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数字化阅读服务研究
——以辽宁省图书馆为例

2015-05-13田沈艳辽宁省图书馆辽宁沈阳110015

图书馆学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辽宁省数字化特色

田沈艳(辽宁省图书馆,辽宁沈阳110015)



图书馆数字化阅读服务研究
——以辽宁省图书馆为例

田沈艳
(辽宁省图书馆,辽宁沈阳110015)

[摘要]数字阅读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广泛被读者接受的阅读方式。近几年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发展迅速,广大读者对数字文献的利用方式和途径提出了新的需求。以辽宁省图书馆移动图书馆项目为例,给出一种数字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移动阅读解决方案。

[关键词]移动图书馆知识服务移动阅读手机阅读

[分类号]G250.72

1图书馆数字阅读的内涵

数字阅读指的是阅读的数字化,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阅读对象的数字化,也就是阅读的内容是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的,如电子书、网络小说、电子地图、数码照片、博客、网页等等;二是阅读方式的数字化,就是阅读的载体不是平面的纸张,而是带屏幕显示的电子仪器,如PC电脑、PDA、MP3、MP4、笔记本电脑、手机、阅读器等等。对图书馆而言,“数字阅读”是以丰富的数字资源和阅读平台等基本要素构成图书馆“数字阅读”平台,并辅以馆员的导读服务,与读者的个人需求相得益彰。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宗旨在于能够让广大公众能够最大程度地公平享受信息资源,通过数字网络技术,读者可以享受和体验图书馆资源服务到家的便利与快捷。新一代数字图书馆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图书馆的有机结合和运用,标志着图书馆已经进入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整体化发展的新阶段。

2数字化阅读需求及平台构建

历经长期积累,一些大型图书馆数字资源丰富,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基础雄厚,具备强大的移动阅读服务能力,能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多、更便捷的数字化阅读服务。辽宁省图书馆的数字资源馆藏丰富,目前本馆拥有1.7万种中文电子期刊,7000余种外文电子期刊、国家级会议论文36万余篇、音视频资源近10万种、自建资源总量达1T。为有效实现这些特色数字化资源的价值和效用,图书馆应立足于广泛的读者需求和信息利用习惯,构建移动阅读服务体系。

2.1数字化阅读需求分析

2.1.1动态信息推送

公共图书馆经常举办各类交流活动、读者活动、讲座和会议等,这些活动信息需要广而告之,以便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图书馆可通过移动阅读平台将此类信息发送到各种服务终端设备,方便用户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吸引用户踊跃参与。

2.1.2特色数字资源移动阅读服务

现代图书馆大都拥有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的特色数字资源,有自建特色资源数据库,有很多通过授权获得的特色资源数据库,还有通过网络链接建立的特色资源导航库。图书馆构建这些特色资源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而图书馆移动服务体系建设有利于社会公众不受时空限制地了解和利用此类资源内容,不仅可以实现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的效益,还有利于向社会公众宣传展示图书馆的特色资源和服务,有利于培养社会公众的信息意识和阅读习惯。

2.1.3多样性移动阅读服务

实践证明,图书馆可通过客户端向读者提供电子书、电子期刊、“迷你书房”、电子阅读器等数字资源移动阅读服务。目前,随着数字图书馆技术的成熟和应用,很多图书馆已着手建设移动图书馆服务系统,并基于移动服务平台向读者提供数字化信息服务。现有的移动图书馆服务系统,不仅可以支持多种类型的数字信息资源阅读服务,而且依据读者需求富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的信息推送服务已经成为现实。但就目前的移动图书馆服务系统来看,图书馆依托移动服务平台所能提供服务还十分有限,图书馆移动服务平台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移动服务的内容还有待进一步丰富。构建适合各类人群信息需求的移动图书馆服务体系可谓任重道远。

