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不同气管插管方式的疗效观察

2015-05-08饶理强蓝祧铠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4期
关键词:支气管镜乙组甲组

蔡 博 饶理强 蓝祧铠

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不同气管插管方式的疗效观察

蔡 博 饶理强 蓝祧铠

目的 观察经鼻气管插管与经口气管插管对严重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Ⅱ型呼吸衰竭需要气管插管的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50例, 甲组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方式建立人工气道, 乙组采用喉镜引导下经口气管插管方式, 对比两组血气分析指标、生命体征变化及插管情况。结果 甲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优于乙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甲组插管用时短, 每次口腔护理时间短, 首次插管成功率高, 脱管率低, 痰痂形成率低, 与乙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安全, 成功率高, 合并症较少。

气管插管;纤维支气管镜;经鼻气管插管;经口气管插管

重症监护室(ICU)在危重症患者抢救中, 早期建立有效安全的人工气道是复苏成功的关键。研究发现,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相对于喉镜直视下经口气管插管的人工气道有着损伤小、成功率高、易于固定、便于护理等优点,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1]。同时也有研究发现, 经鼻气管插管会增加鼻窦炎的发生[2]。为比较两种方法的气管插管,作者对本院2010~2013年100例Ⅱ型呼吸衰竭需要气管插管的患者进行对照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ICU住院的呼吸衰竭患者100例,男55例, 女45岁, 平均年龄(58.4±8.6)岁。患者均存在Ⅱ型呼吸衰竭[动脉血氧分压(PaO2) 31~54 mm Hg(1 mm Hg= 0.133 kPa),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56~125 mm Hg]。原发病:急性心肌梗死28例, 血管病变26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1例,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7例, 多发性骨折脏器损伤6例, 上消化道出血7例, 急性中毒5例;排除有鼻衄病史及原发性肺炎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 各50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情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插管方法

1.2.1 甲组 患者取仰卧位, 操作在心电监护下进行, 用2%利多卡因与麻黄碱溶液麻醉鼻咽部, 用无菌套管包裹纤维支气管镜, 然后将涂抹硅油后的纤维支气管镜插入鼻腔,在插入过程中及时吸出分泌物, 防止误吸, 当纤维支气管镜插入声门下约3 cm左右时停止插入, 沿纤维支气管镜方向将套管插入气管内, 进行调节, 保证套管在距隆突上2~4 cm部位处, 最后进行固定, 与呼吸机连接后行机械通气治疗[3],并将分泌物及时送检。

1.2.2 乙组 患者取平卧位,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镇静剂或肌松剂, 将喉镜置入后完全暴露声门, 迅速轻柔的将导管插入气管内, 然后拔出导管管芯, 使用气囊妥善固定导管,与呼吸机连接后行机械通气治疗。

1.3 观察指标 插管后24 h吸痰后血气分析指标:血氧饱和度(SpO2), PaO2, PaCO2;生命体征;护理工作量、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气分析指标 两组患者通气24 h后, 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均较机械通气前好转, 机械通气后两组SpO2、PaO2、PaCO2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插管后生命体征变化比较 插管后甲组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明显优于乙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插管比较 甲组插管用时短, 每次口腔护理时间短, 首次插管成功率高, 脱管率低, 痰痂形成率低,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 但是鼻窦炎发生率高。见表3。

表1 两组插管24 h后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对比( x-±s)

表2 两组患者插管后生命体征变化比较( x-±s)

表3 两组患者插管情况对比[ x-±s, n(%)]

3 讨论

通过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是ICU救治危重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措施。研究表明, 在辅助通气效果方面, 两种插管方式效果区别不大, 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4]。以往多采用喉镜经口进行, 但术后并发症较多, 且经口插管难以稳定固定,此外牙垫容易造成一定的刺激作用, 导致口腔溃疡和口腔感染现象的发生[5]。故近些年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插管术逐渐得到应用。

