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分析急性白血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的测定

2015-05-08刘现民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4期
关键词:生长因子白血病血小板

刘现民

临床分析急性白血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的测定

刘现民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的测定。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将其作为观察组, 选取同时期正常健康体检者42例作为对照组,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 比较两组PDGF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后PDGF表达水平(408.85±120.31)、(180.25±53.68)ng/L均高于对照组(125.85±18.26)ng/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120、6.451, P<0.05)。观察组不同分型PDGF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白血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的表达可能和白血病的发生有关, 且有助于判断患者的病情变化, 为白血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急性白血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测定

白血病是一种恶性克隆性疾病, 如果从白血病细胞的病程来区分, 可将其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 而急性白血病又可以分为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两种[1], 急性白血病的发病率比较高, 尤其是儿童和35岁以下的成年人最高发, 且致死率较高。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 PDGF)能够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生长, 有助于判断患者的病情变化。为了探讨急性白血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的水平, 本文特选取本院收治的4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与42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4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所有患者全部符合急性白血病相关诊断标准, 将其作为观察组, 男29例, 女13例, 年龄15~71岁, 平均年龄(50.31±8.11)岁, 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26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16例;髓外侵润31例, 非髓外侵润11例, 其中髓外侵润的主要体征为肝脾肿大皮肤结节、牙龈明显增生等。同时期选取42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男21例, 女21例, 年龄25~72岁,平均年龄(47.92±9.51)岁, 均除外感染、肺癌等疾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采用上海西唐生产的PDGF专用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对外周血PDGF进行测定。应抽取患者空腹状态下的2 ml静脉血, 正常体检者也应采集空腹状态下的2 ml静脉血, 待肝素抗凝后将血清分离出来, 并置于零下80℃的温度, 待测。

1.3 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时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小板PDGD表达水平情况 观察组治疗前后患者PDGF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120、6.451, P<0.05), 观察组治疗后PDGF表达水平低于治疗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521, P<0.05), 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小板PDGF表达水平比较( x-±s, ng/L)

2.2 观察组不同分型血小板PDGF表达水平情况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血清PDGF(508.71±88.76)ng/L明显高于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的血清PDGF(338.25±80.35)ng/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474, P<0.05);髓外浸润PDGF(436.21±99.81)ng/L明显高于非髓外浸润PDGF(335.81±130.45)ng/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410, P<0.05)。

3 讨论

临床医学研究显示, 血管新生是恶性肿瘤发展的关键阶段, 肿瘤的生长或转移等均离不开血管的生成, 比如胃癌、肝癌等。尤其在肝脏中, PDGF能够刺激多种细胞分裂和增生, 对肝星状细胞的增值和分裂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2]。由于肿瘤细胞可以分泌出多种血管新生调控因子, 如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等, 在这些生长因子的作用下, 能够加快血管的新生速度, 对血管新生具有调控作用[3]。因此, 肿瘤细胞释放的PDGF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迁移, 同时还能刺激细胞的生长。除此之外, PDGF还能诱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转录和分泌, 以间接的方式促进肿瘤血管的发生[4,5], PDGF对于血管新生具有重要的作用。从研究中可以看出, 观察组血清PDGF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在治疗前的PDGF明显高于治疗后的PDGF,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 急性白血病PDGF的表达可能和白血病的发生有关, 且有助于判断患者的病情变化。

综上所述,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 PDGD在疾病中, 尤其是以肿瘤为主的疾病, 越来越受到诸多研究者的重视。近几年来, 抗血管新生药物对于恶性血液病取得一定效果。本研究表明:PDGF对于治疗白血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进一步为急性白血病的治疗和预防耐药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1] 王燕, 吴广胜.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检测及临床意义.临床荟萃, 2012, 27(19):1663-1666.

[2] 李征, 何剪太.血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测定在癌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1, 21(17):2072-2073.

[3] 赵广芬, 黄先豹, 陈艳, 等.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44例的临床诊治分析.实用医学杂志, 2012, 28(3):448-450.

[4] 顾斌, 薛胜利, 刘跃均, 等.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化疗后合并弥漫性肺泡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实用医学杂志, 2011, 27(21): 2920-2922.

[5] 杨环.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病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临床研究.中外医疗, 2013, 32(8):58-60.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4.051

2014-09-13]

461500 河南省长葛市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生长因子白血病血小板
活血化瘀类中药抗血小板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表皮生长因子对HaCaT细胞miR-21/PCD4的表达研究
蒙药治疗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鼠神经生长因子对2型糖尿病相关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探索
胃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晚期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分娩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阅读理解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