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芪参益心方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2015-05-08李志光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4期
关键词:风湿性心动图西药

李志光

芪参益心方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李志光

目的 探索芪参益心方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76例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芪参益心方, 4周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1.58%,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79%, 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超声心动图射血分值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合用芪参益心方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探索。

芪参益心方;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效果

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 是风湿性炎症过程中累及心脏瓣膜而造成的一种心脏病, 患病初期常无明显症状, 后期则常出现心慌乏力、胸闷气喘、面唇发绀、肢体水肿等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的表现。作者探索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芪参益心方治疗该病并发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 效果满意,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临床观察对象为本院心病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76例风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均经病史、体检、胸心X线片、超声心动图检查而确诊, 并排除其他心脏疾病以及肝、肾、呼吸、造血系统的严重原发性疾病, 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38例。治疗组中男11例, 女27例, 年龄41~70岁, 平均年龄(43.2±6.7)岁, 病程3~23年, 平均病程(9.5±6.3)年, 心功能Ⅱ级9例, Ⅲ级22例, 心功能Ⅳ级7例, 合并心房纤颤13例;对照组中男9例, 女29例, 年龄38~71岁, 平均年龄(45.1±7.1)岁, 病程2.5~22年, 平均病程(8.8±5.6)年, 心功能Ⅱ级11例, Ⅲ级21例, Ⅳ级6例,合并心房纤颤15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 给予氢氯噻嗪片50 mg或呋噻米片40 mg, 1~2次/d口服;螺内酯片20 mg, 1次/d口服;地高辛片0.125~0.25 mg, 1次/d口服;依那普利片5~10 mg, 1~2次/d口服;比索洛尔片2.5~5 mg, 1次/d口服;治疗期间视病情给予吸氧、纠正电解质紊乱、抗感染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自拟芪参益心方,处方组成:黄芪40 g、人参10 g(另煎)、制附子10 g(先煎)、桂枝6 g、赤芍15 g、川芎10 g、丹参15 g、当归15 g、炙葶苈子12 g、茯苓皮30 g、益母草30 g、炙甘草5 g, 1剂/d,水煎取汁400 ml, 分2次温服。加减:水肿甚者加猪苓12 g、泽泻12 g、大腹皮12 g;痰多者加清半夏10 g、浙贝母12 g、陈皮12 g;喘甚者加五味子10 g、栝蒌10 g。两组病例观察疗程均为4周, 治疗前后均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NA)心功能分级标准评价心功能, 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左室射血分值等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

1.3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拟定。显效:心功能达到Ⅰ级或心功能进步2级以上, 症状体征及各项检查明显改善;有效:心功能进步1级而未达到Ⅰ级心功能, 症状体征及各项检查有所改善;无效:心功能提升不足1级, 或症状体征及各项检查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和超声心动图射血分值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射血分值情况比较( x-±s, %)

3 讨论

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在中医学属于心悸、咳喘、水肿等疾病范畴, 中医学认为该病主要由于素体脏腑气血亏虚, 复因感受外邪, 邪客心脉, 致心气愈加亏损, 不能鼓动营血, 因而血行瘀滞, 脉道不利, 气机受阻, 三焦壅塞, 病久则致阴阳俱虚, 虚实夹杂, 久虚不复, 每因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劳累等诱发或加重病情。因此中医学认为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气亏虚是其病机的关键所在, 而血瘀水停是继发于心气亏虚的兼证。在本病病程中, 气虚血瘀水停并行变化, 随病程迁延而加重, 其总属本虚标实之证, 气血阴阳俱虚为本虚, 血瘀水停为标实。故而中医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应标本兼治, 当以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为基本治法。作者自拟芪参益心方中以大剂量黄芪、人参大补元气、益心补肺;附子、桂枝温阳通脉, 当归、丹参、川芎、赤芍、益母草活血化瘀, 可以起到改善血液循环障碍, 减轻肺淤血, 增强心脏功能的作用, 伍用葶苈子、茯苓皮以利肺气并行水消肿, 改善心力衰竭症状, 全方共奏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之功效, 恰能切中病机, 符合中医学辨病辨证施治之原则。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 黄芪具有扩张外周血管、增强心肌收缩力、抗心律失常、利尿、改善心功能和左室重构的作用[2]。人参能改善心肌代谢, 增强心肌能量储备, 加强心肌收缩力[3]。附子的有效成分之一消旋去乌头碱对β受体有类似异丙肾上腺素的作用, 能提高心肌收缩力, 提高心排出量[4]。葶苈子也具有显著的强心利尿作用[5]。本文观察结果也证实了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合用芪参益心方能够显著提高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 并与现代药理学有关研究成果相吻合, 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探索。

[1]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77.

[2] 王浴生, 邓文龙, 薛春生.中药药理与应用.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989.

[3] 郭会军, 杨建宁, 李彥知, 等.中医治疗扩张性心肌病简述.中国中医现代远程教育, 2011, 18(9):165.

[4] 姜文卿.附子Ⅰ号的临床研究.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1, 1(1):6.

[5] 吴晓玲, 杨裕中, 黄东亮.葶苈子水提取物对狗左心室功能的作用.中药材, 1998, 21(5):243-245.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4.121

2014-10-23]

455000 安阳市中医院心病科

猜你喜欢

风湿性心动图西药
超声心动图诊断Fabry病1例
王新房:中国超声心动图之父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的超声特征及其临床诊断分析
西药和中成药的配伍使用致不良反应分析
早孕期超声心动图在胎儿严重先心病中的应用
超声心动图诊断Loffler心内膜炎1例
蒙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101例疗效观察
蒙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疗效观察
美托洛尔在风湿性心脏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