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阻肺护理管理的探讨

2015-05-08郑美琼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4期
关键词:阻塞性优质有效率

尚 茜 郑美琼 孙 亮

慢阻肺护理管理的探讨

尚 茜 郑美琼 孙 亮

目的 探讨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的护理管理。方法 120例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6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管理模式进行护理, 观察组按照优质管理模式护理。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35.00%、有效率55.00%以及总有效率90.00%都高于对照组30.00%、48.33%、78.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优质管理模式相对常规管理模式进行护理, 可以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管理

慢阻肺是以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为基本病理基础的,表现为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 可逐渐发展成呼吸衰竭。该病长期以呼吸困难、喘息为特点,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由于该病在临床上治疗具有局限性, 只能控制和尽可能对症治疗改善症状。因此护理在此时显得尤为关键, 患者住院期间护士照顾的时间远远多于医生诊治的时间。因此, 护理是改善患者心理和身体问题的重要一环[1]。护理结果的好坏,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护理管理模式决定的。作者研究优质管理模式和常规管理模式护理的慢阻肺患者120例, 旨在探寻最佳的临床治疗方案, 结果确切, 现将治疗方法与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把本科2009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120例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60例, 其临床症状有:呼吸困难、气短、喘息、慢性咳嗽、咯痰、胸闷, 经肺功能检查和胸部X片检查确诊,符合第8版《内科学》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标准。对照组, 男女比例33:27;年龄45~76岁, 平均年龄(55.24±8.79)岁;病程3~20年, 平均病程(6.57±4.38)年。观察组, 男女比例31:29;年龄48~79岁, 平均年龄(53.45±9.29)岁;病程4~19年, 平均病程(7.76±3.66)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进行基础护理:让患者使用半卧位姿势, 保证病房空气流通, 保持病房合适的温度和湿度, 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排痰、必要时使用呼吸机或切开气管机械呼吸), 对于已经出现肺源性心脏病且引起心力衰竭的, 进行心电图监护, 按时给药, 给以营养易消化的饮食。

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①建立慢阻肺完善规范的管理流程, 对于刚入院的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宣教慢阻肺相关知识, 日常生活该如何护理, 叮嘱患者戒烟戒酒, 纠正其不良习惯。②根据患者病情, 与患者进行深入沟通, 并借此进行心理疏导, 减少患者抑郁。③护士查房常态化, 早晚2次, 严密观察患者呼吸道畅通情况, 患者呼吸道阻塞及时联系医生。④合理饮食、保证病房舒适的居住环境和通风。⑤当出现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 立即联络医生进行紧急抢救,并准备好相关器械。

1.3 疗效评定标准[2]显效: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0.7, 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80%,呼吸困难明显缓解;有效:FEV1/FVC≤0.7, FEV1 在50%~80%,呼吸困难有所缓解;无效:FEV1/FVC≤0.7, FEV1<50%, 呼吸困难没有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率、有效率以及总有效率都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临床上对慢阻肺进行治疗控制、改善预后的过程中, 护理起着不可提替代的作用。慢阻肺是慢性进行性加重疾病,且不完全可逆, 可继发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简单的药物治疗不足以显著改善临床疗效, 而优质的护理模式可以一定程度的弥补这一弱势[2]。其理论依据是规范化标准化的护理管理流程, 可以规范护士的职业行为, 提高职业水平;健康宣教,可消除患者顾虑, 提高依从性, 改善患者不良习惯和减少患者心理焦虑。本文数据表明, 优质管理模式的显效率和有效率都高于常规护理模式。

综上所述, 当护理慢阻肺患者时, 应当制定标准规范的护理管理流程, 采用优质管理护理可以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陆再英, 钟南山.内科学.第7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62-64.

[2] 张英兰, 方邦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经验.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 8(18):159-160.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7, 30(1):8.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4.159

2014-08-27]

450003 河南省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阻塞性优质有效率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CAT评分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很有效率
藏药当佐治疗胃病的疗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