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护理观察

2015-05-08王中颖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4期
关键词:微波宫颈有效率

王中颖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护理观察

王中颖

目的 探讨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100例接受微波治疗的宫颈糜烂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 各为50例,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时同时给予围术期优质护理及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大于参考组72%,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考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围术期给予患者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预防术后并发症, 促进患者康复。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临床护理

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的主要表现形式, 患者出现脓性、血性白带等, 伴随腰酸、腰痛、腹坠等不适感, 疾病可进展为宫颈癌, 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目前临床治疗宫颈糜烂主要依靠微波治疗, 微波可对生物组织发挥致热效应,组织内部温度升高, 组织烧灼、凝固并达到止血的效果[1]。患者病情严重情况、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均在较大程度上直接影响手术效果, 而患者围术期护理亦有着较大作用。为探讨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有效护理措施, 作者对本院近2年收治的100例宫颈糜烂患者进行研究分析,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100例宫颈糜烂患者, 年龄35~58岁, 平均年龄(44.98±4.33)岁,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阴道镜下活检、HPV、TCT及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等, 均符合宫颈糜烂的相关诊断标准, 同时排除宫颈结核、宫颈癌的可能, 患者均已婚, 孕次1~4次, 均为非妊娠期;糜烂程度:Ⅰ度21例, Ⅱ度52例, Ⅲ度27例;其中颗粒型32例, 单纯型33例, 乳突型35例,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 各50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术前7 d严禁性生活, 月经干净后3~7 d后进行手术治疗, 术前告知患者排空肠道、膀胱, 同时取膀胱结石位,对外阴、阴道常规消毒, 铺无菌巾, 宫颈采用碘伏、乙醇或5%聚维酮碘消毒, 宫颈表面分泌物用无菌干棉球擦干净。直视状态下进行操作, 微波开关时间、输出功率均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调整, 微波电极与病灶相连接, 直至宫颈面变为白色,完全凝固, 无出血。对于术中出血或者渗血者, 将治疗功率调小, 并用棉球进行擦拭。手术结束后, 红霉素膏涂抹在宫颈部位。

参考组患者手术前接受健康教育, 主要包括注意事项、术中体位等, 术后给予患者抗生素预防感染的发生。观察组围术期接受优质护理干预, 具体如下:①术前护理, 患者多可出现恐慌、焦虑等负面情绪, 直接对手术进程及效果产生影响, 因此医护人员要加强对患者情绪动态观察, 及时给予心理护理干预, 将疾病情况、手术后效果、患者可能出现的负面情绪等告知患者, 并对患者提出的疑惑、问题等进行解答, 告知其微波治疗的优势, 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 争取患者主动积极的治疗。术前医护人员要做好准备, 充分了解微波治疗的深度及范围, 并根据患者糜烂情况对微波进行调整。②术中护理, 医护人员熟练操作治疗仪, 帮助医生测量宫颈糜烂面积, 并辅助凝固, 严格控制开关时间, 严禁遗漏, 从而保证病灶组织彻底凝固, 而正常组织得到保护, 尽量预防瘢痕组织的形成。③术后护理, 医护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病情的观察, 将呋喃西林棉球放置在宫颈创面, 术后6~8 d取出, 隔天更换1次药物, 一般换药3~4次即可。术后给予患者抗生素类药物治疗, 一般接受5~7 d。术后7 d内患者宫颈可出现水肿, 会有大量水样液体自阴道内流出, 同时患者伴随腰腹酸胀、腹部下坠等, 对于患者伴随的少量阴道出血, 无需特殊处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告知其术后严禁跳、跑等运动, 并勤换内裤, 保证外阴干净。术后2个月内严禁冲洗阴道、坐浴、性生活, 定期到医院接受复查。

1.3 疗效判定标准[2]痊愈:宫颈糜烂面完全愈合, 宫颈光滑, 随访2个月未出现复发现象;显效:宫颈糜烂面明显缩小, 宫颈较为光滑;无效:宫颈糜烂面无变化。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形式表示, 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形式表示, 实施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宫颈糜烂患者临床疗效情况对比 观察组治疗痊愈23例, 显效25例, 无效2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6%;参考组治疗痊愈16例, 显效20例, 无效14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72%,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宫颈糜烂患者临床疗效情况对比(n, %)

2.2 观察组术后出现1例阴道出血, 并发症发生率为2%,参考组术后出现6例阴道出血, 并发症发生率为12%,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宫颈糜烂为宫颈炎常见病理改变, 会严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以及生育功能, 严重困扰女性身心健康。传统治疗方式治标不治本, 难以根治, 且严重危害其生育能力。近年来通过微波治疗能够促进局部组织蛋白坏死、变性、凝固、脱落、结痂、止血等效果显著, 同时不会对未婚妇女未来生育产生影响, 有着显著的效果[3]。在微波治疗围术期给予患者优质护理干预, 能够满足患者的心理及生理需求, 消除患者顾虑,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同时手术治疗宫颈糜烂效果明显提高, 减少了术后出血的发生率, 促进预后的改善。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 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

综上所述, 在微波治疗宫颈糜烂期间给予患者优质护理干预, 能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预防并发症发生, 有着显著的临床价值。

[1] 韦雪燕.微波治疗官颈糜烂效果观察及护理体会.现代护理, 2010, 7(28):95-96.

[2] 黄毓嫒.LEEP刀与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比较.中外医学研究, 2011, 9(8):10-11.

[3] 王霞, 高绪莲.微波治疗宫颈糜烂336例分析.中国健康月刊(A), 2011, 30(3):225.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4.128

2014-10-09]

114014 辽宁省鞍山市第二医院

猜你喜欢

微波宫颈有效率
把好宫颈这道“安全门”
怀孕后宫颈管短怎么办
这几种“宫颈糜烂”需要治疗
HPV感染——“宫颈的感冒”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很有效率
为什么
一种USB 接口的微波开关控制器设计
微波冷笑话
藏药当佐治疗胃病的疗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