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服务知识产权风险识别指标体系构建

2015-05-13欧群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广东广州510642

图书馆学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馆员指标体系知识产权

欧群(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广东广州510642)



学科服务知识产权风险识别指标体系构建

欧群
(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广东广州510642)

[摘要]学科服务开展过程中,将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知识产权风险。根据学科服务风险来源和学科服务业务工作的特点,对影响学科服务的知识产权风险的因素进行归纳分析,构建学科服务知识产权风险识别指标体系。

[关键词]学科服务知识产权风险识别指标体系

[分类号]G252.6

1学科服务知识产权风险识别概述

随着国内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引入,学科服务成为图书馆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科服务是一项开拓性的主动参与式的创新服务,在服务的同时,不可避免要涉及相关知识产权问题,甚至还会引发侵权纠纷。为减少或避免知识产权的侵权风险,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研究和探讨学科服务知识产权风险管理,是保障学科服务健康运作的重要基础之一。

风险管理过程一般包括风险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评估控制4个阶段。风险识别在整个风险管理中占有重要位置,只有全面、准确地识别风险,才能衡量风险和选择应对风险的办法[1]。学科服务知识产权风险识别是对学科服务中各种风险进行系统的认识、归类及分析,从而形成学科服务知识产权风险识别指标,以应对风险。

2学科服务知识产权风险识别指标体系构建流程和原则

2.1学科服务知识产权风险识别指标体系构建流程

学科服务知识产权风险识别指标体系的建立,在整个学科服务知识产权风险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指标体系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学科服务风险识别指标的构建流程如图1所示。首先,在进行风险识别之前要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如对所研究的内容进行初步的构想,采用什么样的风险识别原则等。其次,通过查阅文献、专家访谈等渠道收集学科服务知识产权风险的资料,尽可能多地挖掘与学科服务知识产权风险相关的信息。第三,选择风险识别方法,对收集到的产权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和归纳,划分为内生风险和外生风险两个一级指标,再从这两方面来梳理和加工提炼风险因素,确定风险识别指标体系。第四,对指标进行优化。在征求一线学科服务人员及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后,抓本质删枝节,对指标做进一步的综合整理,最终确定风险识别指标体系。

图1 学科服务知识产权风险识别指标体系构建流程

2.2学科服务知识产权风险识别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构建一套既科学又合理的风险识别指标体系必须要首先按照一定的原则去分析和判断[2]。学科服务知识产权风险识别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包含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动态性原则、有效性原则等。

2.2.1全面性原则。在风险识别过程中,要考虑引发学科服务知识产权的各种因素,选取的指标尽量覆盖学科服务所有业务及管理流程的全过程,以免留下隐患。

2.2.2重要性原则。全面又要兼顾重要原则,避免无限制地简单堆砌所有的内容。从学科服务知识产权风险的实际情况出发,重点突出高风险业务,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力求各指标能真正反映风险的相关度。

2.2.3动态性原则。风险识别的结果是一个循环往复的动态过程。由于国内学科服务正处于发展阶段,服务的内容和模式在不断发展,其所面临的知识产权风险要素也在不断变化。

2.2.4有效性原则。所选取的指标不应重复,指标之间应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能有效地反映学科服务知识产权风险。

3学科服务知识产权风险识别指标体系构建

正确识别学科服务知识产权所面临的风险,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梳理和分析。目前风险识别主要采用的方法有专家咨询法、头脑风暴法、分解分析法、Delphi法等。学科服务面临的知识产权风险因素很多,其中有些因素是独立的,有些因素是互相作用的。

在收集有关学科服务知识产权风险的基础上,采用分解分析法对风险进行分类,将大系统分解成若干便于识别的简单的小系统。根据风险来源,将学科服务知识产权风险分为来自于学科服务本身的风险(内生风险)和知识产权环境引发的风险(外生风险)两个一级指标。

3.1内生风险的指标构建

根据学科服务工作的特点,把内生风险分为资源建设、服务流程和人员3个二级指标,再从3个二级指标中,根据具体业务的性质做出具体的分析和识别。

3.1.1资源建设方面的指标构建

学科服务在资源建设方面的业务主要有学科资源荐购、学科服务平台和学科机构库建设,其中面临知识产权风险比较多的是学科服务平台和学科机构库建设。

在学科服务平台建设中,汇集整理了与某学科相关的信息资源,包括馆藏资源和网络免费的学术资源。馆藏资源整合要注意文献下载量是否超过了“合理使用”的范围;另外在对数据库进行内容分析与拆分时,极有可能规避权利人的“技术保护措施”和删除与修改权利人的“权利管理信息”[3],引发知识产权风险。整合网络资源面临的主要知识产权风险表现在网络信息资源的来源是否合法;是否明晰网络资源的版权公告;网络信息资源的采集方式是否合法;转载、摘编、深度链接等是否侵犯了著作权的复制权和传播权,从而造成侵权的风险。

学科机构库涉及的知识产权风险主要表现在构建学科知识库所需软件平台、机构库中信息源的版权、技术处理等方面。软件平台的知识产权风险主要涉及是否合理取得软件版权的使用权。信息源的版权主要有两种:法人作品和职务作品。学科机构库收录法人作品,引起知识产权的风险较小。学科机构库在收入学科用户一般职务作品时,如未与学科用户签订许可协议,包括存储许可使用协议和知识共享许可协议[4],一旦学科用户的机构发生变动,则有可能侵犯作者的版权。学科机构库在存储学科用户的后印本时,如未得到出版商的版权转让协议,则侵犯了出版商的版权,面临侵权的风险。要考虑机构库的使用是否采用技术保护措施(用户访问权限限制;用户下载复制的控制等)。

