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行为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命质量影响的研究

2015-05-08李永春丛瑞华邱碧秀王晓杰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4期
关键词:阻塞性量表生命

李永春 丛瑞华 邱碧秀 王晓杰 苗 丽

心理行为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命质量影响的研究

李永春 丛瑞华 邱碧秀 王晓杰 苗 丽

目的 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96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 每组4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 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行为干预。护理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活力及总体健康六项进行评分后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生命质量SF-36量表中各维度的分值相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行为干预能改善COPD患者的心理状况, 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具有临床价值和社会价值, 值得推广应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理行为干预;生命质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简称慢阻肺。由于COPD病程比较漫长, 临床上治疗起来比较棘手, 不易很快见到效果, 而且反复发作, 不可逆转, 常呈进行性加重, 进而会引发患者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对患者的生命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进而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 增加了患者的死亡率[1], 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加重了社会的经济负担。如果只是依赖常规的药物治疗及护理有时难以控制患者的病情。自2011年以来本科室在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 对患者的心理行为进行干预, 效果满意,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共96例COPD患者, 均在2011年10月~2014年5月在本院呼吸科接受治疗。全部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COPD的诊断标准[2]。全部患者意识清晰、认知正常、语言沟通正常, 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同意并签署协议自愿参加, 并能够配合完成本研究。患者病情较稳定, 不需长期卧床, 生活可以自理, 听力、视力均正常,所有患者没有严重并发症, 没有严重的心、脑、肾、肝、肺等疾病。为了便于研究, 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 每组48例。对照组包括男26例, 女22例, 平均年龄(45.23±3.65)岁, 病程5~15年;干预组包括男28例, 女20例, 平均年龄(43.42±4.16)岁, 病程6~14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 例如饮食指导、观察生命体征、疾病宣教、用药指导等。对于干预组的患者,不仅仅要进行常规护理, 还对患者的心理进行有效的行为干预, 为期6个月, 具体内容如下:①主动接近患者, 耐心与患者交流, 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 及时发现患者焦虑、悲观等不良情绪,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 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②用温柔的语言向患者讲解疾病发生的原因、治疗方法及需要配合的注意事项, 讲解治疗成功的实例, 减轻其焦虑与抑郁的程度, 缓解内心压力,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③引导患者遇到不开心的事时从多角度看问题, 尽量从积极的一面来看, 教会患者学会自我安慰, 心有不顺时要积极寻找客观原因, 不要过分谴责自己;④在与患者交流过程中应一直保持和蔼的态度, 对患者表示尊重、理解、同情和关心, 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⑤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 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 多陪伴、多关心、多鼓励、多安慰。

1.3 效果评价 对全部患者护理6个月后, 参照许军等[3]的健康测量量表SF-36, 对两组患者的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活力及总体健康六项进行评分, 得分越高说明健康状况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生命质量SF-36量表中各维度的分值相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干预组和对照组护理6个月后SF-36量表评分比较( x-±s, 分)

3 讨论

我国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空气质量降低, 吸烟的人口居高不下, COPD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WHO资料显示COPD的死亡率居所有死因的第四位, 并逐年增加。另有资料报道,到2020年, COPD将成为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五位[4]。患者良好的情绪及乐观的心态对疾病的恢复起着巨大的作用,从而提高了患者生命的质量。相反, 紧张、焦虑、忧伤、抑郁等负性情绪会使病情加重, 对患者的生命质量会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患者治疗失败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患者存在心理障碍[5]。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 COPD患者的生命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 换言之就是治疗的目的不只是重视寿命的延长, 患者的生命质量同样重要。所以, 对存在心理障碍的COPD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心理行为干预非常关键。本研究中, 干预组的生命质量评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心理行为干预对COPD患者的心理状况改善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具有临床价值和社会价值, 值得推广应用。

[1] 皋萍.心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医学信息, 2014, 27(2):242.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7, 30(1):8-17.

[3] 许军, 胡敏燕, 杨云滨, 等.健康测量量表SF-36.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1999, 8(2):150-152.

[4] 潘培育.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14(17)333-335.

[5] 杨鲲, 李遵清, 曹华伟, 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情绪障碍、生活质量及心理干预的追踪研究.齐鲁护理杂志, 2012, 18(1): 1-4.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4.161

2014-11-04]

2011年度黑龙江省卫生厅科技计划立项课题(项目编号:2011-191)

163316 大庆市人民医院(哈医大五院)呼吸科(李永春 邱碧秀 王晓杰 苗丽);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丛瑞华)

猜你喜欢

阻塞性量表生命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CAT评分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