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OA资源服务研究
——以“985”高校为例

2015-05-13张泸月西南财经大学图书馆四川成都630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四川成都60068

图书馆学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栏目图书馆资源

张 欢 张泸月(.西南财经大学图书馆,四川成都630;.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四川成都60068)



高校图书馆OA资源服务研究
——以“985”高校为例

张欢1张泸月2
(1.西南财经大学图书馆,四川成都611130;2.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四川成都610068)

[摘要]对39所“985”高校图书馆的OA资源服务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并从OA资源的采集、组织、揭示等方面提出了改进策略。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OA资源开放资源

[分类号]G252

OA资源,即开放存取资源(Open Access Resources),是指那些通过互联网可以免费获取的、具有全文信息的电子资源。ProQuest公司《2014中国图书馆使用者调查》显示,网上免费数字学术资源已成为高校用户获取资源的主要方式之一[1]。与此同时,全球相关机构对于OA出版的支持力度也不断加大,2014年,全球范围内共推出348项强制性OA政策,共2648个机构知识库响应[2]。一方面是不断增长的用户信息需求,另一方面是OA政策的倾斜和大量的信息供给。在此背景下,对图书馆而言,架起一座读者与OA资源之间的桥梁,做好OA资源的服务工作十分必要。笔者旨在对高校图书馆的OA资源服务工作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此方面的工作提供参考。

1高校图书馆OA资源服务现状

基于OA资源的网络属性,并兼顾调查的可行性及便利性,笔者采用网上调查的方法,调查对象为39所“985”高校的图书馆。作为国内一流水平的高等学府,这39所高校无论在图书馆的资源保障方面还是服务理念方面,均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因此,选取它们作为调查对象,对其他高校的OA资源服务工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调查结果显示,39所高校中,有28所高校的图书馆提供了OA资源导航服务,占比71%。

1.1资源组织方式

从调查结果来看,上述高校图书馆对OA资源的组织主要采用分类方式。其中,14所图书馆按照OA资源的类型对其进行了分类,7个图书馆按照OA资源所属的学科进行了分类,5个图书馆同时按照资源类型和学科进行了分类。

1.2资源排列方式

绝大多数图书馆对同类型或同学科OA资源的排列都是无序的。少数图书馆按照OA资源的首字母对其进行了排序。清华大学图书馆对其收录的OA资源进行了星级评定,并依照评定的等级按照降序进行了排列。

1.3资源描述方式

对OA资源的描述包括资源名称、资源类型、资源简介、语种、关键词、读者标签等。从调查情况来看,资源名称是所有图书馆都具备的OA资源描述维度。其次是对OA资源的简介,有13个图书馆从该维度对OA资源进行了描述。学科类别和资源类型维度在资源组织方式中已有体现,在此不再多述。有4个图书馆为OA资源贴上了读者标签,通过与读者互动的方式,从用户的角度描述资源。而从语种、关键词维度来进行资源描述的图书馆较少,分别有两个和1个。

1.4 OA资源类型

如表1所示,图书馆收录的OA资源类型主要包括电子图书期刊、硕博士学位论文、预印本文献资源、开放会议文献资源等。此外,一些图书馆还将OA资源的检索平台也收录在内。

表1  OA资源的类型

2高校图书馆OA资源服务的问题

2.1资源标识不明显

OA资源导航服务目的在于向用户揭示隐藏于网络之中的大量开放存取资源,因此栏目本身应位于图书馆网站中相对显眼的位置,以便于用户发现。从调查的情况来看,虽然有26个图书馆的OA资源栏目都位于其图书馆的主页上,但只有10个栏目处于相对醒目的位置,其余16个则需要通过点击下拉菜单等操作才能显示。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那些不熟悉图书馆页面布局的新用户发现资源。此外,从OA资源服务栏目的名称来看,有22个栏目名称中明确标识了“开放资源”“网络资源”或“免费资源”,以此揭示资源的来源及属性,其余则并没有特别强调这些资源的“开放存取”属性。此外,还有一些图书馆虽然也收录了OA资源,但并没有设立单独的资源栏目,而是将其与图书馆购买的电子资源整合在一起,提供给用户。这种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OA资源的利用率,却不利于对OA资源的推广[3]。笔者认为,Open Access的Open有自由获取之意。也就是说,应该告知用户,即使不在校园IP范围内,他们依然可以自由地获取这些资源。