3.1.2服务流程的指标构建

学科服务的具体服务内容有参考咨询、用户教育、原文传递、科技查新和嵌入科研服务等。根据这些业务流程的阶段特点,可将流程分为项目委托阶段、项目检索阶段和项目应答阶段3个方面。

项目委托阶段既包括学科用户向学科馆员提交的项目委托,如参考咨询、原文传递、科技查询,也包括学科馆员主动联系学科用户获取的项目委托,如用户教育和嵌入式科研服务。委托阶段面临的知识产权风险主要表现在是否在显著的位置提供了版权声明,规避侵权风险;委托时涉及的学科用户隐私问题是否保护了学科用户的个人隐私[5]。

项目检索阶段主要是对委托的项目进行检索、加工、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在检索的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参考源的版权问题,包括是否明晰著作权人的版权要求,来源数据本身的合法性等。提供检索服务的时候一定要遵循以学习或科研为目的,注意著作权、专利权等合理的适用范围,对于合理使用之外的部分最好能获得著作权人的授权;在文献加工时要注意,使用著作或他人编写的文摘时不能随意修改,否则会侵犯原作品的完整性权利。

项目应答阶段是指学科馆员完成项目,并把完成结果返还给学科用户的过程。对文献内容作频繁的摘录、引用都无法按照版权法要求注明出处,有可能产生发表权和署名权的纠纷。学科馆员与用户交流、形成与提供答案过程中,要把相关的文献传递给用户,这就要考虑文献传递的数量和形式是否符合著作权和数据库合同的规定。在知识的转移过程中,特别是隐性知识的转移中,学科馆员要注意一定的保密性,勿向其他人泄露与课题相关的技术秘密,以免产生知识产权的流失、外泄与侵权的风险。学科馆员为学科用户提供经过分析、归纳及整理后的增值性的信息产品,具有一定的独创性,这份增值性的信息产品应受到《著作权法》的合理保护。

3.1.3人员方面的指标构建

学科服务知识产权人员风险主要来自于学科馆员和学科用户两方面。学科馆员的技术实现能力对于规避知识产权风险至关重要;学科馆员的知识产权风险的认知水平、道德素养、工作能力等对学科服务知识产权风险的产生担负着重要的作用[6]。学科用户的不合理使用行为也会引发知识产权的侵权风险。对于学科用户诱发的知识产权风险,如处理不当,图书馆也要承担相应责任。学科用户引发的知识产权风险主要表现在学科用户是否把获得的信息资源另作他用;是否恶意过量下载;是否向大量不特定的公众传播等方面。

3.2外生风险的指标构建

外生风险主要是由于知识产权环境引起的,可以从国家的知识产权大环境和图书馆知识产权小环境两个方面来论述。国家知识产权大环境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数字环境下学科服务的技术环境和服务方式的改变,导致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都和传统图书馆有所不同。而我国的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中合理使用的范畴和内容过于笼统,加之我国图书馆法还未通过[7],使学科服务无法准确把握自己面临的侵权风险。图书馆知识产权环境的影响因素主要来源于图书馆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和保护能力状况[8]。目前,大多数图书馆普遍缺乏知识产权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缺乏知识产权风险意识,对监控和规避风险的准备和经验不足。

通过以上对学科服务知识产权风险因素的分析归纳,可以得到表1所示的指标体系框架。

表1 学科服务知识产权风险识别指标体系

4 结语

学科服务是目前各高校图书馆积极开展的一项新业务,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知识产权风险。笔者构建了学科知识产权风险识别指标体系的流程,提出了构建风险识别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在检索大量相关文献以及与学科服务一线工作者和专家交流的基础上,采用分解分析法,尝试从学科服务本身的风险(内生风险)和知识产权环境引发的风险(外生风险)两个方面对学科服务中的知识产权风险进行识别,并建立学科服务知识产权风险识别指标体系,为进一步实施风险分析和控制及采取措施有效规避风险提供建议,希望能对学科服务知识产权的风险管理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刘钧.风险管理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侯德林,等.流媒体信息服务企业风险识别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情报科学,2012(9):1376-1380.

[3]史卫国.电子资源整合中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2(6):46-48.

[4]江向东,傅建秀.基于开放存取的机构库版权协议问题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0(2):62-68.

[5]郝天侠.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过程中知识产权问题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0(7):89-91.

[6]袁圆,张文德.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J].图书馆论坛,2012(1):11-14.

[7]陈传夫,钱鸥,代钰珠.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图书馆建设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4(7):40-45.

[8]孔繁超,周奇志.图书馆联盟知识产权风险防范体系构建[J].图书馆建设,2009(11):8-11.

欧群女,1975年生。本科学历,馆员。研究方向:信息检索与信息咨询。

收稿日期:(2014-10-29;责编:杨新宽。)

猜你喜欢

馆员指标体系知识产权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as potential immunomodulatory players i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duced by SARS-CoV-2 infection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勘误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