事例解构现实,使学生们通过视觉联想外部的事物和经验,达到知识性和艺术性的结合[2]。对于思维活跃、悟性强的艺术类学生来说,这种方式将会使理性思考能力的提升事半功倍。

3.3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的阅读需求,进行阶段性阅读辅导

艺术类学生每个年级专业学习程度、学习目标不同,从而导致他们的阅读需求也在不断变化,高校图书馆必须掌握艺术类学生不同时期的阅读特点,方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好各项服务。其具体实施方案如下:针对一年级学生兴趣广泛的特点,图书馆可以推荐《双城记》《达芬奇密码》《奥巴马传》等名著,满足他们广泛的阅读需求;随着专业知识结构的逐渐成形,图书馆可以为二年级学生推荐较为基础的艺术设计及设计软件应用方面的文献,并为他们提供英语A、B级考试的相关辅导材料;三年级学生表现出对专业性阅读的浓厚兴趣,图书馆应该根据该特点推荐与其专业密切相关的专业文献,尤其是国外原版著作或译著,这将会大大拓展他们的艺术视野,有力激发他们的创作思想和灵感;图书馆为毕业生提供的阅读指导更为复杂,一方面要为部分即将考研的学生推荐优秀的政治、外语、专业课考试的备考材料;另一方面也是对所有毕业生而言最为重要的就业方面的阅读指导,即通过构建有效的导读机制,开发多层次的导读服务,使他们在接受图书馆导读各种实践活动中夯实职业综合素质,强化职业能力[3]。图书馆开展的阅读辅导形式主要包括:为毕业生提供艺术专业设计软件应用和强化资料,开展毕业生面试技巧的相关阅读和培训,教授学生利用文献和网站搜集招聘相关信息等。

3.4引导艺术类大学生阅读相关文献,辅助解决其心理问题

艺术类学生感性较普通大学生要强,受情绪波动的影响更为严重。在大学四年整个学习生涯中,他们面临学业、人际关系、感情、就业等方面的压力,产生恐惧、焦虑、绝望等诸多不良心理问题,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帮助学生重拾信心、积极面对各种难题是高校图书馆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俗话说得好:“书犹药也,善读者可以医愚。”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本馆丰富的文献资源来辅助解决大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付婉秋通过阅读疗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证实了阅读疗法对恋爱和性烦恼、社会适应维度的心理问题有明显疗效[4];宫梅玲利用阅读疗法结合心理学研究,治疗了诸多大学生失恋、同性爱及抑郁障碍等各种心理问题[5]。对于较为封闭的艺术类学生,图书馆员首先要补习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认知他们的心理特点,通过轻松、和谐的交谈剥离紧裹他们的层层束缚,寻找到他们产生心理疾病的根本原因,然后主动与学校的心理咨询师进行沟通,进一步深入了解症结所在,为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的学生开一些励志、缓解犹豫的“书方”,让他们仔细品读。待反复阅读后回来谈论感受,如阅后反应良好,则可开少量“书方”继续巩固治疗;若无明显改变,则需成立研讨小组,仔细探讨心理病况,重新开立“书方”进行治愈。

4 结语

艺术类招生的逐年增长,预示着艺术类大学生将成为高校图书馆重要服务对象之一。因此,各高校图书馆应重新审视和对待这个特殊群体,积极调动各种文献和网络资源为其开展特色化的阅读辅导服务,以帮助他们充分利用图书馆,进而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及身心素质。

参考文献:

[1]王喜明,祁莉.打造“推荐图书排行榜”——高校图书馆导读的新思路[J].图书馆建设,2010(7):78-81.

[2]李军.高校图书馆“影像读书·沙龙”阅读指导模式探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0(21):101-104.

[3]龚玉平.就业视域下高校图书馆导读机制的建构[J].图书馆,2009(5):89-90.

[4]付婉秋,等.阅读疗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1):69-72.

[5]宫梅玲.阅读疗法在高校中的实践探索[J].图书馆杂志,2010(10):33-36.

刘琨男,1982年生,馆员。

魏治国男,1963年生,副研究馆员。

收稿日期:(2014-10-11;责编:徐向东。)

猜你喜欢

艺术类类别文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少先队文学艺术类阵地
2019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艺术类专访心得
壮字喃字同形字的三种类别及简要分析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西夏刻本中小装饰的类别及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