2.2数字化阅读平台构建

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平台应满足读者多元化的阅读需求,应具备提供多层次信息资源服务的能力。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平台应采用统一的认证机制,使用统一的用户名密码,分别为图书馆文献借阅用户、电子资源检索个人用户、系统管理员等设置不同的访问授权。其平台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平台体系结构

3图书馆数字化阅读服务体系建设策略

据有关调查显示,2010年中国手机阅读市场规模将达46亿元,2013年将突破百亿元大关,到2014年将达到161亿元。中国将因其巨大的人口规模,或在2015年之前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子阅读器市场[2]。鉴于数字化移动阅读的发展态势,图书馆利用丰富的馆藏电子资源为读者提供多元化的阅读服务平台,引导读者正确地运用网络工具,有效获取信息资源成为时代的要求。图书馆要想发挥数字化资源建设效益,要想赢得更多的读者,必须构建移动阅读服务体系。

3.1丰富馆藏数字化信息资源

就辽宁省图书馆数字化阅读的推广实践来看,公共图书馆数字化服务体系建设应该突出大众化、休闲化、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并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数字化资源体系建设。

3.1.1数字资源的外购

辽宁省图书馆与数据供应商合作对用户和资源进行管理。在移动阅读服务方面主要是基于数据供应商提供的方正电子图书中华数字书苑、龙源手机图书馆两个数据库支持,此外与北京超星数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构建移动阅读平台。用户可在手机、pad等移动设备上自助完成个人借阅查询、馆藏查阅、图书馆最新咨询浏览,同时拥有超过百万册电子图书,海量报纸文章以及中外文献元数据供用户自由选择。图书馆利用数字资源外购的方式为广大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移动阅读服务。

3.1.2自建数字资源

辽宁省图书馆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建设本馆的数字化资源,在20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地探索创新,立足于本馆丰富的馆藏资源,植根于辽宁地区特有的历史、文化特色,开发建设了一批高质量的专题数据库。如《盛京时报》《馆藏东北地区建国前期刊》《东北图录》《家谱》等大型数据库。目前,该馆自建数据库的内容涵盖了历史、人文、经济、法律、艺术等多个领域;数据库的形式包含了全文、图片、声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现有自建数据库共计31个,全部向读者免费开放。

3.2数字化阅读服务的方式

3.2.1建设移动图书馆

移动阅读是指使用手机或带有通信功能的电子书阅读器等通信终端进行的口袋化、移动化、个人化的电子阅读行为,阅读的内容既包括图书、报纸、杂志、博客、原创文学等,也包括专门定制的手机报、手机杂志、动漫及各类互动资讯等内容。辽宁省图书馆于2012年5月开通了移动图书馆业务。读者通过移动设备可随时随地访问该馆的数字资源。在移动图书馆平台上,图书馆除了提供常规的服务指南、规章制度和各种公告信息外,还提供书目查询、续借、预约,以及各种学术数据库全文资料的检索查询、下载和浏览服务。

3.2.2数字化阅读体验服务

2012年11月12日,辽宁省图书馆推出数字阅读体验活动,向读者提供数字阅读器,让读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享受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与服务,将“个人图书馆”带在身边,体验行走中的移动阅读乐趣。

3.2.3开通虚拟网服务

到馆读者在电子阅览室进行访问数字资源时,通过对目标地址的解析确定访问路径,若访问的是虚拟网资源,则通过IPSEC VPN通道来获取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否则仍按照原有路径进行访问。目前,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虚拟网的建设尚处在尝试阶段,随着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未来将在全国实现各公共图书馆的网络互联,届时,将会使更多的读者享受到虚拟网建设所带来的方便、快捷的服务。

3.2.4开通无线上网服务

2012年,辽宁省图书馆在本馆二、三楼读者公共区域及四楼的阅览室开通了无线网络,开始为读者提供免费无线上网服务。读者可通过自身携带的笔记本、iPad、手机及其他移动上网设备使用本馆提供的无线网络服务。读者通过无线网络不但可以登录Internet,也可查阅我本所有的数字资源。

