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心律失常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2015-05-08刘东亮董艳彩刘玉清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4期
关键词:室性胺碘酮报告

彭 庚 刘东亮 董艳彩 华 潞 刘玉清

抗心律失常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彭 庚 刘东亮 董艳彩 华 潞 刘玉清

目的 探讨抗心律失常药物所致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 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 130例抗心律失常药物所致不良反应报告, 对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用药途径、用药剂量、不良反应史、所用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上报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发生在21~97岁;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致心律失常作用及其他系统损害。 结论 医疗机构应重视抗心律失常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加强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合理应用。

抗心律失常药物;药品不良反应;心律失常

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和用量下产生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心律失常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虽然目前在心律失常的非药物治疗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但抗心律失常药物仍是治疗心律失常的主要手段。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不同, 作用机制有差异, 不良反应较多, 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增加了难度。现对北京市医疗机构2006年1月~2012年2月收集的130例抗心律失常药物不良反应(ADR)进行分析,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30例2006年1月~2012年2月北京市住院和门诊患者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

1.2 方法 对每例报告中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用药途径、用药剂量、不良反应史、所用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ADR患者年龄、性别分布 130例ADR报告中男84例(64.62%), 女46例(35.38%), 年龄21~97岁。见表1。

2.2 药物给药途径和剂量 130例ADR报告共涉及2种给药途径, 口服给药36例(27.69%), 静脉注射给药94例(72.31%)。130例ADR报告中药品用量在药品说明书常用剂量范围内127例(97.69%), 达到药品说明书常用剂量上限3例(2.31%)。

2.3 基础疾病 130例ADR报告患者中, 房性心律失常72例(55.38%), 室性心律失常58例(44.62%);冠心病63例(48.46%), 风湿性心脏病6例(4.62%), 心肌病11例(8.46%),高血压病28例(21.54%), 无器质性心脏病22例(16.92%)。

2.4 不良反应史 130例发生ADR的患者中既往有ADR史的为14例(10.77%), 无ADR史的为81例(62.31%), 不详的为35例(26.92%)。130例发生ADR的患者中, 有家族ADR史的为1例(0.77%), 无家族ADR史的为69例(53.08%), 不详的为60例(46.15%)。

2.5 ADR临床表现类型和相关抗心律失常药物 抗心律失常药物可发生致心律失常作用及其他系统不良反应。见表2。

表1 ADR报告患者年龄与性别分布(n, %)

表2 抗心律失常药、合并用药与ADR临床表现(n)

2.6 严重ADR病例分析 伊布利特1 mg 静脉注射后致尖端扭转型室速、室颤1例:患者71岁, 女, 基础疾病为冠心病。冠状动脉搭桥术后, 用药目的为转复房颤, 对症处理后完全恢复。胺碘酮900 mg静脉滴注后出现严重肝损害1例:患者47岁, 男, 基础疾病为扩张型心肌病, 心功能不全, 用药目的为控制持续性室速发作, 对症处理后肝功好转。

3 讨论

自从CAST[1]研究发表以来,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逐渐得到大家的重视。目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尚无统一的定义和诊断标准, 但通常指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后, 患者原来的心律失常恶化或出现新的心律失常。针对临床而言, 关键是区别心律失常是自然发展过程或变异, 或是由抗心律失常药物引起, 如果药物治疗开始或剂量发生变化时, 心律失常产生明显的变化, 则很可能是致心律失常作用[2]。抗心律失常药物引起的心律失常类型可分为缓慢型心律失常, 室上性快速型心律失常及室性快速型心律失常, 而临床上又以室性快速型心律失常最为重要, 所致危害更重, 本研究的ADR报告与此相符。根据不同的作用机制, 抗心律失常药物分成不同的种类, 所产生的致心律失常作用亦不同, 了解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发生机制及易发因素, 对于临床安全、有效、合理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心脏功能、心肌供血、心脏神经功能等的影响是致心律失常作用发生的因素之一, 而对传导功能、除极复极离散、自律性等的影响均构成致心律失常作用的发生机制。而致心律失常作用的易发因素包括:①器质性心脏病及左室功能不全(射血分数<35%);②心肌缺血;③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指反复发作或持续性室速;④QT间期延长;⑤传导阻滞, 尤其是室内传导阻滞;⑥钾、镁等电解质紊乱;⑦肝肾功能不全;⑧药物增量过快;⑨药物选择不当。为避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临床上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对良性室早、房早等心律失常应以监测为主, 若症状明显或不良预后时可酌情用药。②小量开始、逐渐加量, 其间严密观察, 酌情监测血药浓度、QT间期, 必要时行动态心电图监测。③防治可能诱发心电不稳定的因素, 如电解质紊乱、心肌缺血、QT间期延长、心力衰竭、肝肾功能不全等。④了解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机制, 避免联合用药时其电生理相互作用致心律失常。⑤发现致心律失常时, 应及时停用相关药物, 积极治疗急性发作的心律失常, 纠正可能的加重因素[3], 如本研究所致尖端扭转型室速、室颤, 必要时电击治疗。