2.2资源组织架构不清晰

组织架构良好的资源导航能够清晰地呈现资源,帮助用户快捷便利地发现所需资源。在上述调查中,42%的图书馆仅仅只是对OA资源进行了简单的罗列。如果图书馆收录的OA资源较少,那么简单的罗列并不会对用户发现资源造成太大的障碍。但如果图书馆收录的OA资源非常丰富,那么简单的罗列对于用户识别资源而言无疑非常不便。

2.3资源揭示不深入

资源揭示是否准确到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用户对其的利用程度。调查显示,许多图书馆对OA资源的揭示仅限于对其名称的描述,有些图书馆虽然有对资源的简介,但对资源内容的揭示水平也十分有限,且揭示维度较少。

2.4资源更新不及时

上述图书馆对OA资源收录的数量从几种到上百种不等,这些资源基本都是靠人工收录。在多变的网络环境下,大多数图书馆都存在着由于更新不及时而出现链接失效的现象。特别是那些收录资源数量庞大的图书馆,其失效链接尤其多。在这些失效链接中,有些是地址发生变更,有些是资源已经不存在,这些现象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用户对资源的利用。

2.5资源内容缺乏针对性

OA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并非所有的OA资源都适用于特定高校的师生用户。但调查发现,上述不同类型的高校图书馆所收录的OA资源差异性并不明显,仅有少数图书馆的收录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其余大多数则不能反映出该校的重点学科及优势专业,即资源的内容缺乏针对性。

2.6资源服务方式单一

调查显示,提供OA资源服务的图书馆,其服务方式无一例外是对OA资源进行简单导航服务。这种对OA资源进行“网址收集+集中页面提供”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为用户和OA资源之间提供了中介作用,但加工过程的信息附加值太低,在用户对资源熟练掌握后容易被取代。

3高校图书馆OA资源服务策略

3.1 OA资源的采集

3.1.1采集原则

①学术性原则。如上所述,OA资源的内容是丰富的,但并非所有的OA资源都具有馆藏价值。因此,在进行OA资源采集时,首先要把握学术性原则,即根据师生的学习、科研需要收集权威的、具有研究参考价值和馆藏价值的OA资源。

②差异化原则。对OA资源的收录还应把握差异化原则,使其与图书馆已购买的馆藏资源形成差异化和互补性。对可以通过OA方式获取的资源,不再使用经费购买,从而使得资源购置经费得到合理的安排,做到效益最大化。

③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是指资源收录范围方面,在全面综合的基础上,还应尽量考虑本校师生的实际信息需求以及本校的学科优势,形成与之匹配的特色资源,比如四川大学的口腔特色资源、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特色资源等。

④稳定性原则。稳定性原则是针对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而言的,为保证用户对OA资源的获取,图书馆采集的OA资源必须是稳定的、长期有效的。这一点可以通过选择那些知名出版社、科研机构作为信息来源加以保障。

3.1.2采集方法

①资源采集技术。目前,OA资源的采集工作基本上都是靠人工完成的,这种手工收录方式对于资源的质量有着较好的保障。但面对浩如烟海的网络资源,仅靠人工进行资源发掘,工作量太大,而收录量也相对较小。因此,在资源采集工作中,引入网络信息自动挖掘技术十分必要。由专业人员制定好符合本馆馆藏发展的OA资源采集策略后,利用数据挖掘技术,由计算机自动对网络资源进行定点检索和跟踪挖掘,抓取包含特定关键词的OA资源信息,从而提高OA资源的收录数量。

②多渠道采集。除了自上而下的OA资源采集流程外,还可以引入自下而上的OA资源推荐流程,即“资源推荐——资源评估——资源收录——整序加工——资源发布——资源利用”。通过这种资源推荐的方式,调动更多用户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从而尽可能多地吸收更多高质量的OA资源。

3.2 OA资源的组织

不同的资源分类方式有着各自的优势。按照OA资源类型进行资源组织,能够直接揭示出OA资源所属类型,便于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判断并获取资源。按照学科类别进行资源组织,能够较好地帮助用户整合覆盖该学科的各种类型的OA资源,有利于用户全面地查找并获取资源。为了更好地帮助用户进行资源获取,图书馆可以同时按照资源类型和学科类别两种方式进行OA资源组织。此外,对于一些师生们特别关注的学术前沿信息,还可以按照专题进行OA资源组织。总之,应尽量本着方便用户的原则,同时结合OA资源自身的特点,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组织。