本研究总结经鼻气管插管优点有: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行气管插管可显著提高操作者插管的准确性, 误入食管的发生率大大降低, 且经纤维支气管镜可直接观察气管导管的具体位置, 不会导致导管插入部位过深或过浅等情况发生[6];经鼻腔行气管插管术对患者的咽喉部位组织刺激小, 不会导致喉部组织异常水肿、支气管肌肉痉挛和呼吸心脏骤停等严重并发症发生[7];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行气管插管具有组织创伤程度小, 痛苦感轻微, 清醒状态患者耐受性好等特点, 且导管留置过程中不影响患者的日常饮食, 气管插管相对易于稳妥固定, 便于医务人员的护理工作;经鼻插管使用的导管为组织相容性较好的气囊, 故导管留置时间可明显延长, 且更换时可经另一侧鼻腔再次行气管插管, 有效避免实施气管切开术;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有着独特的优点, 但有研究发现鼻窦炎发病率增加, 本研究结果, 甲组鼻窦炎发生率20%。分析其可能原因:鼻窦引流不畅是主要原因, 经鼻插管时导管壁与鼻腔黏膜紧密摩擦易将鼻腔内的少量出血、分泌物及细菌带入气管内进入下呼吸道, 可导致菌血症和肺部感染, 鼻窦炎发生的机会增加[8]。

综上所述, 两组患者插管后, 患者血气分析结果无明显差别, 提示两种方法在治疗呼吸衰竭方面效果相当;经鼻气管插管首次成功率高, 插管后护理时间短, 并发症少, 值得临床应用。

[1] 黄胜立, 黄宇.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与经口气管插管的比较.右江医学, 2008, 36(3):284-285.

[2] Dodek P, Keenan S, Cook D, et al.Evidence-base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prevention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Ann Intern Med, 2004, 141(4):305-313.

[3] 李永华, 厉为良, 杨玉波, 等.抢救COPD合并呼吸衰竭中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的应用.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7, 21(5):377-378.

[4] 王灵聪, 黄立权.ICU严重呼吸衰竭患者不同气管插管方法的疗效分析.山东医药, 2007, 47(31):49-50.

[5] Marshall RP, Gohlke P, Chambers RC, et al.Angiotensin Ⅱ and the fibroproliferative response to acute lung injury.Am J Physiol Lung Cell Mol Physiol, 2004, 286(1):L156-L164.

[6] 李海东, 李文碧.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抢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西南国防医药, 2008, 18(1):61-62.

[7] 周俊荣, 瞿晓江, 石根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高碳酸血症急性呼吸衰竭疗效评价.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6, 20(8):611-612.

[8] 彭鎏, 艾宇航.重症监护患者人工气道相关肺炎调查分析.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05, 4(3):223-226.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 of different tracheal intubation methods for type Ⅱ respiratory failure patients

CAI Bo, RAO Li-qiang, LAN Tiao-kai.
Guangdong Shantou Chaonan Minsheng Hospital, Shantou 515144, China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nasotracheal intubation and orotracheal intubation for severe failure patients.Methods A total of 100 patients with type Ⅱ respiratory failure, who needed tracheal intuba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 and each group contained 50 cases.Group A received artificial airway construction by fiberoptic bronchoscope guided nasotracheal intubation, and group B by laryngoscope guided orotracheal intubation.The blood gas analysis index, vital signs, and intubation condi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Group A had better change in vital signs than group B,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Moreover, group A had shorter intubation time and oral nursing time, higher success rate of the first intubation time, and lower extubation rate and incidence of sputum scab than group B, and the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1 or P<0.05).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fiberoptic bronchoscope guided nasotracheal intuba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uccess, high safety, and less complications.

Tracheal intubation; Fiberoptic bronchoscope; Nasotracheal intubation; Orotracheal intubation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4.016

2014-10-20]

515144 广东省汕头潮南民生医院

猜你喜欢

支气管镜乙组甲组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的治疗方式及效果评估
经支气管镜活检联合刷检对支气管肺癌的诊断价值
支气管镜下冷冻联合球囊扩张治疗支气管结核性气道狭窄的观察
利多卡因麻醉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48例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