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盐酸右美托咪定用于重症监护患者镇静及镇痛的临床观察

2015-05-08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4期
关键词:咪达唑仑咪定监护

任 珂

盐酸右美托咪定用于重症监护患者镇静及镇痛的临床观察

任 珂

目的 分析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用于重症监护患者镇静及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86例重症室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咪达唑仑药物治疗方式, 试验组患者采用盐酸右美托咪定药物治疗方式, 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机械通气时间、心率、血压以及呼吸频率等情况。结果 药物调整剂量后两组患者的Ramsay评分在2~4分时, 试验组患者的视觉模拟法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 试验组患者的唤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试验组患者出现1例患者血压下降, 1例患者出现心动过缓, 自主呼吸频率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患者出现8例血压下降, 6例患者出现心率下降, 5例患者出现自主呼吸频率下降, 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无明显差异,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右美托咪定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的镇静、镇痛作用效果明显, 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盐酸右美托咪定;重症监护;镇痛镇静;咪达唑仑

镇静镇痛药物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治疗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盐酸右美托咪定是一种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在重症监护患者的治疗中能够起到有效的镇痛镇静作用[1]。本文通过对比盐酸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的效果,分析盐酸右美托咪定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1月在本院重症室治疗的86例患者, 将其按照年龄、性别、病情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4例, 女19例, 年龄36~74岁, 平均年龄(52.45±9.86)岁。试验组患者中男21例, 女22例, 年龄38~73岁, 平均年龄(55.24±8.45)岁。两组患者均排除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 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明显肝肾功能受损病症患者。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咪达唑仑药物治疗方式, 具体方式为:给予患者0.06 mg/kg负荷剂量, 以0.05~0.20 mg/(kg·h)速度进行泵入;试验组患者采用盐酸右美托咪定药物治疗方式, 具体方式为:1 µg/(kg·h)负荷剂量, 进行静脉泵入10 min后以0.2~0.7 µg/(kg·h)的速度进行泵入。

每隔2 h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Ramsay评分进行镇静程度评估, 调整每组药物的维持剂量, 保持Ramsay评分波动在2~4分, 镇静镇痛时间为24 h。

1.3 观察指标 采用Ramsay评分法评估两组患者的镇静状态, 采用视觉模拟法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机械通气时间、唤醒时间、镇静镇痛过程中患者的心率、血压及呼吸频率等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药物调整剂量后两组患者的Ramsay评分在2~4分时,试验组患者的视觉模拟法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 试验组患者的唤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 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组患者出现1例患者血压下降, 1例患者出现心动过缓, 自主呼吸频率无明显变化;对照患者出现8例血压下降, 6例患者出现心率下降, 5例患者出现自主呼吸频率下降,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重症监护患者镇静、镇痛效果对比分析( x-±s)

3 讨论

疼痛是机体严重的应激反应, 患者由于生理不适易出现紧张、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情绪, 影响临床治疗依从性及积极性, 甚至造成排斥治疗等严重后果。提示如何改善患者生理疼痛程度是保障疗效及预后的关键因素, 目前临床主要利用麻醉药物获得良好的镇痛及镇静目的, 常用麻醉药物如咪达唑仑、盐酸右美托咪定等。

咪达唑仑是临床传统的麻醉药物, 具有抗焦虑、镇静、安眠、肌肉松弛、抗惊厥作用[2], 其药理作用特点为作用快,代谢灭活快, 持续时间短, 注射后会出现疼痛、触痛和血栓性静脉炎。但有研究显示, 临床单用咪达唑仑实施麻醉时效果并不理想, 无法达到满意的镇痛及镇静目的, 需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从而获得满意效果。本文中对照组重症监护患者给予咪达唑仑镇痛后, 其机械通气时间并无显著变化, 但疼痛程度改善效果并不理想, 且患者唤醒时间较长, 未获得满意麻醉效果, 与上述研究结果相符。

盐酸右美托咪定是近年来于临床推广使用的新型麻醉药物, 属于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其突触后膜的α2-肾上腺素受体在外围血管能够产生血管收缩, 突触前的α2-受体可以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 削弱对血管收缩的影响, 且α2-肾上腺素可以激活产生镇静、镇痛效果。此外采用盐酸右美托咪定还可以增加患者的耐管性, 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 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 对患者的呼吸也无抑制作用,增强患者的住院安全性。本文研究可知, 试验组重症监护患者经盐酸右美托咪定麻醉后机械通气时间虽无显著改变, 但疼痛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 而唤醒时间则较对照组显著减少,麻醉效果较为理想, 与肖涛等[3]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 重症监护患者利用盐酸右美托咪定可获得满意镇痛、镇静效果, 显著改善患者疼痛程度, 缩短其唤醒时间,保障患者顺利完成救治, 提高其疗效及预后,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缪建中, 何之学, 陈建庆.盐酸右美托咪定对全麻患者围拔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江苏医药, 2011, 37(18): 2150-2151.

[2] 王春红.盐酸右美托咪定在颅脑手术后患者镇静和镇痛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 2013, 19(24): 153-154.

[3] 肖涛, 罗宇鸿, 吴锡平, 等.盐酸右美托咪定用于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镇静的临床观察.临床肺科杂志, 2013, 18(10): 1817-1818.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4.117

2014-09-22]

473000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

猜你喜欢

咪达唑仑咪定监护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盐酸多奈呱齐联合咪达唑仑治疗老年性痴呆伴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儿童监护机器人设计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
咪达唑仑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探析
丙泊酚与咪达唑仑在急性脑出血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对比研究
神奇的太阳
右美托咪定的临床研究进展
右美托咪定在颅内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