抗心律失常药物多经肝脏代谢, 肾脏排泄, 多数具有肝肾毒性。根据不同的研究, 不同类型抗心律失常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主要表现亦有不同。Ⅰb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如利多卡因、美西律以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多见[4]。Ⅰ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如心律平主要表现胃肠道症状、味觉异常、眩晕、头痛, 因其具有β受体阻滞作用, 还可引起支气管痉挛等;莫雷西嗪系吩噻嗪类药物衍生物, 除有Ⅰc类药物作用特点外,还具有抗胆碱能作用, 可引起口干、尿潴留、青光眼等, 而本研究发现致皮疹1例。Ⅱ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如美托洛尔的不良反应主要因其β受体阻滞作用, 对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慎用。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如索他洛尔可出现乏力、头晕、呼吸困难、胸痛、心悸、衰弱、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多与其自身的β受体阻滞作用有关。

另外, 胺碘酮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个抗心律失常药物,属Ⅲ类作用为主的多通道阻滞剂, 能终止各种室上性和室性快速心律失常, 无论对自律性增加、触发活动或折返激动都有效, 胺碘酮的多种电生理作用使其成为一种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由于胺碘酮的药理学特征复杂, 作用多样, 故可引起多种不良反应, 临床报告可见诱发甲减或甲亢、引起肺纤维化、肝脏损害等心外不良反应, 急性静脉应用时还可出现低血压、心动过缓、静脉炎等[5]。由于半衰期长, 胺碘酮潜在的器官毒性比半衰期短的药物更严重, 也更难处理, 大多数不良反应经过减量或停药可以逆转, 只要严密随访观察即可,而重要脏器的毒性反应可能是严重的, 甚至是致命的, 需要更积极地处理, 如本研究报告病例。因此, 临床应用胺碘酮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并在应用中加强随访, 监测不良反应。

总之, 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得当可以缓解病情, 但其致心律失常作用及其他不良反应有时是致命的。临床工作中应注意发现不良反应的易发因素, 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及用药方法, 做好不良反应监测, 保证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的安全、有效。

[1] Ruskin JN.The cardiac arrhythmia suppression trial (CAST).N Engl J Med, 1989, 321(6):386-388.

[2] 侯应龙.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7, 21(1):14-16.

[3] 李春盛.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辽宁医学杂志, 2001, 15(6):290-292.

[4] Wooten JM, Earnest J, Reyes J.Review of common adverse effects of selected antiarrhythmic drugs.Crit Care Nurs Q, 2000, 22(4):23-38.

[5] Gassanov N, Caglayan E, Erdmann E, et al.Amiodarone-induced liver dysfunctions.Dtsch Med Wochenschr, 2010, 135(27):1372-1374.

Analysi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 by antiarrhythmic drug

PENG Geng, LIU Dong-liang, DONG Yan-cai, et al.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uohe medical college/Luohe City Central Hospital, Luohe 462000,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 induced by antiarrhythmic drug,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safety and rational drug use.Methods There were 130 reports of ADR cases induced by antiarrhythmic drug.A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made on the age, gender, underlying disease, route of administration, dosage, history of ADR, used drug,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adverse reactions ADR of the patients.Results ADR induced by antiarrhythmic drug occurred in patients aging 21~97 years old, and it included proarrhythmic effects and other system damage.Conclusion Medical institution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antiarrhythmic drug-induced ADR, and strengthen the rational use of antiarrhythmic drug.

Antiarrhythmic drug; adverse drug reaction; Arrhythmia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4.008

2014-09-18]

462000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漯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彭庚 刘东亮 董艳彩);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卫生部心血管药物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华潞 刘玉清)

彭庚

猜你喜欢

室性胺碘酮报告
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报告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报告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
报告
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