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304例学龄前儿童呼吸道感染病毒五联检结果分析

2015-05-08王新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4期
关键词:病毒检测病毒感染病原体

王新华

1304例学龄前儿童呼吸道感染病毒五联检结果分析

王新华

目的 分析1304例学龄前儿童呼吸道感染病毒检测情况。方法 采用荧光免疫法对1304例学龄前儿童血液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 (ADV)、甲型流感病毒(IFA)、乙型流感病毒(IFB)、副流感病毒(PIVS)进行检测, 分析各种病毒的检出情况。结果 在1304例标本中, 病毒检测阳性率为57.52%(750/1304), 单项病原体检出率为49.08%(640/1304), 依次为IFB 43.44%(278/640), PIVS 26.41%(169/640), RSV 19.53%(125/640), ADV 9.38%(60/640), IFA 1.25%(8/640);混合感染检出率为8.44%(110/1304);IFB、PIVS、RSV在不同季节检出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地区学龄前儿童呼吸道感染病毒以IFB、PIVS、RSV为主, 冬季是病毒感染的好发季节。

学龄前儿童;呼吸道感染;间接免疫荧光法;病毒

病毒感染是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常见原因, 由于其临床症状不典型, 极易被误诊或忽视, 从而引起疾病的延误。为了解本地区学龄前儿童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毒分布情况, 作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对1304例学龄前儿童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了检测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7月~2014年6月本院儿科呼吸道感染患者1304例, 其中男823例, 女481例, 年龄最小8 d,最大6岁7个月。

1.2 仪器与试剂 仪器为日本奥林巴斯BX51TR-32FB3-F01型正荧光显微镜, 试剂为西班牙VIRCELL公司生产的荧光免疫分析试剂盒, 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1.3 试验方法 抽取调查对象静脉血2 ml, 2 h内分离血清,采用IFA法检测血清中RSV、ADV、IFA、IFB、PIVS等5种病毒抗体。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形式表示, 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形式表示, 实施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1304例学龄前儿童呼吸道感染病毒检测结果 病毒检测阳性率为57.52%(750/1304), 单项病原体检出率为49.08%(640/1304), 依次为IFB 43.44%(278/640), PIVS 26.41% (169/640), RSV 19.53%(125/640), ADV 9.38%(60/640), IFA 1.25%(8/640);混合感染检出率为8.44%(110/1304), 二项病毒感染检出率为61.82%(68/110);三项病毒感染检出率为32.73%(36/110);四项病毒感染检出率为5.45%(6/110)。

2.2 不同季节呼吸道病毒感染五联检结果比较, 见表1。

表1 不同季节呼吸道病毒感染五联检结果比较[n(%)]

3 讨论

呼吸道感染是儿童常见临床症状, 病毒感染是主要原因之一, 因其临床表现的非特异性, 给临床医生的诊断带来很大困难, 确诊主要靠实验室检查, 常用方法有病原体分离培养、组织培养、核酸扩增等, 但这些方法因为操作费时、价格昂贵、实验条件要求高等原因很难普及。近年来, 随着免疫标记技术的广泛应用, 快速、简便且成本低廉的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研究显示, 本文采用的IFA法灵敏度≥93.8%, 特异性≥96.3%, 可以为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断提供准确的检验信息, 指导临床用药[1]。

研究显示, 本地区学龄前儿童吸道感染五种病毒的IgM抗体总检出率为57.52%, 单项病原体检出率为49.08%;混合感染检出率为8.44%, 高于国内其他学者报告水平[2,3], 这可能与不同地区的气候环境、空气质量差异及检测方法不同有关。在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毒中, 排在前三位的是IFB、PIVS、RSV, 占总病原体的89.38%(572/640)。IFB是一种造成人类及动物患流行性感冒的RNA病毒, 通过侵袭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 引起宿主细胞变性、坏死乃至脱落, 造成黏膜充血、水肿和分泌物增加, 从而产生鼻塞、流涕、咽喉疼痛、干咳以及其他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当病毒蔓延至下呼吸道, 则可能引起毛细支气管炎和间质性肺炎[4]。HPIVs是单链的RNA病毒, 病毒表面含有溶合酶和红血球凝聚素-神经氨酸苷酶的糖蛋白质, 患者通过吸入由于喷嚏和咳嗽产生的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而感染, 造成反复发作的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和喉咙痛)[5], 极易引起儿童喉气管支气管炎, 由于儿童抵抗力较低, 常能造成严重的反复感染的下呼吸道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和细支气管炎)。

RSV属于副黏液病毒, 属于RNA病毒, 是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包括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最重要的病因之一, 虽然在5岁以下的儿童中有70%血清中存在抗RSV抗体, 但抗体抗感染作用不明显, 尤其是6个月以下的婴儿, 由于支气管、肺均未发育成熟, 极易引起RSV的感染, 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喘鸣等症状, 婴幼儿常伴发热, 并可在其他症状和体征以前最早出现[6]

研究显示: IFB、PIVS、RSV在不同的季节里检出率有明显区别,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IFB冬春季节感染率较高, PIVS、RSV秋、冬、春季感染率较高, ADV和IFA季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不同季节病毒感染的检出分析, 冬季是学龄前儿童病毒感染的高发季节, 究其原因, 主要是冬季北方气温低, 天气干燥, 容易出现口干、咽干、皮肤干燥等现象, 加上人体的抵抗力下降, 从而使呼吸道防御功能降低, 导致细菌、病毒长驱直入并迅速繁殖, 引起呼吸道疾病。

综上所述, 对呼吸道疾病患者, 应及早进行病原体的IgM检测, 使患者早日达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避免抗菌药物的滥用。

[1] 孔丽梅, 周丽萍, 李超, 等.章丘地区下呼吸道感染儿童病原学检测及CRP、hs-CRP、白细胞联合测定的临床应用.当代医学, 2011, 17(4):30-32.

[2] 吴茜, 温柏平, 杨月煌, 等.住院儿童下呼吸道非典型比原体感染5年流行病学分析.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1, 19(2):131-133.

[3] 张泉, 付光宇, 李晓霞, 等.呼吸道联检试剂在儿童不典型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研究.医药论坛杂志, 2010, 31(20):171-173.[4] 黄春光.佛山地区呼吸道非典型病原体感染流行病学研究.当代医学, 2013, 19(8):154.

[5] 董敏, 张晓军, 周厚清.非典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意义.医药论坛杂志, 2012, 33(5):15-16.

[6] 张丽丽, 唐淑英, 谢正德, 等.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病毒原学及其临床特征.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8, 22(11):1743-1744.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4.187

2014-09-19]

450100 荥阳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猜你喜欢

病毒检测病毒感染病原体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2021下半年加州鲈病毒检测总结与建议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野生脊椎动物与病原体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Genetop马铃薯病毒试剂盒在马铃薯病毒检测上的应用综述
呼吸道病原体九联检与痰培养联合应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的价值研究
降钙素原联合病原体检测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