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实施效果评价

2015-05-08吴慧慧龚从芬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4期
关键词:脑出血实验组发生率

吴慧慧 龚从芬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实施效果评价

吴慧慧 龚从芬

目的 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实施效果, 从而为疾病的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 10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 而实验组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疾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0.1±1.2)d, 并发症发生率为8%, 治疗满意度为96%;而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6.5±1.6)d, 并发症发生率为22%, 治疗满意度为82%。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较常规护理模式, 对脑出血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 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临床护理路径;脑出血;治疗效果

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和多发性疾病, 脑出血指的是脑实质内血管自发引起的一种非创伤性的出血, 该疾病发病急骤,具有高致残率以及高病死率的特点。因此, 临床护理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很重要的意义[1]。为了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实施效果, 从而为疾病的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本文以本院在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 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在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50例。实验组中男24例, 女26例, 年龄37~66岁,平均年龄(50.4±3.7)岁;对照组中男25例, 女25例, 年龄36~65岁, 平均年龄(49.6±3.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 其具体可以概括如下:①入院1 d: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医院环境及各项管理制度, 并及时给予患者建立静脉通道以及对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②入院2~6 d:与患者耐心进行交流和沟通, 向其详细介绍脑出血疾病的相关知识, 并对其进行心理干预, 减轻或消除患者紧张和恐怖的负面心理情绪。同时也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对患者的饮食、用药以及并发症的预防进行针对性的指导。③入院7~14 d:指导有需要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并对其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的介绍。④出院:教育指导患者坚持进行康复训练, 同时也要按时进行服药和对饮食进行良好控制, 并对患者进行定期的随访。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软件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形式表示, 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形式表示, 实施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0.1±1.2)d, 并发症发生率为8%, 治疗满意度为96%;而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6.5±1.6)d, 并发症发生率为22%, 治疗满意度为82%。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脑出血患者治疗效果比较[x-±s, (n, %)]

3 讨论

传统护理模式多是对临床医师医嘱的执行, 并配合医生对疾病进行治疗, 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没有任何系统性和预见性[2]。近几年来, 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 临床护理路径在临床上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本研究中, 实验组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 脑出血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小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2%;这表明, 临床护理路径对于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更好, 可以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是医护人员在每天标准护理计划的基础上, 为有特殊需要的患者所制定的针对性住院护理模式, 从而有利于患者得到更加科学以及更加全面的护理[3,4]。在护理过程中, 通过对患者病情的检查、治疗及护理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描述和记录,不仅有利于对全程护理质量进行控制, 而且也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3]。另一方面, 该护理模式主要是以患者为主体,尽可能从各个方面满足患者的各项护理需求, 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有效的控制, 从而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对比常规的护理方法, 临床护理路径还注重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 提高患者治疗的积极性[5]。

综上所述, 相比较常规护理模式, 对脑出血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 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1] 田英姿.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卒中康复患者的效果评价.中国医药指南, 2014(3):221-222.

[2] 沈红英.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2013, 23(5):2439-2440.

[3] 闫文娟.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3, 23(1):263-264.

[4] 周海青.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健康之路, 2014(1):276.

[5] 于霞, 苗春艳.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3, 23(4):339-340.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4.153

2014-09-19]

442000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神经内科(吴慧慧)

周建华

猜你喜欢

脑出血实验组发生率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无缝隙管理模式对ICU多重耐药菌发生率的影响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