3.3 OA资源的揭示

对OA资源进行深层次的描述及揭示,是图书馆赋予OA资源附加价值的重要环节。

为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和选择资源,对OA资源的描述应是多维度的、深层次的。《CALIS重点学科导航建设之网络资源著录规则》中对于网络资源的描述有着明确的规定,其中必备的著录项目有6个:题名、主题、关键词、资源类型、资源标识符、语种、学科。而要做到对OA资源描述的完整和详尽,描述项目还应增加资源提供者、资源收录时间及范围、资源特色、使用对象、使用方法等。此外,如果可以允许用户自行为OA资源添加Tags,从使用者的角度来对OA资源进行描述,资源揭示的效果会更好。3.4 OA资源的检索服务

在完成上述对OA资源的深度标引工作的基础上,应形成OA资源的统一检索平台。面向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层次需求的检索功能,同时保证一定的查全率和查准率。对于返回的结果,允许用户进行条件筛选,从而弥补目前OA资源服务中检索功能的欠缺。

3.5 OA资源服务的用户体验

为营造良好的用户体验,OA资源服务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调整。首先在OA资源服务栏目的命名方面,应明确指出OA资源“开放获取”的特点,如“开放获取资源”“OA资源”“开放存取资源”等,使读者通过栏目的名称对这一类资源的属性有所认知。其次,在OA资源服务栏目的“选址”方面,必须形成独立的OA资源服务栏目,并与图书馆购买的馆藏电子资源并列位于图书馆主页展示,以便于用户发现。再次,为方便用户操作,OA资源服务栏目的页面层级不宜过深,从栏目首页到最终的资源页,需要读者操作的次数越少越好。最后,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做成FAQ,为其提供尽可能的使用帮助。

3.6 OA资源服务的日常维护

OA资源服务并非一蹴而就的工作。在资源发布后,日常维护也十分必要。首先,对于收录的OA资源要进行定期测试。地址发生变更的链接要及时更新本地信息,永久失效的链接应及时删除,从而保证所提供OA信息的可用性。其次,定期收集、统计OA资源的访问数据。对那些访问量大、利用率高的OA资源,可以排列在醒目的位置,向更多的用户进行推荐。对那些访问量小、利用率低的网站,应反思对其的资源描述是否恰当,及时修改和调整资源揭示的策略。而对多次调整资源揭示方案后仍无访问量的OA资源,则应考虑该资源是否适合本校用户,从而对OA资源的采集策略进行调整。总之,OA资源服务应该是不断改进和完善的动态的过程。

4 结语

OA资源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获取便捷、更新迅速等特点,它可以有效补充馆藏电子资源,为师生的学习和科研提供便利。同时,OA资源的分散性、不稳定性及资源质量的不均衡也给用户在查找和利用时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图书馆对OA资源的组织、提供工作十分必要。在未来的工作中,实现计算机对OA资源的精准识别、OA资源的深度聚合、OA资源本地化、不断完善OA资源检索平台的功能等是业界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数字资源移动服务研讨会.ProQuest2014中国图书馆使用者调查[EB/OL].[2014-05-23].http://site.lib.hit.edu.cn/ calisconf12/sites/default/files/ppt/a5_2014_survey_china_cn _20140513.pdf.

[2]数字资源移动服务研讨会.Open Access最新动态[EB/OL]. [2014-05-23].http://site.lib.hit.edu.cn/calisconf12/site s/default/files/ppt/b7_calis_presentation_chi_20140513.pdf.

[3]陈光美,刘仁稳.高校图书馆网络资源导航建设现状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1(8):37-38.

[4]夏翠军.CALIS重点学科网络资源导航库的使用情况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9(5):75-78.

[5]杨文珠.我国“211”高校图书馆对OA资源的组织与揭示[J].图书与情报,2009(4):83-86,133.

[6]都蓝,黄如花.“211”高校图书馆对OA资源利用的调查与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09(5):58-62.

张欢女,1987年生。硕士,助理馆员。研究方向:信息资源建设。

张泸月女,1980年生。硕士,馆员。研究方向:用户研究与信息服务。

收稿日期:(2014-09-16;责编:杨新宽。)

猜你喜欢

栏目图书馆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栏目主持人语
图书馆
“大师问答”栏目问答精选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