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评价

2015-05-08吴玉叶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4期
关键词:奥曲肝炎奥美拉唑

吴玉叶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评价

吴玉叶

目的 分析对肝炎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采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52例肝炎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运用随机分配方式将其分为A、B两组, 各26例, A组患者采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 B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 治疗3 d后, 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A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平均止血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A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肝炎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 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缩短平均出血时间, 降低不良反应率, 值得推广。

肝炎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

肝炎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具有起病突然的特点, 患者伴有大量呕血、黑便等症状, 严重者引发肝性脑病、失血性休克, 死亡率较高[1]。作者对本院收治的26例肝炎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 获得良好效果,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52例肝炎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运用随机分配方式将其分为A、B两组, 各26例, A组中男14例,女12例, 平均年龄(53.2±14.5)岁;B组中男13例, 女13例,平均年龄(52.5±14.9)岁。所有患者均符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制定的肝硬化诊断标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B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 按照患者病情, 采取扩充、护肝、输血、防止并发症以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措施;A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 将0.1 mg奥曲肽(辽宁诺维诺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融入到20 ml的10%的葡萄糖溶液中, 缓慢静脉滴注, 按照25 μg/h的速度进行滴注, 滴注时间为3 d;同时, 每天静脉滴注40 mg奥美拉唑(江苏奥赛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治疗3 d后, 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平均止血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率进行对比。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胃管中引流液颜色不是咖啡色;好转: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显著改善, 胃管内的引流液颜色变浅;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甚至加重, 出血超过48 h。总有效率=(显效+好转)/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形式表示, 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形式表示, 实施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 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2%, B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5.4%, 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n(%)]

2.2 两组患者的平均止血时间对比 A组患者的平均止血时间为(13.5±5.3)h, B组患者的平均止血时间为(29.6±7.2)h, A组患者的平均止血时间明显短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对比 A组有1例腹痛, 经治疗后痊愈, 不良反应率为3.8%;B组患者9例不良反应, 其中, 5例腹痛, 3例胸闷, 1例血压升高, 经治疗后缓解。A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肝硬化是临床中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 受到一种或多种病因影响, 在长期性、反复性的作用下, 逐渐形成的一种弥漫性肝损害[2]。我国大多数患者为肝炎后肝硬化, 少数患者为血吸虫性肝硬化和酒精性肝硬化。在病理组织学上, 主要伴有肝细胞坏死、形成结缔组织增生、纤维隔、形成假小叶、再生残存肝细胞结节性等。早期患者主要伴有肝脏代偿功能强的症状;后期患者主要伴有门脉高压、损害肝功能等症状;晚期患者易出现消化道出血、继发感染、腹水、肝性脑病、癌变等并发症。肝炎后肝硬化是一种由于各种同病导致出现的进行性、肝脏慢性以及弥漫性病变, 上消化道出血是其常见并发症, 目前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3]。出血主要受到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出现破裂以及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与胃黏膜损伤等引起, 严重者给患者生命健康带来威胁,对其治疗主要以降低门脉压力、有效止血为主。奥曲肽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生长抑素八肽衍生物, 和天然生长抑素相比半衰期较长, 能够选择性对内脏血管进行收缩, 减少食道胃底曲张静脉血流量, 并降低门脉压力, 并且还能够对血管收缩因子的反应性进行改善, 对胃蛋白酶、胃酸分泌进行抑制,进而有效保护胃黏膜, 促进血块的收缩与血小板的凝集。另外, 由于血小板聚集和血浆凝血功能具备的止血作用, 需要在pH值>6.0的情况下才能完全发挥作用, 在pH值<5.0的情况下, 新形成的凝血块才能在胃液中快速消化, 进而对急性胃黏膜以及消化性溃疡导致的出血进行有效抑制, 并提高胃内pH值, 抑制胃酸分泌。奥美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能够对胃壁细胞分泌小管中的K-ATP酶和H进行选择性抑制, 对胃酸分泌终末步骤进行有效阻断, 使其处于完全无酸状态, 进而有效保持血小板凝集、清除胃蛋白酶活性, 强大性、持久性、快速性的对胃酸进行抑制, 防止消化溶解凝血块,导致出现再出血, 持久性的进行止血。实现奥曲肽和奥美拉唑的联合, 对肝炎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止血效果, 且不良反应较低, 与郑银坤[4]研究结果一致。在本组研究中, B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 A组患者采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 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患者的平均止血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A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B组(P<0.05)。

综上所述, 对肝炎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 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缩短平均出血时间, 降低不良反应率, 值得临床推广。

[1] 林军祥.联合用药治疗老年人消化性溃疡急性上消化道出血120例.实用医学杂志, 2010, 26(12):2218.

[2] 赵永锋.奥曲肽联合凝血酶与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48例.医学导报, 2009, 28(6):757.

[3] 刘辉.冰盐水灌胃对非曲张静脉所致上消化道大出血疗效观察.山东医药, 2009, 49(43):12.

[4] 郑银坤.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6例临床研究.山东医药, 2010, 50(8):97-98.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4.095

2014-01-22]

459000 河南省济源市中医院

猜你喜欢

奥曲肝炎奥美拉唑
《世界肝炎日》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研究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35例奥美拉唑不良反应分析
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在应激性胃溃疡治疗中的临床探讨
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疗效观察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