3.2.5开通“迷你书房”借阅服务

为了适应数字阅读和移动阅读的时代潮流,辽宁省图书馆于2014年向读者推出一款小巧便捷的移动阅读设备。该产品的构建基于辽宁省图书馆数字图书平台,将授权码写入U盘,读者只需将U盘连接到电脑即可免输入口令及认证,直接登录辽宁省图书馆数字图书网站进行在线阅读电子书或者将电子书直接下载到本地电脑。迷你书房内置精美绿色版阅读器,是一款十分便利的数字移动阅读设备。

4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未来展望

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是以数字图书馆为依托的服务。辽宁省图书馆移动阅读推广的实践给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带来了很多启示。笔者认为,未来的数字图书馆建设应该遵循以下几种模式。

4.1突出特色

将本馆的特色资源,包括古籍善本、地方文献以及其他特色馆藏进行数字化,建成特色资源数据库,使馆藏特色文献信息资源成为网络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并提供网上共享,方便人们随时检索和利用。每一个数字图书馆将成为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的节点,众多的数字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组成一个数字图书馆联盟,各种特色信息资源高度集成,互补余缺,全面共享。当前,各图书馆在引进一些商用数据库时,应该充分调研,引进那些特色鲜明能够与本馆方针任务相符、能够为我所用、能够与本馆藏书特点相得益彰的数据库。在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本地化处理过程中也应该特色优先。数字图书馆重在特色资源建设,惟有特色才能生存,惟有特色才能更好地实现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效益,才能满足广大用户的检索需求。

4.2服务主导

未来的数字图书馆将进一步利用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实现数字图书馆资源快捷、方便的传输服务。高清还原、可检索、可编辑、高效数据采集的数字图书,是未来数字图书的发展方向,在将来的数字图书馆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如:对于广告和时尚设计师行业,人们需要由超大型高清图片构成的数字图书馆;对于古籍、古董领域,人们需要有立体展示其本来面目的图文并茂的数据库。数字图书馆建设应该面向读者需求,以实现文献资源的价值,最大限度满足读者需要为目的。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组织与建设应该以服务为主导。数字图书馆建设应该纳入国家公共信息服务体系,科学规划,统一标准,建以致用,突出效益。各图书馆没有必要将所有的馆藏文献数字化,也没有必要将所有的出版物收集齐全。对一些文献服务公司、出版社、代理商等建立的商用文献数据库,各图书馆没有必要照单全收,必须遵循以用为主的文献资源建设原则。如果各图书馆都能以服务为主导来规划和建设数字图书馆,那么广大读者就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更广泛的数字图书馆资源。

数字图书馆是一门全新的科学技术,也是一项全新的社会事业。数字图书馆是一种拥有多种媒体内容的信息资源,能为用户方便、快捷地获取信息提供服务的社会信息平台。数字图书馆是推广数字化阅读的重要平台。数字图书馆是人类知识财富的集合,数字图书馆是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途径。当前,数字化阅读已经成为时代的发展潮流,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应该适应时代发展,适应广大读者的需求,准确定位,统筹规划,科学发展,切勿盲从。

参考文献:

[1]常向阳.基于数字阅读的图书馆服务[J].图书馆学研究,2013(2):19-21.

[2]移动阅读正在改变着人们的阅读方式和习惯[EB/OL]. (2010-12-17)[2014-10-13].http://labs.chinamobile.com/ mblog/668567_74325.

[3]李辉.论图书馆“数字阅读”体系建设[J].图书馆学研究,2013(2):61-62.

[4]黄丹.数字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的移动阅读方案—以南京图书馆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2(2):188-190.

田沈艳女,1969年生。本科学历,副研究馆员。

收稿日期:(2014-12-20;责编:徐向东。)

猜你喜欢

辽宁省数字化特色
图解辽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特色种植促增收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完美的特色党建
数字化制胜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